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镭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云南 临沧 677000)
《圣经》文化对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历险记》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是笔者收集阅读了不少对《鲁滨孙历险记》的研究文章,却发现很少有针对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从原型批评和意象阐释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鲁滨孙历险记》中来自《圣经》的原型和意象,来进一步探讨深浸《圣经》文化中的《鲁滨孙历险记》。其中,原型部分主要包括叙事结构原型、主题原型和人物形象原型,意象部分主要包括荒岛意象、水的意象、劳动的意象等。
1.《鲁滨孙历险记》的叙事结构原型
弗莱认为整个《圣经》的叙事结构大体上是“U”形的。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接近于“U”形的叙事模式以一种标准的喜剧形式出现——“一系列的误解与不幸使剧情跌到令人惊吓的最低点,然后来了某个幸运的转折,把全剧的结尾推向快乐的结局。”[1](P220)在《鲁滨孙历险记》中,鲁滨孙的故事就是“U”形的。
1651年9月1日,18岁的鲁滨孙执意不听父母的劝导,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出海。仅仅14天后,船就在风浪中沉没了。获救后,鲁滨孙没有回家,也没有听从船长的劝告。很快,他踏上了一艘去几内亚的船。除了由于天气炎热而导致的热病,这是他唯一一次顺顺当当获利的航行:他用价值四十镑的货物换回了五磅九盎司的砂金,在伦敦卖得了几乎三百镑的钱。他高兴地又一次踏上去几内亚的船,然而这一次却没那么幸运: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他本人沦为海盗船船长的奴隶。过了约摸两年的时间,鲁滨孙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一位好心的船长将他带到了巴西,大约四年的时间,他在巴西经营的种植园开始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直到1659年的9月1日。以上,鲁滨孙的故事构成了两个小的“U”形:第一次和第三次的出海。
2.《鲁滨孙历险记》的主题原型
从文中可以看出,“礼拜五是新教徒”,[2](P229)那么他的施教者鲁滨孙当然也应该是一个新教徒。当时英国的绝大多数中小资产阶级都信仰新教,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伦理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用“新教伦理”这一概念来涵盖基督教各个新教派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的核心是“天职”概念和“禁欲主义”。他认为,正是这些伦理观念促进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责任和合理行为,推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育和成长。[3](P63~64)荒岛上的鲁滨孙之所以没有被绝望压倒,归根结底是因为天性中的这种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进一步指出,“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4](P49)在巴西,鲁滨孙借助手头仅有的220个比索,把一片生荒地变成了富庶的种植园;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借助从大船上搬回的十分有限的物资,把绝望岛变成了乐园。在这两个巨大的变化中,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是劳动!鲁滨孙在出海前没受过任何职业训练,他在第二次航行时学到了航海知识和生意经。但是,却一直没有掌握在种植园和荒岛上所必需的劳动技能。因此,不仅是荒岛,就是种植园的生活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在一项世俗的职业中要殚精竭力,持之不懈,有条不紊地劳动,这样一种宗教观念作为禁欲主义的最高手段,同时也作为重生与真诚信念的最可靠、最可显著的证明,对于我们在此业已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4](P135)
3.《鲁滨孙历险记》的人物形象原型
《鲁滨孙历险记》中的主要人物也就两个:鲁滨孙和礼拜五。其中,鲁滨孙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笔者看来,小说中鲁滨孙的形象十分复杂。
首先,鲁滨孙不听从父亲的规劝,离家去航海冒险到最后从荒岛上归来的整个过程,似乎就是对人类始祖亚当经历的演绎。鲁滨孙最初不虔信宗教,不听劝阻而离家出走,从基督教的意义上来说就是犯罪。他这样说,“当初我毫不考虑自己的家庭背景,不考虑父亲分析得极为透彻的忠告——我认为,违抗这忠告可说是我犯下的原罪。”[2](P184)按照基督教教义,犯了罪就要受到惩罚,由此以来,鲁滨孙在荒岛上孤独而漫长的生活经历就是上帝对他进行的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惩罚。同时,这又是鲁滨孙赎罪和悔过的过程。历经艰辛和磨难,鲁滨孙终于回到社会,这个圆满的结局映衬了人类始祖由失乐园到复乐园的全部经历。
其次,鲁滨孙又是基督的象征。弗莱指出,“作为整个圣经叙事中的主角,基督在他自己身上集合了各种权威的类型,特别是先知、传教士和国王。”[1](P231)鲁滨孙恰恰具备这三种类型:对于礼拜五来说,他是天然的先知和救世主;他对礼拜五进行教育正是充当了传教士的角色;而对于来到荒岛上的所有人以及岛上的所有物产,他都在充当国王的角色。鲁滨孙不止一次地感到自己像个统治全岛的君王。在小说的结尾,荒岛已经是生气勃勃:有男女,有田园,有牲畜。这不禁让人想起《圣经》末章中的一句话:“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5]启示录 21:5)
