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长期以来,有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为此,本人就自己的从教经验谈几点想法,以商榷于各位同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其实,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都在努力试图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大家都知道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远比被动接受的效果好。那么怎样才能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呢?我认为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第一位的。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将事半功倍。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1)“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所谓“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就是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引导他们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比如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我常利用时间给他们讲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然后给他们推荐一些优美的童话、寓言、故事作品,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有时我讲一些童话、故事,在最精彩的地方故意停下来,让学生带着悬念去找作品阅读。针对八、九年级学生,我则经常给他们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和优秀诗文、中外名著。在假期,我则给学生推荐中外名著,但对各年级的学生我的要求各不相同,如同样是读《红楼梦》或《三国演义》,七年级的学生只要求记住主要人物,说出一两个印象较深的故事情节即可,而八、九年级则在七年级的基础上还要评价人物,有自己的情感体验。(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故事接力赛,读书演讲赛,古诗及现代诗朗诵赛,读书笔记展览,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找到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兴趣。(3)多鼓励、表扬。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要适时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获得阅读的自信,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其次,“授人以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确实,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再是传授知识的学者,而应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交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方法。在很多时候,方法远比知识更为重要,阅读教学也如此。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针对不同文体,在不同的时间采用默读、朗读、诵读、略读、浏览、精读等方式进行阅读。如读小说,就不适宜用朗读、诵读,而适合用略读加精读,即先略读,记住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然后回头对小说中的精彩之处进行精读、品读;读优美的散文或诗词(包括现代诗)就适合用朗读、诵读;读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的方法、顺序、语言;读记叙文就要注意文章的六要素;读议论文就要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及其语言特点。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效率自然就能提高,能力也就会得到培养。此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理解性阅读与欣赏性阅读结合起来,这样,阅读的效果将会更好。
再次,建立阅读督促及评价机制。在教学中,虽然教师都在极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但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和有阅读习惯。针对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我们就要多督促,要给这类学生定目标。如一周内要读哪几篇文章,一学期内要读哪部名著,并按时检查阅读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如从七年级开始,给每位学生建立阅读档案,翔实记载学生的阅读历程,并将学生每学期的阅读情况作为期末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评价的方式上,可以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结合起来,以多元评价来促进学生阅读。
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加上有较科学的评价机制,那么,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就不再是难事。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常常把课本上的几篇文章作为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阅读教学也只是盯住教材上的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也不可能有丰富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材无非是例子。阅读教学仅仅抓住课文是很难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因此,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优质的阅读平台,如联系学校图书室或学校附近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学生办理图书借阅卡。利用教室的墙壁搞好学生优秀作品展或在教室一角开设班级图书角,将学生闲置在家的图书拿来和他人共享。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走出课本这一小天地,到生活中去阅读。在阅读中品味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