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茵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高龄经产妇系年龄≥35岁生育二胎或以上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妊娠病理也随之增加,孕妇早产率明显上升,合并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比例也显著增加[1]。文章总结了从2007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128例高龄经产妇进行妊娠期分娩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2007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128例35~40岁98例,41~43岁23例,44~46岁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例,斑痕子宫12例,臀位4例,巨大儿4例;孕周34-36+6周5例,37-40+3周122例,42+1周1例。
对128例高龄经产妇孕期分娩期进行护理干预。
2.1 孕期护理对策
2.1.1 一般护理 确定妊娠后在产前门诊建卡列为高危妊娠管理进行规范产前检查,告知孕妇产前检查的目的,详细了解与妊娠有关的既往史、现病史、家族史,分娩史,以便及早发现孕妇孕期可能发生的高危因素。若不宜妊娠劝其治疗性流产,如能继续妊娠,则要严密的监护。推算预产期,预约下次检查的时间,充分告知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如无异常产前检查于孕20周开始,孕20周~36周期间可每4周一次,妊娠36周起每周一次,到妊娠40周9次[2]。如孕中、晚期发现妊娠并发症或原有合并症,应酌情增加。
2.1.2 心理护理 一部分高龄经产妇,认为已生育过孩子有经验,对再次妊娠缺乏认识,不规范产检;一部分高龄经产妇担忧孩子性别不能遂愿;另一部分因意外事故失去孩子不得不再生育的,盼子心切,担心自己年龄大,出现胎儿异常、产程异常而造成难产,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多疑,抑郁。大量研究证明,情绪困扰的孕妇易发生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3]。孕期保持良好心情有利于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针对以上这些心理反应,我们分别对高龄经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妊娠期产前检查直至入院分娩。教育对象:孕妇及丈夫、公婆。产检时根据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职业、性格特点、价值观与她们沟通,为她们提供轻松环境,鼓励说出心理的不悦,耐心细致讲解优生优育知识,纠正其对妊娠分娩的误解;对胎儿性别有顾虑的,给她们安慰,生男生女都一样,消除其担忧;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不绝对受年龄影响,过分焦虑、恐惧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或加剧,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只要及时进行检查,与医生配合,完全可以平安分娩,得到一个健康的孩子。
2.2 分娩期护理对策 孕妇住院分娩,护士热情接待,告知她们绝大部分高龄经产妇都能够顺产的,而且产后也完全有精力和能力养育自己的孩子,因曾经分娩过,产道相对松弛,产程进展快,消除其顾虑。对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讲解临产的征象,各产程的临床表现、可能引起的不适及应对方法,使她们对待产及分娩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便于在分娩过程中能主动配合。通过一些护理措施,帮助她们顺利度过分娩期。对需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积极作好术前准备,给予术前心理护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手术过程、方式、术中配合;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手术后床上翻身、下床活动技巧,缓解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
2.3 产后护理对策 由于经产妇多次妊娠分娩,子宫肌壁结缔组织相对增多,子宫纤维受损发生退性变,肌纤维缩复能力差,致使血窦开放,加之次妊娠胎盘粘连几率增加,产后出血增多。因此,产后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遵医嘱在胎头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及时清除粘连胎盘组织,按摩子宫、进行母子皮肤接触,让婴儿吸吮母亲乳房,促进子宫收缩。对婴儿有异常或性别不符合产妇理想时,我们暂时对产妇保密,避免了产妇因情绪不佳影响宫缩,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等情况稳定后再将实情告知。
128例高龄经产妇中无产后出血;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出生时,Apgar评分4-8-10分,经吸清理呼吸道,氧气吸入等抢救后预后良好;12例斑痕子宫、4例胎位不正,6例巨大儿剖宫产。
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深入,符合再生育政策者,再婚家庭、还有意外事故丧子不得不考虑再生育者日渐增多,特别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处于重灾区四川绵阳高龄经产妇明显增加。高龄经产妇不仅由于生理上变化导致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增加,而且对高危因素缺乏认识,社会、心理压力加大,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因此规范产检,让高龄经产妇在妊娠分娩阶段得到系统监测和干预性治疗,加强对其在该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异常体征心理支持、系统监护和护理干预,对预防高龄经产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高龄经产妇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1]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王淑霞,赵玲.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临床观察与护理[J].新疆医学,2003,33(1):7-8.
[3]于荣,韩小英.经产妇妊娠及分娩现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遗传与优生杂志,2005,13(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