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原市农村党建工作问题的思考

2010-08-15 00:50:42曹扬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曹扬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对太原市农村党建工作问题的思考

曹扬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村民民主意识逐渐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农村党建出现了新情况,面临新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实地调研太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党建;新情况;新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希望和诉求与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促使我们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一、我市农村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农村党组织担负着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艰巨任务。与过去相比,农村党建也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显现出一些新问题:

(一)新阶段党建环境的变化

一是权责不符的现状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构成了挑战。随着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有所削弱,而需要承担的责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有限的财政收入和不断扩大的公共财政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农村稳定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农村财政投入的需求加大,收入与支出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作为乡镇一级组织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其职能上来说,是一级小而全的政府。而实际上,农村财政、税收、人事等权力均由上级政府、垂直管理单位所掌握,其本质上是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权与责的不对等,导致基层党组织工作处于夹缝之中,基层干部压力很大。

二是新的社会结构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构成了挑战。比较突出的是新阶段广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兴起,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种养大户等一批农村“能人”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逐渐扩大,构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如何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其在农村社会的影响力扩大党建工作效果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同时,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提出了挑战。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知识分子向非农领域流出的趋势比较明显。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对象、工作方式造成影响。

三是观念变化对基层组织凝聚力构成了挑战。随着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村民自治意识的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挑战。2008年,我市进行了村委会、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的做法。但在现实选举中,部分群众产生了“党支部不如村委会重要”,“主任、支书一肩挑,实际上是主任负责制”等看法。随着部分群众民主自治意识的觉醒,思想观念更多地从无条件地服从党组织的领导向参与自治、当家作主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减弱。

(二)新阶段党建任务的变化

一是领导农村发展的任务更加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要发展农村经济。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在领导经济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集体包办的方式不可取,自由分散的方式无所为,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找准路子。

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任务逐步加重。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农村教育、医疗服务不足;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宏观政策、资金的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做好大量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而这在以往的基层组织工作中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三是维护农村安全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总的来说,当前农村社会的各类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维护安全稳定仍是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的头等大事。首先是部分城郊土地被征用后引发的补偿安置问题;其次是城中村聚集的大量流动人口所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再次是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如地下六合彩、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向农村渗透,不仅对农村道德文化体系构成冲击,还影响了农村的安全稳定。

(三)新阶段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变化

一是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导致素质难以有效提高。受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能力本领不强的根本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上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提高了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结构性要求,但短期内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二是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陈旧单调、缺乏新意,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各种信息的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党员接受教育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开会学习传达等传统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获取大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还把党员教育活动基本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当然没有生机,也缺乏吸引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党员教育内容枯燥空洞,不分层次、不分对象、不分年龄、不分文化程度,缺乏针对性,缺少时代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党员教育方式上墨守陈规,形式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跟不上。组织的人缺乏信心,参加的人缺乏兴趣。一些村子的党组织甚至采用给参加学习的党员发放补助、物品或组织外出旅游的办法吸引大家参加。

三是基层组织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不到位,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受传统思维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上沿用过去的命令式、强压式的方法,工作局限于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任务,宣传动员工作做得不够、服务工作做得不主动,造成了部分群众的抵触情绪,工作推行遇到阻力。

(四)新阶段党员队伍的变化

一是部分农村党员出现了信仰危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党员先进性意识淡化。有一些党员错误地认为,艰苦奋斗几十年,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农村生活富得像欧洲,有些农村生活苦得像非洲,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实现共产主义遥遥无期。因此,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产生怀疑。思想上出现了怀疑,必然导致行动上的盲目。很多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不讲理想,不思进取,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党的宗旨观念淡薄,自我利益意识膨胀。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村级党员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去谋求个人利益。如有的党员假公济私,多吃多占;有的党员凭借手中的特权,在计划生育、土地调整、扶贫资金分配等方面弄权勒索,收受礼品;有的党员把党的宗旨抛到一边,追求家庭安逸和个人享乐。上述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却严重玷污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破坏了党群关系,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不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是部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农村党组织之所以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是因为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农民。当前由于经济状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党员讲奉献的少了,讲代价、争待遇的多了,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样,自我降低党员标准,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都受到影响。

