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用药分析

2010-08-15 00:52:41于成茹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青霉素小儿

于成茹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儿科,黑龙江绥芬河 157300)

现代社会随着医学高科技的发展,药物的品种、规格、剂型在不断的改变和增加,这些给临床用药带来了诸多方便。人体的各种器官发生病变时,多是由于该器官的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小儿时期的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完善,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儿更加明显,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免疫功能紊乱或者是失调。特别是在婴儿时期,因为细胞外液占据的比重较大,而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相对较差;中药上讲小孩的脏腑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用药稍有失误,会损伤脏腑的代谢功能,加重病情。阎孝忠有“五难”之叹,张景岳则曰:“宁治十男妇,莫治一小儿[1]。”由此得出,治小儿之病,临床用药之重要。

1 小儿临床用药特点和分析

1.1 差异

小儿是一个发育不成熟的个体,对药物的吸收、消化、分布和排泄同成人有着显著的差异。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蠕动较慢,消化液、酶分泌较少,导致药物吸收不规则。尤其是新生儿因血浆蛋白、脂肪的含量较少,药物的分布受到了限制和影响;小儿肝脏的容积直接限制了药物的代谢;小儿的肾功能较弱,新生儿的肾血流量是成人的20%~40%[2],因肾小球的滤过性较低,所以排泄较慢。小儿通常情况下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急、发病重,若及时治疗,可很快缓解症状。但是小儿用药要注重个体化的原则,使用的药物不仅要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要降低毒副作用。

1.2 药物的本身问题

通常情况下,药物的使用剂量是根据成人的剂量设计,很难成为适合小儿的准确剂型,有时药物剂型的变换会导致药物性质的改变,影响药物性质的稳定性。另外一些较为普通的药品因剂型、剂量不精确,或者是药物中的赋形剂较多,从而易引发小儿的不良反应。

1.3 药物相互影响产生的问题

针对小儿用药要求选择对小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这样药品的选择范围较小,因而药物相互作用的疗效会降低。例如,小儿腹泻,通常情况下使用抗菌药头孢之类加上微生态制剂以及止泻药即可;然而抗生素能抑制、杀死微生态制剂,止泻药也能将微生态制剂带走,从而降低了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小儿能使用的抗生素只有头孢类与大环内酯类。头孢类药物是繁殖期的杀菌剂,大环内酯类是速效抑菌药,因速效抗菌药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的状态,因此头孢就不能发挥繁殖期的杀菌作用[3]。通常情况,这两种药是不能联合使用的;若是一定要合用,必须要进行药敏实验,以便在治疗的过程中尽快调整。

1.4 中西药的灵活使用

小儿为“稚阳体、邪易干。”“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4]。”发病易、传变快、病情变化多端。掌握现代中药的发展情况,可灵活地将中西药联合使用,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例如:六神丸成分中的雄黄是砷的化合物,不适合同西药中的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联合使用,也不能与抗贫血的药物富马铁片以及亚铁盐和亚硝酸盐类同时服用,否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失效;更加不能同解痉止痛药连用,否则会导致雄黄的氧化,增加毒性。又如酸性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以及制做好的中成药保和丸、山楂丸等,这些酸性中药不能与碱性西药如胃舒平、氨茶碱、碳酸氢钠等合用,避免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易溶解的化合物或者是分解破坏之后失去药效;也不能同磺胺类药物连用,因为磺胺类的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会形成结晶尿,损害肾脏。因此,联合使用中西药时,必须掌握药的性质和配伍禁忌,以提高疗效。

2 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

2.1 用药的剂量、时间、配伍禁忌

药物剂量直接影响着疗效。例如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的硬肿症,小剂量使微循环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并且防止DIC;当剂量过大时,反而造成血管的收缩,减少血液的循环量,使硬肿症状加重。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剂量、浓度,并且还要防止滴液的外渗。

小儿的给药时间是规定的,静脉滴注甘露醇时间要控制在15~30 min。中药和西药的给药时间不同,西药刺激性较大,所以要饭后服用,避免损伤胃肠黏膜;中药药性相对缓和,刺激性小,应在饭前服用,效果更佳。

药物的配伍禁忌同疗效直接相关。例如酸性药和碱性药是绝对能抵消各自的药理作用,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静脉注射液pH为5.0~7.0[5],是不应作为酸性药物来看待,但是氨茶碱不能与维生素C进行配伍,与NaHCO3应该分瓶输注,与钾注射液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后,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并且是具有一定的浓度和顺序的。因此,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药物的性质以及中药的“十八畏”和“十九反”,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2.2 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护理

没有一种药品在所有的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任何一种药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所以对药的毒副作用程度也不同。曾有报道:低血钾患者在使用青霉素之后会出现精神不振,无力、心悸、腹胀等症状。患者以为是病情的发展,往往延误了治疗时机[5];还有报道,快速滴注大剂量的青霉素钠盐,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呼吸暂停、昏迷等从而误诊是青霉素过敏[5]。因此,在以后的治疗中对青霉素的使用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浓度和滴注的速度应随病情的发展而改变。

2.3 给药的方式和心理护理

小儿惧怕打针、输液,加之疾病的困扰,容易烦躁、哭闹,使治疗不能得到保证,有的小孩不配合治疗,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所以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必要的心理护理在治疗疾病中能起到辅助作用。治疗中,真切关怀、和蔼慰问、亲切照顾以及有效的肢体语言等,以及和患儿及家属的沟通能对治疗起到较好的效果。创造良好的治疗气氛,可使患儿接受最佳的治疗。

[1]陆家明.维生素C的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J].新药,1997,16(2):123.[2]侯静,蒋红平.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89.

[3]胡晋红.全程化药学服务[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0.

[4]洪昆,刘宏.儿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15.

[5]李捷,耿迎春.青霉素钠致低血钾症17例[J].新药与临床,1997,16(6):38.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青霉素小儿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8
夜盗小儿
幽默大师(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20
小儿涵之三事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46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爱你(2015年5期)2015-07-05 10:49:57
静心的毒副作用
爱你(2015年10期)2015-04-19 23: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