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新宇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铁路医院肿瘤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1]。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很多患者拒绝手术,2009年1月~2010年3月笔者在临床采用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取来本院就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2例,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年龄26~62岁,平均43.5岁;浸润性导管癌14例,腺癌3例,硬癌2例,单纯癌2例;ⅢA期6例,ⅢB期11例,Ⅳ期4例。对照组21例,年龄25~64岁,平均44.1岁;浸润性导管癌15例,腺癌2例,硬癌3例,单纯癌1例。ⅢA期7例,ⅢB期9例,Ⅳ期5例。
治疗组化疗、热疗同时进行。化疗方案:紫杉醇每周期第1天给药,治疗前30 min给予西咪替丁300 mg静脉滴注,苯海拉明50 mg肌内注射;用药前12、6 h给于地塞米松10 mg口服。紫杉醇175 mg/m2,溶于0.9%NaCl溶液500 ml,持续静脉滴注3 h,4周重复1次。微波热疗:热疗开始前给于盐酸普萘洛尔10 mg口服,0.9%NaCl溶液+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进行持续静脉滴注,在大功率微波热疗中进行化疗,每次加热时间约120 min,治疗中以热电偶对直肠进行测温,保证肛温40~42℃ 90 min,温度升高至40℃时静注化疗药,热疗过程中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每周2次,共4次。对照组仅采用以上的化疗方案不用微波热疗。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疗效。
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块最大直径之乘积缩小达50%以上;病情稳定:肿块无变化;进展:肿块增大。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有效,肿瘤控制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2]。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病情稳定5例,肿瘤控制率为42.86%(9/21);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病情稳定6例,肿瘤控制率为61.90%(1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均出现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治疗组除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外,加温部位出现水泡3例,心律失常2例,胸痛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晚期乳腺癌患者一般病情较重,由于皮下淋巴管受到癌组织侵犯,造成淋巴回流障碍,可见乳头回缩或偏斜,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或酒窝征或卫星结节等。所以,乳腺癌晚期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紫杉醇最初是从紫杉树皮中分离提取的具有高效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现已通过合成、真菌发酵、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等途径获得紫杉醇类化合物。近年来,紫杉醇类化合物被证实对卵巢癌、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确切的疗效,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新型抗肿瘤药。笔者在临床联合微波热疗用于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化疗与微波热疗同时应用作用可互补。热疗可抑制化疗药物引起的DNA损伤修复,提高某些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热疗在增强化疗抗肿瘤效应的同时,并不增强骨髓抑制作用,相反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具有保护作用。加热可以增加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破坏癌细胞膜的稳定性,使肿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化疗药物易于进入癌细胞并保持细胞内较高的药物浓度,提高药物反应速度。热疗使细胞内环境酸化,促进部分化疗药物引起癌细胞凋亡。同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全身热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转移[4]。本研究中的肿瘤控制率对照组为42.86%,治疗组为6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在德,吴肇汉,郑树.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9.
[2]朱国献,王先明.晚期乳腺癌的个性化解救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48-49.
[3]贾艳姝,邓坤.多西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3-34.
[4]王颖杰.微波热疗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2009,36(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