四是个别村党支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特别是在资源禀赋相对较差的村子,部分村干部只知守摊子、做管家,发展农村经济能力差,没有新思路,也搞不好服务。这样的村支部成了典型的“三子”支部,即“一张办公桌子、一个盖章的戳子、穷的只剩一个空壳子”,堡垒作用不明显。

二、加强和改进我市农村党建工作的对策

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表明,要想使党组织有为有位,要想使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不断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规律,通过蓬勃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使命和奋斗目标的重要职责。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战斗力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因此,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各级党委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建好党支部,选好村支书

在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坚持“四选四不选”的原则。一是选政治素质好、办事公道、清正廉洁、作风民主、身正行端的人;不选只想从执政地位上捞好处,不想为群众谋福利,思想意识不健康、党性不强、搞团团伙伙的人。二是选文化程度高,思想解放,事业心、责任心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不选浑浑噩噩、思想保守、混日子的人。三是选有奉献精神,为民办实事的人;不选谋私利、图实惠的人。四是选有胆识、有闯劲,能驾驭全局、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人;不选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有本事、靠得住、群众拥护的人进入党支部班子,有效地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思想建设。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拒腐防变,增强党性修养,做科学发展的坚定践行者。

其次,加强能力建设。一是加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学会根据市场需求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掌握适应市场的本领;学习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带头应用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掌握致富的本领;遵循客观规律和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抓好典型,树立榜样,做好示范,告诉农民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掌握示范引导的本领。二是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要正确理解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增强民主法制观念,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是加强协调农村矛盾的能力。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再次,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教育广大党员基层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取信于民。反对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不断把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重视农村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

一是发展党员要坚持标准。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党员标准,积极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克服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指标”紧缺状况,特别是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各个基层组织要制定发展党员工作的长期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合理确定发展党员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分布,避免发展党员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真正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致富能力强、具有上进心的同志及时吸收入党。二是党员教育要持之以恒。县乡(镇)组织部门要积极为农村党员提供“精神食粮”,配合党的中心任务,编印通俗易懂的政治读物和可读性、实用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农业生产技术资料,定期发到农民党员手中。在农村党员中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正常开展党的活动,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三是党员管理要善始善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的模式。随着农村党员进城出省、外出打工、异地经商,党员的教育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党员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定位准确、易于操作、符合实际、效果明显的党员管理方法。当前,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采取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网络,流出地的党组织要主动与流入地的党组织加强联系,沟通协调,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使“流出地”负责变为“流入地”负责。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衔接工作,使流动党员时时置于党组织的关心之中,努力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

(五)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

要在美化环境、搞好计划生育、治安管理,促进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医疗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适应广大农民不断增长的多种服务需求,实现“五个转变”。一是服务意识的转变。农村党组织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现服务由过去的“小而散”向“大而全”转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服务对象的转变。要由面向老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转向面向全体村民,包括居住在城中村的流动人口和驻村企业等。三是服务内容的转变。要由一般的物质性服务转到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服务。四是服务方式的转变。由封闭型转到开放型,尽可能将本村村民和居住在村中的流动人口的需求统筹协调,一视同仁,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努力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五是服务手段的转变。由比较简单的人力操作向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过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积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运转机制

科学合理地设置基层党组织,是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要继续探索联村运行机制,及时总结“联村自治”试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联村自治的好典型,通过联村,努力把基层班子联优、干部队伍联强、干部群众联心、经济联强。同时,要在以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个体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单独组建或联合组建党的组织,并按照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灵活生动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吸引力。通过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

(七)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落实领导责任制

要明确县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负责人。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督查领导小组。每个乡镇应成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督查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抽调得力干部从事党建督查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结合中心任务坚持抓,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书记负责抓,有关部门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实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乡镇班子每位领导干部应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亲自抓1—2个村,不定期到点上检查指导工作。四是建立部门包村责任制。县直和乡镇有关部门要落实包村任务,既包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又包脱贫致富、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大合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头连着上级党委和政府,一头连着群众,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能否顺利实现。要完成好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全面推进我市农村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编:李莉)

D267.2

A

1008-8431(2010)02-0012-04

2010-03-06

本文系太原市党建研究会2009年度重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曹扬(1983-),男,山西财经大学2007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讲师。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