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探究

2010-08-15 00:48:05许秀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效益资产

许秀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拥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增长,其组成部分亦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校内二级学院的设置,以及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内容的改革、深化,都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停留在框架式模糊的管理方式中,缺乏实质性措施。

1 存在的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1 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体制

高校对经费预算的安排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管理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如调剂余缺、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问题考虑得不多,固定资产购置缺乏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和有效的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重复购置现象较为严重,固定资产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1.2 缺乏行之有效的清查管理机制

高校的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开展经常性的对账工作,经常会出现会计账面余额与管理台账余额不相符。另外,内部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性较差,造成账卡之间、账账之间、账实之间不符的现象。而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将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和退出各环节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

1.3 责任不清,管理体制落后

过去高校的资产是靠财政拨入的经费购置而得,学校只管用,不管其使用效益,通常是由后勤处、设备管理部门、各系(部)等多头分管,缺乏统—归口的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使资产管理工作交叉重复,部门之间遇到问题相互推诿。使用部门只管用,人员更换调离时,其名下的物品也随时间的流逝不知去向。

1.4 资产管理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没有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必须有一个主体,多头管理必然带来管理体制上的混乱。由于高校经费主要依靠国家划拨,资产一经形成就为单位或部门占有、使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而从资产本身的性质来说,许多资产的功能、类别无法进行明确的界定,有的资产既可是教学资产也可以用于科研、行政、后勤,因而按这种分类进行管理,必然存在交叉,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协调作用难以实现。

2 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要推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效结合,建立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制度

在机构的设置上,建立财务与资产管理一体化制度,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处,下设预算部、资产部和资金部,将资金和资产纳入一个部门集中管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加强资产管理,推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

2.2 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按国家规定的分类和计价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根据高校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使其涵盖到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同时,改进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还要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学校审计部门应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工作。同时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经费的预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年度审购计划,按学校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以避免盲目购建。并加强固定资产购建合同的管理,建立必要的法律咨询制度,严格依法签订并履行合同。

2.3 要规范、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程序,解决多头管理和责任主体缺位的问题,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的管理体制

在管理中“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的行为,以论证的方式使项目的落实更精确科学,体现一种集中统一管理、权衡现实需要与可能、考虑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想”。从计划制定与论证、到市场调研、采购招标、分配使用、到售后服务与维护,谁经手谁负责,尽量避免因管理上的原因而产生重复购置、超需求购置、劣质产品以次充好、后续服务不到位与维修困难而影响使用等问题。为避免职责不清,工作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应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学校财务部门及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的职责,并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2.4 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固定资产,并与高校财务固定资产核算系统有机相连,建立起高校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学校可以以校园网为依托,进行基本条件配置、固定资产清查、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系统安全管理、基本业务受理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实时运行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要创新机制,实现固定资产效用的最大化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尝试管理机制的创新。如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建立有偿使用、出租、出借等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或可以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现状,完善固定资产全过程的核算和管理体系。也应借鉴国际经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管理固定资产,计入生均耗用的成本费用中去,强化高校成本与效益的观念。也可以建立可行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定期分析、对比各部门的资产占用情况,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可以是:(1)固定资产利用率=全年在用固定资产额/全年固定资产总额;(2)人均固定资产占有率=全年固定资产总额/全年平均人数;(3)固定资产完好率=全年完好固定资产额/全年固定资产总额。

通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考核指标,考核各单位的资产使用情况,并作为部门考核、评优的一项硬指标,以强化教职工对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观念。

[1]蒋业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

[2]江航.谈谈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1).

[3]左胜平.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经济师,2006,(2).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效益资产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6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8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