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江湖工程大开发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010-08-15 00:49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鄱阳湖经济区江湖

张 凡

(中共南昌市东湖区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8)

山江湖工程大开发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张 凡

(中共南昌市东湖区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8)

江西省山江湖工程的大开发,27年来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为此,要推动江西山江湖工程大开发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平台建设,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并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山江湖工程;生态经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要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大开放为主战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江西山江湖工程的大开发及其经验

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视野,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发展。江西要有大发展,必须在大开放上有大作为。江西山江湖工程27年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所谓山江湖,即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及其流域的简称。它贯穿江西省11个地市的9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12%。由这些纵横交错的江河流域孕育发展起来的经济带构成江西省省域经济的动脉,其中赣江纵贯江西南北全境,是汇入鄱阳湖的最大河流,因此,赣江流域经济带是江西省省域经济的主动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鄱阳湖湖泊萎缩和生态退化严重,蓄水调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频繁,不仅成为振兴江西的心腹之患,而且危及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198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重大决策,以“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贫”以及“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为基本战略,“以开放促开发,外引内联”为基本工作方针,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科学考察、宏观战略研究与大规模、多类型的开发治理试验示范工作,努力探索生态环境修复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使穷山恶水换了新颜,森林覆盖率由31.5%上升到60.0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2/3,湖体面积扩大837平方公里,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1992年6月,山江湖工程作为生态环境的典范工程,被我国政府选送参加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技术博览会,1994年7月山江湖工程入选《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首批优先项目,2000年山江湖工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工程参加了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由此前来江西省山江湖考察、研究和洽谈合作项目的有联合国、世界银行、欧共体、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专家、学者及官员。现在,山江湖工程已成为江西人民的造福工程和新世纪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奠基工程,成为全球生态恢复和扶贫攻坚的典范。世界从山江湖看到希望,江西从山江湖走向世界。

二、江西山江湖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挑战

江西山江湖工程27年来治山、治水和治穷的实践,为江西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但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上仍然存在着技术瓶颈与问题,制约江西的科学发展、中部崛起。一是森林覆盖率虽然增长了近一倍,但森林质量不高,出材量低,而且森林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为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等针叶林,大大限制了森林保持水土、固碳净化空气的功能发挥。二是气候变化与工业等综合污染加剧了湿地退化的趋势,生态保护不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旅游业等的进一步开发,也带来了大量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鄱阳湖这湖清水也正面临着“三污”的危险。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湿地沙化逐渐向鄱阳湖湖体延伸,不仅降低了其净化水体的能力,而且威胁着候鸟的保护。同时,水质日渐富营养化,湖泊所承受的生态压力不断加大,使之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面临严重的水生态安全的威胁,因而保护鄱阳湖自然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三是资源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一定程度上的合理利用,但没有形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大地制约着资源型产业经济的发展。山江湖工程的重点主要在于治理穷山恶水。在具体的治理部署中,小流域治理开发为基础单元,将小流域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由此导致各地在发展过程中较为封闭,各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导致产业不能做大做强,同时出现产业布局趋同的现象。资源趋同的地方产业趋同度高,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四是经济开放度不高问题。与东中部相邻省分相比,江西经济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的速度、江西进出口贸易的状况以及江西引进外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虽然通过成立有行业部门参与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协调山江湖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众和政府部门的参与,但这种参与明显先天不足,既没有建立良好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行政的条块管理也让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新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区域竞争力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资源整合和污染综合防治的要求更高;气候变暖,水位逐渐降低,水体污染威胁日益加重,血吸虫孽生繁殖不断助长。加快发展、富民兴赣,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迫切需要探求新的发展道路与模式。

三、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平台建设的发展思路

2008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从江西省情出发,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家正式批复,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继承和提升,是引领江西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指导和引领江西开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把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力推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仍要继续实施大开放战略,以大开放为强大动力,利用省部、省院(校)合作、泛珠三角、长三角、闽南三角合作平台等国内外合作渠道,引进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资源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合作平台,不断完善对外合作与交流机制,营造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良好环境,大力提升利用国内外资源的能力,在思想解放的程度、改革开放的力度、机制创新的灵活度、发展环境的优化度等方面探索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内的新经验和新模式。并积极走出去,为我国其他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验与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平台建设的内容具体如下: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研发平台建设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与技术瓶颈,将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环境,为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开放、高效、灵活的国际国内合作研发平台。联合国内外、省内外科研院所,进行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发展等关键技术与战略研究的联合攻关;进行鄱阳湖第二次科学考察,摸清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技术与战略;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耦合途径;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体系优化、产业集群升级途径等;探索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态监测平台建设

借鉴国内外各类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动态监测平台建设技术、机制与经验,充分利用现代空间遥感技术的多平台、多波段、准确、快速、动态等功能和优势,整合国内外、省内外相关技术资源,打破地区与部门界限,统一规划监测点、监测方法、技术和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动态监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社会环境变化的信息共享平台,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监测数据由责任部门上网公布,供全社会无偿使用。建立和完善国内外、省内外动态监测平台建设技术人员、行政部门、企业、公众交流机制,以项目联合攻关、论坛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交流动态监测平台建设与高效利用的技术、经验,提升动态监测平台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文明社会发展的能力。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众参与决策平台建设

国内外实践证明,只有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和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方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协商,生态、经济、社会才能得以协调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江西人民的使命与职责,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要综合应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探测和数字通讯等先进科技,建立具有空间位置、数字化的公众信息交流平台,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公众提供鄱阳湖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信息。在这样的平台支持下,公众可以随时获得和查询相关的政策法规、水文、生态和环境等信息,直接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环境治理等决策与实施过程,并给予监督,以此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公众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技术服务中心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树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是全国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是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是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工程。而且,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山江湖工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流域管理、湿地保护、公众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而,江西要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利用区域合作机制与南南合作网络平台、其他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与资源,积极“走出去”,为我国其他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山江湖工程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模式和成功经验。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合作平台建设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城市、区域都不可能孤单发展,而必须扬自身优势,避自己劣势,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推动对内的联合,在拓展对外招商的过程中深化区域内的经济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为此,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达到共同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发挥山江湖经济带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的环境优势,结构互补、市场多样的经济优势和成本低廉、劳力丰富的低成本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在合作中开放的步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突出江西山江湖经济的特色,提高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使山江湖经济带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区;另一方面,又要把江西山江湖工程建设融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内外经济循环发展中,从中获得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获得急需的人才和资金,从而使江西经济得到良性发展。

F062.2

A

1672-4445(2010)12-0057-03

2010-09-05

张凡(1978-),女,江西宜春人,中共南昌市东湖区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理论和社区建设研究。

[责任编辑:李 睿]

猜你喜欢
鄱阳湖经济区江湖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爱的江湖
鄱阳湖好风光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相忘于江湖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相忘于江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