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变迁中的河南人口发展

2010-08-15 00:43周全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性别比河南人口

周全德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一、河南人口的特点及难题

(一)人口大省的特点

现阶段,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其特点是经济底子薄和发展基础差,人口总量大,低增长率与高增长量并存,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收入较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人口构成不尽合理,省内人口非均衡分布和人口发展呈较大区域性差异,等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河南全省人口总量为4174万,1997年达到9243万,自此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05年年末,河南全省总人口9768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58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444人;2008年年末,全省总人口已达9919万,即将突破1亿大关。河南省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热资源、矿产资源及动植物资源;全省已发现102种矿产并探明74种储量矿产,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6种矿产居全国前8位,12种居前3位,钼、铝土、金、银是河南四大优势金属矿产。近些年来河南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虽比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同时期的发达省份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河南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依然不高,高等教育较为落后,女性文化程度明显低于男性,城乡之间文化差异较大,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盲、半文盲群体较大,新文盲不断产生,科技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较少且流失较多。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大,分布不平衡,同级行政区人口数量相差悬殊,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城镇人口比重较低。

(二)人口大省发展的难题

1.人口基数过大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过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了人均占有各种资源的不足。2007年末,河南省人口总量为986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46%,而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74%。河南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近7.5%的人口,资源相对紧张。河南省资源总量很大,人均水平偏低。目前,全省人均土地资源仅有0.07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能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人均占有林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1]。目前,全省有信阳、南阳、开封、洛阳、平顶山、济源、郑州、三门峡8个省辖市(占总人口的45.19%)在资源承载力方面已超载[2],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

2.整体人口素质尚不能适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社会发展需求。第一,河南大多数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及职业技能还停留在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同步的层次,难以适应培育与科学发展相一致的技能型和智能型劳动者的时代要求。大量的缺乏科技含量和较高职业技能的农民工服务于建立在落后技术基础上的县域粗放型经营行业,这就必然会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并且不利于缓解人口资源之间的原有矛盾。第二,河南总体人口素质的较低状况会对人们良好环境意识的形成造成较大干扰。那些综合素质较低的人更容易受到落后观念及传统习惯的影响而造成自身环境意识淡薄。第三,河南总体人口素质的较低状况不利于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既需要各种具有较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研发、推广、管理和服务,也需要公众环境文明意识的养成。

3.人口总量偏大与人口总体质量较低的反差十分明显。截至2008年底,河南人口总量已达9919万,预计到2010年将成为中国人口率先达到1亿的省份。2008年,虽然河南省人口出生率仅为11.42‰,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4.9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的惯性作用,全年依然净增人口49万人。尤其是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河南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时出生的婴儿陆续进入婚育期,全省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已经来临,这意味着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河南人口总量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届时全省出生人口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回升。现阶段,在河南总人口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口所占比重较小。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河南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2.9%,远低于北京(17.5%)、天津(9.4%)、上海(11.4%)、辽宁(6.5%)等地区,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0.9个百分点;河南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有2674人,比全国平均水平(3611人)少937人,每10万人中具有高中和中专的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有1003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11146人)少1115人;此外,全省还有543万文盲人口,粗文盲率为5.87%。2007年,河南省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是1455人,比全国平均水平(1924人)少469人,比北京(6826人)少5371人,比天津(4600人)少3145人,比上海(4317人)少2862人,比江苏少1087人。由此可见,河南虽是一个人口资源大省,但不是一个人力资本强省。人口总量偏大与人口总体素质较低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

4.人均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是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则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采用收益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主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33%。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通过精确的分解计算,论证出1929—1957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3%的份额要归因于美国教育的发展[3]。由于河南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因此人均教育投入不足,例如,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河南为151.01元/人,仅为上海(2114.13元/人)的1/14,初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河南为98.20元/人,仅为上海(1865.7元/人)的1/19[4]。如此状况,自然会使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

5.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且文化素质偏低。近些年来,虽然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河南农村人口仍在全省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到2008年,河南农村居民为6345万人,仍占全省总人口的63.9%。现阶段,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在文化素质及发展水平上具有较大差距。2007年,在河南农村居民每百个就业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6.6%,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5.9%。此外,在河南农村居民每百个就业劳动力中主要就业地点在乡内的占77.4%,在县内乡外的占2.6%,在省内县外的占5.0%,在国内省外的占15.0%。显然,大部分具有较低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河南农村劳动力还是在乡域经济圈内从事着以体能型为主的较低层次的简单劳动。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85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40元)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7位;200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54元,前者是后者的3倍。

