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玲
(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 辽宁凤城 118100)
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6岁,平均43岁。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表现为食管黏膜弥漫性或局部粗糙不平,颗粒样改变,局灶性充血,浅表糜烂、红斑、小隆起等。
有18例表现为烧心及吞咽不适感为主,9例表现为餐后及做某些动作引起反流,如弯腰,腹内压升高或夜间睡眠时出现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以及胸痛。胸痛可表现在剑突下或胸骨后,疼痛性质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类似心绞痛,疼痛可通过饮食或服用抗酸药物缓解。3例患者没有因食管症状而就诊。
1.3.1 术前准备 富士能88电子胃镜,蒸馏水,卢戈氏染液,胃镜染色专用喷雾管。空腹6h以上,术前常规咽喉局麻。
1.3.2 检查过程 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可疑病变用50~100mL蒸馏水冲洗食管,用胃镜染色专用喷雾管经胃镜活检孔插入至贲门,由下至上喷洒染液5~10mL,观察1~2min内食管黏膜的颜色变化。卢戈氏染液能将正常黏膜均匀地染成棕褐色,有病变的黏膜呈现不染色区,在黏膜不染色区内多点取病理活检3~5块黏膜组织送检。
30例患者中,呈不规则片状不染区或浅染色者23例,散在小点状、条纹状着色不良者5例,正常着色2例。病理结果:片状不染色区及浅染色区23例中,食管鳞癌1例、非典型增生14例(其中重度3例,中度5例,轻度6例)、慢性炎症8例。在正常着色及散在小点状条纹着色不良者7例中,病理结果报告炎症5例,未见异常2例。
卢戈氏液可将正常食管粘膜染成棕褐色,食管炎及溃疡处浅染色,癌区不染色,柱状上皮细胞不染色,有助于Barret食管诊断。其染色机理是成熟的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内含大量糖原,遇磺后呈棕褐色,当食管炎症或癌变时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因此碘染色后呈浅染或不染色。
胃镜检查对诊断上消化道中晚期癌较容易,而早期癌、微小癌及癌前期病变较易漏诊、误诊。利用卢戈液使成熟的非角化食管鳞状染色后呈现不着色或严重着色不良,与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可更清楚显示较微小病变,肉眼下容易识别,对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有很重要价值[2]。
本组30例中,食管卢戈液染色前,食管局部黏膜局灶性充血或糜烂,粗糙不平,肉眼难以鉴别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癌肿。染色后病变处出现1~3处染色不良或不着色区域,与正常黏膜形成对比,清晰显示了小病变及微小病变23例,避免了不染色直接取活检的随意性,指导了准确活检,提高活检阳性率。检查早期癌1例,非典型增生14例(轻、中、重度分别为6、5、3例),尤其是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密切随访中可发现早期癌,而能及时根治。故认为卢戈液染色对食管早期癌及非典型增生具有诊断价值。
食管卢戈液染色技术简便易行,在常规内镜检查中实施、安全、价格低廉,值得内镜医师推广应用。
[1]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张军,龚均,罗金燕,等.卢戈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和浅表癌价值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