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中药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2010-08-15 00:44刘友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太阳穴偏头痛西医

李 勇 刘友章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 内江 641000

偏头痛是一种呈周期性发作,伴有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血管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认为皮质和下丘脑异常导致三叉神经不适当的激活和脑膜的血管舒缩障碍以及血管周围炎性神经肽的释放与发病有关。治疗上多以发作期的对症处理与间歇期的预防治疗为主。笔者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3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9岁,平均35.6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8年,平均2.3年。患者中医辨证均属淤血头痛,西医诊断均为偏头痛。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关于偏头痛新修订的分类法及诊断标准[1],并排除颅内肿瘤及血管畸形。中医诊断标准:头痛。主症:头痛位于头之两侧,或位于太阳穴处,呈胀痛,或抽掣而痛;兼次症:头昏耳鸣、口苦、恶心、失眠多梦、精神抑郁,甚则心烦喜呕,寒热往来,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70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其他疾病引起的偏头痛、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眼肌麻痹型头痛、偏瘫型偏头痛等类型。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 取太阳穴(双),接G6805电针治疗仪,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共4疗程。

2.2 推拿 先于额部用抹法放松,然后以印堂、太阳、百会、率谷、风池五穴为中心,手指着力按揉50-80次,最后沿头从前至后用拿法(拿五经)、按法、揉法、指尖叩击诸穴(指针疗法)收功。

2.3 中药 处方:党参20g、黄芪20g、当归20g、川芎12g、红花6g、蜈蚣(冲)3条、全虫(冲)20g、天麻20g、钩藤20g、路络通15g、细辛6g、白芷15g、甘草6g。可随症加减。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消失,6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头痛基本消失而偶有发作;有效:头痛强度减轻或发作间隔延长;无效:发作次数或疼痛时间无明显改变。

3.2 结果 临床治愈22例,占57.9%,显效11例,占28.9%,有效3例,占7.9%;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94.7%。

4 典型病例

沙某,女,35岁,2008年3月12日初诊。患偏头痛10余年,间断发作,每发于左太阳穴处,痛不可忍,长期服用止痛镇静等西药,服后当时缓解,停服又发作。此次3天前头痛发作,左太阳穴处及眉棱骨痛不可忍,并有恶心,心烦,不思饮食,口苦,夜不能寐,舌质暗、苔白、脉弦。查头颅CT未见异常,脑血流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末端血流增快。西医诊断为偏头痛,中医辨证为淤血头痛。治宜活血驱风止痛。采用针刺、推拿配合中药内服1疗程,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随访6月无复发。

5 讨论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内伤头痛”范畴。其证杂而多变,常因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而令临床工作者棘手。治疗偏头痛西医方法较多,诸如抗炎镇痛及钙通道阻滞等方法,但临床上很难取得满意疗效,因新特药物如曲坦类的使用,使治疗费用大大增加,减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中医认为“头为天象,诸阳经会焉。若六气外侵,精华内痹,郁天空窍,清阳不运,头痛乃作。”笔者首先采用电针太阳穴治疗偏头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然后吸纳多方经验,总结一套推拿手法。最后笔者自拟中药处方,认为无论中西医头痛多与血液循环相关,气行则血行,所以方中党参、黄芪、当归、川芎、红花补气行气活血,蜈蚣、全虫、天麻、钩藤驱风,路络通、细辛、白芷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驱风止痛之功。笔者多年运用中医“三联”法综合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

[1] 于生元.最新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4):1.

猜你喜欢
太阳穴偏头痛西医
来自未来的信
太阳穴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敦煌《灸经图》之足太阳穴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