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体系构建*

2010-08-15 00:45薛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年19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上海

薛伟

(上海电视大学,上海 200433)

论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体系构建*

薛伟

(上海电视大学,上海 200433)

本文通过对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要义的分析,并以上海学习型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为例,明确提出构建一个“搭建信息化学习网络、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信息化学习服务、进行信息化学习管理”的一体化系统,以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习型社会;信息化体系;上海实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探索,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目标,必须以教育信息化推动终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终身教育模式的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信息化的要求不仅仅是建设一个信息化的网络学习平台,更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资源与制度,从而构建一个“搭建信息化学习网络、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信息化学习服务、进行信息化学习管理”的一体化系统。

一、学习型社会的要义

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哈钦斯 (R.M.Hutchins)出版了《学习型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首次提出learning society一词,中文译为 “学习化社会”或“学习型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将“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的社会形态,确立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究其根本,学习型社会包含了以下主要思想:

1.确立一个基本观念:学习是人的基本权利

罗伯特·哈钦斯在《学习型社会》一书的序言中表达了两个志愿,其一是人人应受到充分的教育,以使他的人性得到充分发展;其二是人人应享受完全而正确的教育,这种教育应包括一切完美人性的事物。哈钦斯的思想表明,在学习型社会中,所有公民,不论其出身、性别、种族、地位、居住地,其接受教育、获得学习机会的权利都应得到保障。

2.奉行一种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意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任何人,在他一生的任何阶段,应有机会选择任何的学习内容。各类教育活动应转变 “学校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思维模式,树立“学习者中心”的思想,充分挖掘学习者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3.构建一套基本制度:全社会共同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

在学习型社会,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应广泛而切实地扩充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清除学习障碍,满足各类学习需求,应形成一套有利于集结各类学习资源、沟通各类学习机构、联结各类学习场所的机制和制度,让全社会共同参与,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4.实现一个基本目标: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学习型社会将实现社会形态的超越:变教育权利少数人拥有为全民拥有,变学习机会短时拥有为终身拥有,促使每个人的潜能、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体现,以实现人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学习将不仅促进个人的发展,还会促进社会进步,个人与社会将共同迎来更加和谐的未来。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对信息化的要求

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崛起,及其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终身教育相关学习支持平台方面,欧盟、美国等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尝试用信息技术构建合理的技术体系,比如由英国信息接口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Systems Committee(JISC)及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及培训部发起建立了教育与培训技术组织E-framework,其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学习系统的标准化和整合应用,它牵头制定了学习服务相关标准,界定了学习服务支持的基本流程,已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借鉴其做法,信息化建设应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有所呼应。

1.应构建社会化网络学习平台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建成了一批网络学习平台,但是,这些平台仅限于学校内部使用,未向社会开放。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参与学习的体系,就必须建设一个社会化的网络学习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向每一位社会公民开放,能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能够记录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历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指导和评价。这样的网络学习平台必须依托教育制度的改革,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形成并不断完善。

2.应形成数字化资源共享体系

有了网络学习平台,需要有更多的政府、企业、社会机构通过平台向社会公民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和资源。目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比较明显,但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来看,必须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因此,要改变学校为学习资源提供的唯一场所的传统格局,使人人都能平等、便捷地享有数字化的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基本满足各类人群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从而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人参与学习。

3.应构建系统化管理服务机制

学习型社会建设不仅要有社会化网络学习平台,要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还要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服务制度。目前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人人参与学习,为学习者提供有用的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学习者学有所获、学有所用。针对这些要求,必须研究各类学习需求,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学习管理和学习服务体制和机制,以提高学习的效益。

三、上海构建学习型社会信息化体系的实践

为了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学习超市,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学习机会,上海正尝试建设面向市民的市级终身学习网络平台,与各区县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联动,构建覆盖上海全市的市民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民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终身学习网,融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于2010年4月14日正式开通,在构建信息化学习网络、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信息化学习服务、进行信息化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1.构建信息化学习网络

上海终身学习网作为终身教育平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习门户、课件制作、课件学习、互动答疑、在线作业和学习档案等学习功能。网上资源涵盖了终身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四大类别,初步满足了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上海终身学习网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为学龄人群提供课外学习辅导,为在职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为成人学习者缓解工学矛盾,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使市民能切身体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除了终身学习网门户建设以外,还配套建设四个学习平台:

(1)互联网学习平台

目前,上海终身教育平台正在积极建设支持终身学习模式的大型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支持多国语言,为教师提供强大的课程制作和展示功能,以及互动式教学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支持其完整的网上学习过程的功能,以及终身学习档案记录,同时为了便于整体管理,平台将提供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与统计功能。

