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堂 宋治孝 杨芝琴
甘肃省康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南 746500
低血糖性脑病是指由低血糖(<2.8mmol/l)引起的脑损害和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出现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貌似急性脑血管病。本文通过对1990年1月~2000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38例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低血糖昏迷患者,男25例,女13例,年龄4-81岁,平均年龄42岁。本组患者中已知糖尿病史36例(Ⅰ型糖尿病2例(一例4岁,另一例9岁,昏迷住院诊断Ⅱ型糖尿病34例)入院时考虑昏迷待查2例:考虑脑血管病36例)
31例糖尿病患者均使用降糖药物,其中21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7例皮下注射胰岛素,8例服用其他降糖药物。无糖尿病史2例,3例尿糖阳性服用降糖药物,1例不进食,2例怀疑胰岛β细胞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例,脑卒中病史12例,其中脑梗死长期服用阿斯匹林15例,发病前急性胃肠炎4例,发热6例。
均急性起病,就诊时间为发病后2-48h。36例就诊时均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昏迷伴右侧偏瘫22例,伴左侧偏瘫10例,失语伴右侧偏瘫5例,一侧病理征阳性18例,双侧病理征阳性6例。6例表现为精神症状,阵发性胡言乱语和答非所问。
所有病例均行急诊头颅CT辅助检查,29例有阵发性软化灶,未发现新鲜灶。38例急查血糖在0.5-2.6mmol/l,符合低血糖标准。
确诊为低血糖后,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视病情予10%葡萄糖维持,并予以吸氧等对症处理。
治疗结果:22例均在15-90min神志转清醒,偏瘫及病理征消失。全部病例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但脑细胞糖储量有限,脑组织中葡萄糖为2.5-3mmol/g,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表现有多汗、心悸、饥饿感和震颤等,临床易诊断。但在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且病史不清的情况下则易误诊。本组患者均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以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偏瘫、失语、昏迷及抽搐等症状发病,头颅CT检查正常,但有血糖降低,符合低血糖标准,经输注葡萄糖后大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症状和体征消失,称为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首先要考虑老年人的调节激素功能差,当血糖降低时不能及时分泌胰高血糖素;其次糖尿病对肾功能的损伤,使肾小球滤过降低,致使降糖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低血糖。
引起低血糖性脑病的原因多且复杂:①药物性低血糖:口服降糖药物和应用胰岛素是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药物清除缓慢,糖异生能力下降,易导致低血糖的不良反应。另外还有很多药物可增加口服降糖药物作用,如阿斯匹林、青霉素通过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血中游离磺脲类药物浓度升高。本组3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2例因脑梗死长期服用阿斯匹林。②胰岛β细胞瘤:也是临床上低血糖症常见原因之一。胰岛β细胞瘤95%是良性肿瘤,由于分泌过多的胰岛素而引起低血糖反应,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即空腹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2.8mmol/l,经输注葡萄糖后症状可缓解。胰岛β细胞瘤可由于症状呈发作性、较轻、早期发作不频繁常被延误诊断,同时有些患者发作时仅表现为精神异常或单纯发作性抽搐,常诊断为精神病或癫痫。有报道药物性低血糖症患者,如有典型whipple三联症表现,并伴有较高的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血浆免疫反应性胰岛素/血糖)如果>0.3应考虑胰岛β细胞瘤。③肝源性血糖:最常见的是肝实质细胞大量破坏和肝功能衰竭。糖异生功能减退也是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之一。其他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有:伴瘤低血糖、胰外肿瘤而致,食物摄入不足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有文献报道,长期昏迷得不到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导致“植物人”,甚至死亡。对中老年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如出现意识障碍,建议常规急查血糖,及时纠正低血糖,并且进一步查明病因,尤其应做到胰岛β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6-829.
[2] 张源昌.神经病学(第1版)[M].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127.
[3] 沈立,宋光耀.警惕降糖药致老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J].临床误诊误治,2001(14):467.
[4] 李萍,闫乐京.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16例分析[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0(33):60-61.
[5] 崔贤德,尹端六,陈家伦.胰岛素瘤42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