“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之思考

2010-08-15 00:51胡晓毛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朱子子路论语

胡晓毛

(海南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28)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之思考

胡晓毛

(海南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28)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主要是从教育目的这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发觉古人在学习的内容、心态、方式方法、及其最终目标上与现代人差异甚大。古人那种超越功利而又直指内心,为着完善自我人格的纯正的“学”,与我们现代人讲效益,求快捷,重物质的“学”可谓是大相径庭。

《论语》;为己;为人;教育思想①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P155)这就是《论语》对于“学”之目的的明确阐述,可惜现在有部分人望文生义:古代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学习,现代的人都是为了别人而学习。而且时下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当前的道德处于滑坡状态,教育也存在着畸形的发展,与此曲解也不无联系啊!看来要纠正此种错误认识和不良态势,还必须从孔子的“正名”的方式开始才行。

一、为“学”正名

众所周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颜渊问“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朱熹注释道:“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1](P131)意思是说人要修身,要战胜个人的私欲,并且符合“礼”的规范才能够达到“仁”的境地。试想一想,如果把“为己之学”解释成“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学习”,这不与“仁”是背道而驰的吗?虽说如此,可能还有人会把“克己”机械地理解为“克制自我”,更有甚者会联想到这时要恢复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禁锢状态中去,其实那是对朱子的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而且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朱熹的意思无非也就是要求人们摆脱其兽性、动物性,或者说是身上尽量地少一些自然属性,多一点社会属性。如此看来,“为己之学”也就应该是为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为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而学习了。假如说这是一厢情愿的理解或是有意的拔高,我们再来看《论语》: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1](P106)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P189)

第一句话中,孔子首先就否定了“学”“至于谷”的观点,但还是讲得不很明白,既然是“不至于谷”,那“学”到底有何作用,有什么意义呢?他的学生子夏就直截了当地,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是“学以致道”。所谓“道”者,不外乎“天道”、“人道”。上参“天道”,若有所得;下适“人道”,怡然自得。能达到此境界的人,不言而喻,定然是自身修养极高的成德至圣之人!

既然学是“致道”的,所以孔子反对专一才能的学习,故曰:“君子不器”。对于樊迟的问稼,孔子表现的是不屑一顾的神色,也就不难理解了。

儒家是一脉相承,孟子也说:“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P253)所谓的“求放心”,也就是返归道德的本心,荀子说:“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2](P376)

二、“学”与“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注释道:“说,悦同。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颐也说:“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1](P47)这段话朱子重在强调学有所得,而程子则点到了关键所在:“学者在我”,这与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是何其的一致啊!李泽厚也认为“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3](P25)可见“学”与“说”有着内在而又密切的联系。但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描述学习时常常用到“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一些词语。透露出来的实际状况就是:学习是很艰难,很辛苦的,是份苦差事儿。那么现代人与古人对待学习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一)《论语》中的学习的起点、内容与现代教育就不一样

班固在《白虎通义·辟雍》中是这样说的:“学之为言也,悟所不知也。”稍后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解释“学”为“觉悟”。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且看《论语·学而》第七章,子夏的这段话谈到了夫妇之间应以德为重;子女与父母之间应以孝为先;君与臣之间以忠为主;而朋友之间以信为则,这些都是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也是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自觉”、“自悟”到的。所以子夏才断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二)“学”的方式方法上差异

1.我们先看看孔子这位老师的教法有没有效果,能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95)在何晏《论语集解》中引郑康成的说法是“心愤愤,口悱悱”,让人还是感觉意思有点模糊。朱熹则依照这个意思说得更为清晰明白“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这种“求通未得”,“欲言不能”的郁积了饱满的求知欲的情况下,孔子给予开启知识的大门,把学生受阻的困惑之心打开,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的心境犹如久旱之秧苗正逢甘露一般,学生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2.接下来再谈谈他们是怎么“学”的。

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上说:“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1](P47)这段话主要是说学习要效仿、取法他人,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境地。《论语》中也包涵有此意味。

诚然,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效仿的层面上,《为政》第十四章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P57)字面意思是说,只知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有所得;反过来,不学习而一味地空想,也会精神疲倦而没有收获。孔子认为学习要讲究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与“思”是紧密结合的,二者缺一不可。孔子还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学”其实是个吸收吸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思”则是一个消化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的东西转变称自己的东西。这样才真正地做到了有所得,内心自然“说”,如果只“学”不“思”,一头雾水,“说”从何来?

