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
冷鲜肉就是将刚屠宰的家畜肉吊挂在冷却室内,迅速使其冷却到最厚处的深层温度达0℃~4℃ ,并在此温度下贮藏、运输和销售。
要加工冷鲜肉,首先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进行规范屠宰,然后把屠宰后的家畜胴体在-20℃的条件下,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由38℃左右降为 0℃~4℃ ,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分销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的冷藏范围内,使生肉始终处于”冷却链”中。
冷鲜肉生产的环境温度和工作场所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屠宰加工企业需要达到危害因素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管理水平。胴体冷却后细菌数必须控制在 103~104个/cm2,分割需要在10℃~12℃的温度下进行。屠宰放血时要求一头猪一把刀,以免交叉感染。烫毛水要求达60℃左右,并且要勤换,有条件的最好用蒸汽烫毛等等,在屠宰加工过程中进行三次冷却处理,生产过程有道加工环节和道检验检疫程序,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标准要求。
热鲜肉是指清晨宰杀清早上市,还保持着一定温度的畜肉。肉质新鲜,原滋原味。但由于肌肉组织内部氧气供应停止,糖原酵解产生乳酸,肌肉的pH值下降,同时在无氧条件下1分子糖原仅产生3分子 ATP,ATP数量急剧减少,肌肉收缩无法解除,在这种僵直过程中产生出一定的热量,使屠体温度上升到40℃~42℃,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营养和水分等条件。如果腐败菌和致病菌过度繁殖,就埋下了食物中毒的隐患。
冷冻肉是指将肉置于-18℃的生长环境中冻结并保存的畜肉,肉组织呈冻结状态,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比较卫生安全。但肌肉中的水分在冷冻时体积会增加,细胞壁必将被冻裂,在解冻过程中,细胞中的汁液会渗漏出来,造成汁液流失,致使肉的营养和风味发生劣变。
冷鲜肉在分割、剔骨、包装、冷藏、销售过程中,始终处于0℃~4℃温度控制之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已不分泌毒素,确保了冷却肉的安全卫生,而且冷却肉经历了的充分解僵成熟过程,肉的酸度下降至理想范围,成熟的肌肉组织纤维结构发生变化,使烹饪后的口感、滋味更佳,便于消化吸收,利用率更高。
冷鲜肉与其它肉食品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冷却肉质地柔软多汁,滋味鲜美,气味芳香容易咀嚼,便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而且便于切割、烹制等。由于在冷却环境下表面形成一层干油膜,冷却肉不脱水,水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极少流失,完好保存了肉的营养价值,并且阻止了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其次由于冷鲜肉是在严格的检疫、质量管理和环境温度控制下加工、贮藏、销售的,所以冷鲜肉卫生安全,保质期较长。一般热鲜肉的保质期只有1~2天,而冷却肉的保质期可达一周以上。再次冷鲜肉以其独特的口味,高价值的营养,已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并将逐渐替代热鲜肉和冷冻肉,必将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肉消费的主流。
摘自 《肉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