6.人口构成的不尽合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从人口职业构成来看,目前河南人口产业结构按现代化标准来要求依然不尽合理,并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存在着差距。2007年,河南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8%)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4%)8.8个百分点。较高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和较低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必然会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从人口的性别构成来看,河南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0年开始一直处于失衡状态。1980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6,1982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9,1987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7[5],1990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6.64,2000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46,2005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39。出生性别比的长期失衡有可能带来男性婚配困难、性犯罪增多、人口再生产障碍、妇女社会边缘化程度加重等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从人口年龄构成来看,1982—2007年,河南0—14岁人口的比重由34.9%降至20.4%,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由5.2%升至7.6%,老少比为37.1%,家庭负担少儿系数为28.3%,负担老年系数为10.5%。按国际通用标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7%即进入老年型社会,河南现在已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且具有“未富先老”的典型特征,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等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它将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中原崛起进程中的河南人口发展

(一)成就辉煌的河南计划生育工作

河南省的计划生育工作经过50年代的宣传引导,70年代的普遍推行,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深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全省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下降(从1963年的7.87降至2005年的1.28),年龄别生育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伴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出生率自70年代以来也逐步下降(由1970年的35.5‰下降到2008年的11.42‰)。第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明显,由年轻型步入成年型,带来了河南省人口总抚养系数的降低(从1964年的78.68%降至2007年的38.80%)及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提高(从1964年的49.31%升至2007年的60.51%),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第三,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明显的改变,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逐步形成。从生育胎次分布上看,一胎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1981年的55.59%升至1997年的72.37%),计划生育率逐渐提高(从1979年的62.60%升至1987年的78.73%)。第四,控制人口增长在河南省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实现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从1970年—2008年,全省人口出生率由35.50‰下降为11.42‰,死亡率由7.60‰下降为6.45‰,自然增长率由27.90‰下降为4.97‰。河南省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资料显示,从1978—2008年,河南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少生了3300万人,从而使得全省人口总数过亿时间被延后8年。

(二)今非昔比的河南人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饱受社会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侵扰和摧残,河南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十分恶劣。1949年底,河南省人口总数虽已达4174万,但综合素质较低,其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平均预期寿命、文化素质等都较低。建国以前,河南人口预期寿命长期仅有32岁,1938年全省婴儿死亡率高达167.7‰,1935年全省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80岁以上人口与60岁以上人口之比)为4.62;1935年全省平均每百人口中的识字人口为12人,不识字人口为88人;1949年全省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为1610 00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为40 900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为8376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仅为804人[6]。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全面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使全省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2000年,全省文盲率由1982年的26.20%降至2000年的5.87%:2006年,河南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不足8年提高到8.4年,全省新增教育经费80%用于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6%以上,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全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以上。2007年,全省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961.15万增至1018.71,高中在校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49.26万增至212.63万,初中在校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303.30万增至507.20万,职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15.61万增至66.22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8.04万增至109.52万。2007年,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由1990年的9人增至2007年的111人,每万人口在校中专生由1990年的16人增至2007年的59人,每万人口在校高中生由1990年的57人增至2007年的217人,每万人口在校初中生由1990年的351人增至2007年的517人。

在人口身体素质方面,综合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的69.68岁延长到2000年的71.54岁。2007年,每1万人口拥有医生数从1978年的6.2人增至11.7人,每1万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从1978年的14.4张增至24.3张。婴儿死亡率从1963年的83.1‰降至2007年的8.0‰,新生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12.89‰降至2007年的6.9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34.4‰降至2007年的9.5‰。全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00年的77.7%升至94.0%,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4.2/10万降至2007年的28.8/10万,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0年的97.6%降至2007年的83%。

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河南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亮点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优,人气越来越旺,影响越来越好,河南人民也逐步树立其自身“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的思想道德新形象。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年度感动中国10大人物评选每年都有河南人入选。他们中有太行公仆吴金印,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见义勇为的魏青刚,舍生取义的李学生,自强不息的洪战辉,等等。这些人物的先后涌现和他们感人事迹的广泛传播树立了河南人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全省思想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成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波澜壮阔的河南民工潮

31年前,河南还是一个粮食尚不能自给的农业大省。然而,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原大地之后,河南人民开拓进取,发奋图强,在短短的30年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全国的第一农业大省、重要的工业大省、经济大省以及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在河南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的奋进过程中,劳务输出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信息,2008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1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11亿元。河南籍农民工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经过多年的历练,河南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河南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8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而同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人均2478元,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发达的劳务输出经济为河南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大潮中,河南农民工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财富,他们同时还在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里锤炼了自身素质,获得了技术、能力、经验以及现代文明的熏陶。