学习还要“温故知新”。朱子注释道:“故者,旧所闻。新者,新所得。言学能时旧闻,而每有新得。”[1](P57)这话是很有一番道理的:“故”是“新”的基础,“新”则是“故”的发展。常常温习以前学过的东西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这是在抑制遗忘,与现代心理学可谓是不谋而合。

(三)学习的态度和目标上的不同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勤奋好学而又乐以忘忧得人。有一次楚国的叶公问子路,说你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子路竟然没有答上来。回去以后,子路就把这事告诉了老师。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说:“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奋所图者,无非“学”也;“学”有所得,则“乐而忘忧”;并且这种好学的劲儿至老不衰。所以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有了好学的态度,当渐入佳境的时候,那肯定是乐学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P89)“知之者”可能是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有可能是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还有可能是把所知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一种工具来看待。前一种人是没有求知欲的;第二种人有可能还会迷惑而不知所措;最后一种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无论哪种“知者”,他们都没有进一步探求的意向,知识也就仅限于他们当前的那一星半点儿。“好之者”则不然,他总有一股“好”而求的劲,不会浅尝辄止。“乐之者”是以此为乐,乐此不疲。如果非要从《论语》中找出这三种人的代表,冉有、子贡、颜回是也。

三、“学”与“行”

孔颜之“学”尽管是为提升自我的安贫乐道之“学”,但孔子绝不是要让所有学者都这么做。“内圣外王”、积极入世是儒家坚守的信条,孔子周游列国、干谒诸侯,也就是为了把所学所知尽量运用上。

子曰:“学而不行,可无忧与?”[1](P164)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以对;虽多,以奚以为?”[1](P143)

孔子的第一句话虽是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可是这种反问的语气比普通的肯定显得还要坚定些。“学”,却“不行”,那才是他最大的忧患,最为担心的事情。他的第二句话具体谈到学《诗》的作用,既要能施政,又要能言辞。总而言之,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4](P79)

荀子也曾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2](P247)这就是强调了“闻、见、知、行”四个层面上,“行”是最为重要的。

那么“学”与“行”,孰先孰后呢?

《论语·先进》中有这么一段,说的是子路让子羔去费这个地方任“宰’一职,孔子说这等于害了子羔,然后子路就辩解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甚是生气,说了一句:“是故恶夫佞者。”个中意味不言自明,孔子是希望,或者说要求学生现行把书读好,把学问做好的。可见“学”是“行”的基础,“行”没有所“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就会影响到其实践的效果。从文中我们就可以猜测到,如果子羔就这么去当“宰”的话,那这个“宰”是做不好的。

结 语

“古之学者为己”,这种“学”是自得于己而直指内心的,是超越了功利性物质性的,是为求得内在充实和人格完善的“学”。先哲先贤们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求学雄心,[5](P55)而我们这些“今之学者”虽只能仰望其项背,但如能少一些名誉地位、物质利益,把教育真正的当做一项伟大事业来做,教育资源尽量均衡化,做到公平和正义;把读书当做净化人类的心灵来看,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畅饮,在知识的海洋中浮游。还教育一片净土,还学习一片明净,那又何尝不是和谐社会、愉悦人性的事情呢?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三联书店,2004.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5]李薇薇.《论语》中“学”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理论观察,2008,(3).

[责任编辑:吕 艳]

B222.2

A

1004-7077(2010)06-0085-03

2010-11-19

胡晓毛(1976-),男,江西上高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8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朱子子路论语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如何读懂《论语》?
多肉
朱子对《诗经》学旧说的自我完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朱子深衣”与朱熹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