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兰菊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山东 德州 2530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许兰菊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山东 德州 2530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一论断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系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且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深刻反映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
社会和谐并非消除社会矛盾,而是一种社会矛盾存在形态和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对抗,尽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阶级斗争,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是社会和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但是,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和谐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而必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主要表现为:
1、从根本性质上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状况是基本相适应的。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存在私有制、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往往通过阶级矛盾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阶级之间的大范围对抗不复存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基本相适应的,这种相适应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特征。
2、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尽管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但不相适应的部分是局部的。这些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存在的局部的不适应,主要是由具体体制的不完善和具体运行模式的不适当所造成的。因此,在不根本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不合理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把生产力解放出来,就成了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①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上,曾经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的总结与概括,可惜的是,这一正确观点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坚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把“社会和谐”鲜明地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追求第一次成为社会主义大国的生动实践。这必将大大增强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空前地激发出开拓美好未来的创造热情和活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有力地促进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更高层次上的国泰民安。
1、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融为一体,并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要求,不断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路和内涵。从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明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提升到新的更高境界。把社会和谐纳入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这一科学论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新时期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这种性质,决定我们具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当今,我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将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而且符合我们党的本质要求和历史使命。
3、这一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大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奋斗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奋斗目标,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把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这无疑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1、坚持将发展置于首要位置。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增长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谐就无从实现。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了根本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③“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发展才硬道理。”④因此,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⑤
2、坚持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要达到社会和谐首要的也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运用的手段,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所追求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追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解决好民生问题,一是要倾听群众呼声,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二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要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判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坏的标准,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一是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在任何文明社会都是辩证的统一体,经济发展决定政治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反过来,政治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对经济发展也起着制约和反作用。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政治进步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文化繁荣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先导;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四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二是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就是要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多种多样的矛盾和问题,着重使经济社会发展中地域、城乡,政治、经济、文化,人、自然、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处理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使社会大环境达到良性的和谐共进。三是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⑤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坚持发展中的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早在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就曾围绕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基本方针,集中论述和突出强调了统筹兼顾这个基本思想。改革开放之初,鉴于当时普遍贫穷的社会实际,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这一政策切合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进入新世纪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逐渐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此情况下,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将之发展为“八个统筹”,尤其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方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等。也只有真正做到了统筹兼顾,社会和谐的实现才有根本的保证。
注释:
①②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70、373、375、377 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16
A
1671-2994(2010)06-0024-03
2010-09-25
许兰菊(1973- ),女,山东夏津人,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