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途径的思考

2010-08-15 00:48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区域性南宁市南宁

●覃 柳

南宁市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途径的思考

●覃 柳

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是指南宁市在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过程中,全市人民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比较持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思想观念及其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当前,南宁市正处于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应从多方面着手。

区域性国际城市 文化 南宁市

在南宁市十届七次全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任务。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南宁市城市品位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是指南宁市在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过程中,全市人民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比较持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思想观念及其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只有构建起了相应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当前,南宁市正处于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应从多方面着手。

一、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发展传统特色产业

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南宁文化的生命点和魅力源,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城市走向世界的通道。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

1.大力开发和利用壮族文化节。南宁市壮族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马山县壮族歌舞和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歌舞和民俗,三声部民歌和传扬歌等均为全国著名的民歌,武鸣“三月三”壮族歌圩是全国全区有名的壮族文化的标志性体现。我们要进一步丰富节庆文化,大力倡导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庆期间的民俗风情活动,积极推进南宁市所辖县区举办立足本地文化特点的“一地一节”活动,将其打造成为新的民族文化品牌。要做好江南邕州老街庙会、青秀金汇如意坊新春庙会、宾阳炮龙节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其影响力。

2.切实开发和打造知名旅游文化品牌。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完善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要打造富有南宁自身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绿城文化品牌,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以环大明山为中心的龙母文化、骆越文化和邕宁顶蛳山文化,全力打造“壮都风情、民歌之乡”,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构建“南国壮都”民族文化旅游名城。

3.做好“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篇文章。大力抓好“绿城歌台”、风情东南亚歌舞晚会等,进一步发挥民歌艺术节这一平台作用。要进一步丰富产业链、实现产业化,更加关注文化的衍生产品、附加产品,比如开发民歌节吉祥物、纪念品;大力开发与会展经济相关的产业链,比如歌会、展览、工艺品、娱乐项目等,借助民歌传唱,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辐射文化产业,推动旅游发展,切实提升南宁的国际影响力。

二、大力发展开放文化,提升南宁国际影响力

随着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市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南宁市也一举由西部省份的省会城市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要大力发展开放文化,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重塑南宁新形象。

1.做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会展商务及相关旅游产品,完善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中国—东盟商贸区、香港街、澳门街等相关项目设施,建立会展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开发设计跨区域会展商务旅游精品线路,挖掘专项旅游系列产品,以会展文化的发展推动旅游文化的加快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推动文化发展。要有针对性地了解东盟各国人民的需求,促进对外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2.开展好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能反映各国人民日常生活如婚嫁习俗、节庆礼仪、禁忌避讳等民俗风情文化交流活动,开设与东盟国家开展互联网等相互关心的问题论坛,增进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开设专题研讨会、报告会,让各种思想充分表达。开展各种民间杂艺、游戏、体育等活动,开展全方位的文化交流。

3.大力倡导华文教育。设立国家奖学金,互派留学生。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宣传拓宽办学思路的重大举措。要通过互派留学生,让年轻一代接受中国的文化教育,增进了解和互信。

4.促进文化交流活动经常化、制度化、长期化。除了组织旅游观光外,还要组织综合性文艺团体,到东南亚进行演出或比赛。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文化互动,让南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南宁,让南宁有一个能尽情展现自己民族文化和展示新形象的大舞台。

三、大力发展和谐文化,弘扬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

和谐文化作为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各领域中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大力建设和完善和谐文化的基础设施。要着重培育好以市民学校和社区其他各类学校为主体的教育阵地,进一步完善体育场所、娱乐场所、社区文化站(室)为主体的活动阵地,加大建设广播、阅报栏、宣传栏(牌)为主体的宣传阵地。同时,有重点地引导社区居民家庭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

2.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文艺汇演、社区文化周和文化家庭、文明户、文明楼院等评选活动,努力在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楼院文化和老年人文化上推陈出新,让社区居民演自己的戏、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生活情趣和思想觉悟,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3.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要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下大力气,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以整洁、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迎接国内外宾客。要不断完善数字城管建设,构建数字城市,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推进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和现代城市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建设高品位现代城市文化。