1.荒岛的意象
弗莱在分析《圣经》时指出,《圣经》中有五个主要意象:即乐园意象、牧放意象、农业意象、城市意象和人类生活本身的意象。其实,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很早就被赶出了神所赐予的乐园,“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5](创世纪3:23)由此可以看出,人所自出之土才是人类的真正乐园。在《鲁滨孙历险记》中,荒岛正是人类的所出之土:有树木,有淡水,有膏腴之地,有雄峻山峰。
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之前,所依靠的食物主要由采集和狩猎来获得。鲁滨孙从船上搬回的食物毕竟有限,一个月后,他便主要依靠岛上的物产来生活了。这从他的日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野山羊、飞禽、海龟、鱼、葡萄、甜瓜、酸橙、柠檬。更为重要的是,踏上荒岛的第二年,鲁滨孙发现了无意中长出的庄稼幼苗。第三年,摸清了岛上的季节规律,成功地种植了庄稼,并驯化了一只山羊和一只鹦鹉;四年后,鲁滨孙不仅吃上了自己种植的粮食,做出了许多生活用品:盆盆罐罐、烘炉、臼、杵等,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造了一条船;到了第13年,鲁滨孙的围栏里已经有了43只羊,于是就有了黄油、干酪。
荒岛变成了乐园。这时的鲁滨孙拥有两处庄园:一处是自己的寨子,里面存放在大部分的物资;一处是乡间住所,那儿有许多果树。离寨子不远处,是两块农田;与乡间别墅相邻,是羊圈。鲁滨孙不用再为缺乏食物担心,他这样赞美上帝:“我们的造物主多么伟大,对其所创造的万物可以仁慈到什么地步,哪怕它们所处的环境似乎已使它们濒临毁灭!”[2](P141)
2.水的意象
《圣经》一开始写到伊甸园时,意象的重点就在树和水。水和树上的果子是人类始祖的生存依靠。然而,消除地上绝大部分生灵的也正是水。因而水的意象包含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生命之水与死亡之水。
水是生命之源。伊甸园中有四道河:比逊、基逊、底格里斯、幼发拉底。鲁滨孙的荒岛上也有四条河:三条小河、一道大河——它们是生命之水。鲁滨孙在荒岛上冷静下来之后,首先就是找水喝。以后的牧养、农业,还有果树的收获,都是离不开水的。水又是死亡的象征。浩大的洪水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除了挪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地上以及空中的活物都被除灭了。当鲁滨孙在荒岛上醒来时,他发现除他之外所有的船员都葬身海底。“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就失去了树木和生命之水;而到圣经的结尾处,生命水的河与生命树又得到恢复来拯救人类(启示录22:1~2)。因此这两个意象成为圣经叙事开头与结尾最明显的象征,它们象征了人类失去的但最终又复得的世界。”[1](P189)这在《鲁滨孙历险记》中有明显的印证。
3.劳动的意象
一部《鲁滨孙历险记》,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鲁滨孙在荒岛上28年的生活。起初,只身流落荒岛的鲁滨孙十分沮丧,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处境,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艰苦的劳动中。然而,鲁滨孙毕竟是孤独无告的,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当他稍微有点恢复的时候,他找到《圣经》,随手翻开,看到了下面一句话:“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2](P88)鲁滨孙平生第一次跪下向上帝祈祷。更为神奇的是,第二天醒来,他感到神清气爽,周身舒坦。后来,陌生的脚印又让他魂飞魄散,祈祷之后拿出《圣经》,翻开后第一句话就是:“要等耶和华,别懊丧,坚固你的心。”[2](P150)弗莱指出,“在《旧约》中人们认为上帝自然能实现所有以色列人无法完成的事,但上帝是否愿意去做则取决于他们对他的戒律是否遵从。而服从上帝的戒律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新约》中所谓的信念同样被认为能够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总之,不论们《旧约》还是《新约》,它们都反对浑浑噩噩、甘于命运、听任自然周期的摆布。”[1](P157)经由《圣经》的指引,鲁滨孙一次次度过精神的危机时刻,他把劳动当成自己的天职,当成实现救赎的必经之路。这正应了韦伯的一句话,“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4](P59)鲁滨孙以艰苦的劳动为自己的天职,来作为救赎与荣耀上帝的必经之路。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历险记》在中国的译本众多。笔者以为,在阅读与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译者还是读者,都难以将西方文学中的《圣经》文化影响考虑周全。只有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观照,才能将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走向全面与深入。
[1]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丹尼尔·笛福.鲁滨孙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李晓卫.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鲁滨逊形象[J].甘肃社会科学,2006,(2).
[4]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5]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