三、从人口资源大省向人才资源强省迈进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

由于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河南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面临着数量方面的压力。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河南省每天出生3200多人,每年出生人口近120万人,净增约5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再据河南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人口出生率很有可能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河南却面临着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这次高峰从2006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人口出生率会逐年回升,即使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保持1.65的水平不变,到2012年人口出生最高峰时,河南将出生151万人。目前,尽管河南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是这一发展的巨大硕果只要除以近亿人口,就会变成一个不太起眼的数字。相反,推动河南发展的投入,只要乘以近亿人口,就会变成一个难以承受的大数字。由此可见,在河南人口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的严峻挑战下,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以有效地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乃是河南人口发展中的惟一而正确的选择。

在河南,虽然已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但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人口数量控制依然是现阶段河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定目标的能否顺利实现,对其来不得丝毫的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因此,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人们务必要做到以下方面:必须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必须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成浓郁的舆论氛围和强大的舆论力量,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由以往仅就计划生育问题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和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并且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7]。

(二)优化人口结构

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和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是河南人口结构不合理的两大主要表现,前者使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后者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在河南,目前河南老年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从2000年的7.10%上升为2007年的7.6%,全省老年负担系数也从1990年的8.99%上升为2007年的10.5%。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河南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总量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异大、老龄化超前于工业化、现代化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早早降临等特征。据河南有关专家推测,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将从目前的7%左右上升为12.61%,届时势必将对未来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当前对于处于“未富先老”状态的河南来说,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人口红利期,加快发展经济,为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打下强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巨大潜力。

自1982年以来,河南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处于失衡状态,1982年为109.90,1992年为109.72,1996年为117.60,2000年为118.46,2005年虽降至115.39,低于同年全国平均水平5个多百分点,但依然超出正常值8个多百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一个涉及到经济背景、政治决策、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性别结构和性别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它有可能带来男性婚配困难、性犯罪增多、人口再生产障碍、妇女社会边缘化程度加重等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以“男孩偏好”为核心要素的传统生育文化是造成我省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思想原因;欠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是造成我省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经济原因;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生育是造成我省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对政策内二孩生育中性别选择行为的监管不力是造成我省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间接原因。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已基本实现小康的河南,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生存型的社会问题,而是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和建立建全社会保障体系、运用社会公共政策来影响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措施去加以解决。

(三)提高人口素质

现阶段,河南人口数量偏大与人口素质较低的矛盾依旧是全省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待解难题。“五普”数据显示,河南平均每万人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27.9人,比全国少13人,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率为7.91%,各类残疾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50%,有出生缺陷的婴儿总数约占每年出生人口的7%,5岁以下儿童中高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08%。此外,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身体和文化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农村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在25岁及25岁以上人口中所占比例仅为0.40%,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25岁及25岁以上人口的14%。这种人口总体素质较低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全民劳动新技能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升以及全省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至于成为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的巨大障碍。

迅速、全面地提高河南人口的素质是实现未来全省人口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促进河南由人口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的基本途径。从天然人口资源向富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本转化,教育乃是核心媒介,因此,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根本举措。这就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加快优化教育结构的步伐,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进一步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有效地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在全省普及健康知识和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出生缺陷干预,以及建立和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势在必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要素。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与人们的现实渴求有效对接,并且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融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媒体传播、文艺创作以及日常生活之中,将成为河南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任务。

(四)促进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

河南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目前仍方兴未艾,正处于鼎盛期。据统计,2005年河南省外出打工人数达到1557万人,占全国劳务输出总量的1/8;其中近1000万人是到省外务工,而常年在外务工的多达600多万人;全省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为730亿元,占全省农民总收入的40%,劳务经济已占农村经济的相当比重。2008年,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总数已达2155万,比青海、海南两省加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总和还要多;这一年全省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为1611亿元,比2005年全省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翻了一番还要多。伴随此种前所未有的农村人口的外出流动,河南的城镇化率也从1982年的16%飙升至2008年的36%。

近几年来,由于河南省就业指标的下滑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态势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干扰,全省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不断加大。这就要求不仅要较快、较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过程中力求做到合理、有序、较高层次地流动。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跨省流动的宏观指导和具体服务,通过扩大和强化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及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安全和权益维护问题,为他们在其身份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苦恼而排忧解难。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来去自由开辟绿色通道以保证流动的良性循环及可持续性,并且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包括“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在内的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尽量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免除后顾之忧。

[1] 孟宪臣.人口问题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26-27.

[2] 刘道兴,张大卫.河南可持续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86.

[3] 王胜今,景跃军.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43.

[4] 焦锦淼,赵保佑,牛苏林.2007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6.

[5]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河南省志第九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08-109.

[6] 林富瑞,陈代光.河南人口地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230-231.

[7] 孟宪臣.河南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39-40.

猜你喜欢
性别比河南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韩国女性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出生性别比治理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