4.加强窗口文明建设。加强英文培训和教育,要求有关单位包括大小商场、宾馆饭店、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都能用英语和外宾进行简单的交流等。通过发展院落文化和窗口文明,形成广大市民能够大力发扬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全社会普遍讲究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辖区居民精神面貌昂扬向上,营造政治民主、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的环境,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

四、大力发展生态文化,精心塑造绿城魅力形象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口与自然之间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绿得壮观、绿得精致、绿得深远、绿得新奇”是绿城南宁生态文化的内涵。南宁市要继续做好山、水、树的文章,努力营造与区域性国际城市相匹配的生态文化。

1.抓好城市绿地规划布局。根据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南宁市自然山水骨架与城市空间布局形成在“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体系指导下,根据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确定相应的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的速度与水平,科学合理地进行近远期绿地布局,以便分期实施,避免城市简单外延式“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建立起高标准的完善的绿地系统,充分体现南宁市绿都风貌;要尊重自然,突出南宁市“一山、一江、一湖”的布局特点。青秀山、邕江、南湖的环境改选及建设要结合山体、河湖、坡地、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进行,充分利用原有的天然植被、河湖、文物古迹、纪念地、特殊地形等自然资源,着重体现南宁市的自然风貌。

2.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依法保护、严格管理、权责一致、分级负责的方针,保护好、建设好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以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郁江、左右江、武鸣河、八尺江、清水河、良凤江等39条流域集水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和全市大中型水库等为重点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着重保护城区周边、景区重点部位和主要公路两侧的大地景观林,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3.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力拓南宁市亚热带绿城旅游产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积极融进旅游功能,着力建设城市娱乐游憩商业区,通过美化公园、道路、绿地和水系,构建南宁绿城景观框架,建设以城市绿色环境、标志性城市景观、邕江风景带、青秀山、五象岭、广西药用植物园等为代表的城市风貌观光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以环大明山、昆仑关、良凤江、广西农业科技示范园、九曲湾温泉度假村、嘉和城温泉谷、武鸣花花大世界、横县茉莉花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创建“中国绿城”为目标,打造出一批集娱乐、体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4.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南宁要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城市建设目标,这就决定了南宁不能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要发挥自身优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5.大力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要通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广西环保宣传月”、环保行动进家庭等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创建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向市民介绍自己居住的绿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绿色生活金点子,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生态文化的目的、意义,让生态理念入脑入心。进一步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着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特别要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开设生态环保课程。通过教育唤醒生态保护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

五、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南宁市要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努力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1.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冲破妨碍创新的思想观念。要通过长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从各种不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冲破一切妨碍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突破思想的保守性、思维的陈旧性、思路的局限性,用新观念、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加快发展中体现创新创业成果。要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放开手脚去探索,宽容并及时纠正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使一切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2.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全市各族人民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我们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有利于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力量,努力创造创新创业条件,带动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和干部创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

3.必须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坚定不移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容。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增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建设。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重大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工程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开发专项,力争在制糖、木薯深加工、现代中药、有色金属等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4.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的根本任务,就是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全民创新全民创业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要创新决策机制,让群众参与决策,专家参与决策,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合法性。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优化投资环境。要创新用人机制,以新的用人观为指导,更加注重实绩,注重实干,培养和引进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1]南宁市文化局.大力推进首府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南宁城市品位.南宁政务信息网,2008-05-08.

[2]袁晓江.略论深圳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J].南方经济,2004(10).

[3]赵雄鹰,王常青.对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会展城市的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1).

G127

A

1009-4245(2010)01-0020-04

作者:覃柳,中共南宁市青秀区建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邮编:530022

责任编辑:罗恩东

猜你喜欢
区域性南宁市南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数读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关 公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 国办发〔2017〕11号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