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英
(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医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于难以控制并危及产妇生命的产后出血应适时行子宫切除术,否则将危及产妇生命。本文对本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实施产科子宫次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23例子宫切除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28.5岁,初孕妇4例,经孕妇19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16例,胎龄孕28~37周3例,大于37周20例。子宫切除术时间及分娩方式:剖宫产分娩21例,其中18例剖宫产术中行次全子宫切除术;1例为剖宫产术后2 h因DIC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剖宫产术后45、80 d子宫下段切口感染裂开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各1例。DIC分娩后切除子宫1例,胎盘植入分娩后切除子宫1例。
综合分析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孕周、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术前高危因素个数、剖宫产原因、子宫切除原因、出血量等临床资料。常见高危因素: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反复妊娠人流史、胎膜早破、双胎、死胎、胎位异常、巨大儿、产程异常、子宫收缩乏力、瘢痕子宫。
2003年6月~2008年6月本院分娩总数20 909例,包括剖宫产4 183例,阴道分娩16 726例,其中23例行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11%。剖宫产子宫切除术21例,阴道分娩子宫切除术2例。
每例患者伴有高危因素个数为1~4,其中胎盘因素12例(前置胎盘6例、胎盘植入3例、胎盘早剥3例)、子宫收缩乏力9例、子宫破裂6例、DIC 2例、子宫下段切口感染裂开2例、巨大儿4例、双胎3例、瘢痕子宫13例、产程异常11例;其中胎盘因素12例中伴有反复妊娠人工流产史有8例,子宫下段切口感染2例均伴有胎膜早破因素。
本组子宫切除率为0.11%,从本院接受县乡转诊危重病人手术指征可以看到,不正确使用缩宫素导致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的发生自2006年后消失,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转诊时间从分娩期提前到了妊娠中晚期。以上资料显示:产科子宫切除其发生率的高低与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把握、各级医院的产前保健预防、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处理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本组产科子宫切除主要指征在2006年以前是子宫破裂[2]、胎盘早剥[3]。以上资料提示,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措施为加强计划生育,降低人工流产率和剖宫产率。
产科子宫切除手术时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顽固性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措施和手段,是一种临床上用于严重产科出血经保守治疗达不到完全止血,危及孕产妇生命时阻断大出血的最重要的措施[4]。本组23例中,均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如宫缩剂、热盐水敷、按摩子宫、结扎子宫上行动脉等无效,平均出血量2 800 ml,产妇已处于休克状态,均适时予以次全子宫切除[5]。其中2例DIC患者,1例果断切除子宫,配合应用纤维蛋白原,冷凝沉淀物,冰冻血浆等抢救成功。另1例DIC患者送到本院时病情已向不可逆DIC发展,虽作子宫切除,但失去抢救最佳时间,致孕产妇死亡。由于在急症抢救时必须尽快完成手术,且产科子宫切除患者多为青年妇女,保留部分子宫下段及宫颈,日后可有少量的月经,符合妇女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术式以子宫次全切除术为宜。由于妊娠期间,盆腔高度充血,子宫组织水肿肥厚,血管丰富,同时患者出血多处于休克状态,增加子宫除切的难度,容易出血和损伤周围器官,因此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主持手术,手术要轻、稳、准,要彻底的缝扎止血。术后加强抗生素、应用输血及必要的支持疗法、同时加强各个脏器功能的监护和并发症的防治。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
[2]王德芬.产科子宫切除118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4):221.
[3]马水清,边旭明,朗景和.产科临床中的子宫切除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39.
[4]戴钟英.妊高征与胎盘早剥[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4):177.
[5]黄维新.妊娠晚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