(2)卫星学习平台

卫星学习平台是立体化 “三网合一”教育信息化平台,其中“三网”分别指:用于市级中心与区县分中心、社区 (乡镇)学习中心之间的资源传输和数据交换的 “天网”;用于用户终端与各级网络之间的资源获取与数据交换的“地网”;用于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基于面对面的学习指导与组织管理的“人网”,具有高速、稳定、安全等特点。

(3)数字电视学习平台

通过电信的IPTV平台和有线电视的数字互动电视这两种数字电视学习平台,对大容量高清晰度的教育资源进行传送,实现多频道直播和点播业务。数字电视学习平台能够发挥电视普及率高、易于操作的优势,为终身教育平台提供符合需求的新的学习通道。

(4)移动学习平台

移动学习平台将提供移动信息发布、移动学习课件下载和学习测试等功能,将传统的链式管理模式转变为广播交互式管理模式,方便终身教育三级网络中的用户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等,支持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课程学习和测试。

上海终身教育平台一期可容纳40万人线上学习,随后将继续建设和完善平台体系,整合更多优质资源,研究终身学习模式,构建百万市民电子学习档案。通过上海终身学习网构建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与正在建设的卫星学习平台、数字电视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等组合形成随时随地可访问的数字学习课堂,基本形成“多通道、广覆盖”的上海终身教育平台框架。

2.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

终身教育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并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双向交流。

上海终身学习平台以提供网络非正规、非正式教育资源为主,同时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学习资源。目前,上海终身学习网已经整合形成课件约1407个,3000小时,包括了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视大学等提供的高等教育精品课件413个,上海教育资源库提供的基础教育优秀课件37个,职业教育课件3个,终身教育资源954个,其中包括2008年上海社区教育资源征集评比获奖课件15个,上海市紧缺人才办公室制作的社区学习资源202个。上海终身学习网的资源形式多样,有网页、视频等多种形式,此类课件内容紧凑,主题明确,符合市民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习惯。随着终身学习网建设的逐渐深入,将会进一步调研资源需求和使用情况,建设更多符合市民学习需要的资源。

3.提供信息化学习服务

依托上海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结构,建立“市中心、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三级服务体系与保障机制,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和教师服务队伍,以服务促整合,以活动扩规模,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为上海市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为此,建设五个中心:

(1)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它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专业级机房环境。上海终身教育平台数据中心采用自建和电信部门托管的互补模式,形成分布式的企业级数据存储与数据流通中心,实现专业化管理,并为上海终身学习网的用户提供安全、高效、快速的数据接入服务。

(2)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功能定位是实现预警功能、快速发现故障并将其排除等。监控主要分两个层面:技术层和应用层。技术层包括对支持终身教育平台业务系统运行的IT基础设施的运行进行监控,包括网络系统、主机系统、机房运行环境等。应用层主要是收集监控运行状况的信息,包括对学习平台的使用次数、学习时间和测试成绩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旨在为组织学习提供便捷的实时交互会议支持服务。作为视频会议中心的核心,双向视频系统将以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及各区县教学点现有网络为基础,实现一个可进行音频、视频和数据交流的多方位的交互平台,为实时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同时也实现高质量的国际视频会议。

(4)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利用计算机、通讯、信息网络和数据管理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搭建跨部门的、综合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通过一条服务热线为学习者提供快速、多功能、多种类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网络化的学习服务。

(5)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旨在建设服务理念先进、服务模式有效、管理运行规范的远程终身学习中心,并对地区的终身学习服务支持起到样板、示范和引领作用,学习中心包括咨询接待、资源展示、学习体验以及管理服务等功能。

4.实行信息化学习管理

上海终身学习网不仅是终身教育一个资源与服务的提供平台,还以创立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为突破口,建立市民终身学习电子档案,因此,上海终身学习网具有记录和管理市民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功能。学习档案由“在线学习记录”、“测验/考试成绩”、“课程注册/报名”等部分组成。学习档案系统保留了用户的学习轨迹与学习成果,是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学档”,也是未来建立“学分银行”的基础。

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而且是久远的,以信息化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不仅将使学习的状态发生变化,也将使人的生存状态发生变革,使社会形态实现超越。上海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信息化体系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必须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完善,以有效推动终身教育模式的改变,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任为民.学习型社会、数字化学习港与公共服务体系[J].开放教育研究.2007(2).

[6]沈智慧等.现代信息化环境成人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

(编辑:金冉)

G40-052

A

1673-8454(2010)19-0015-03

*基金来源: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编号09YS467)。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探析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