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内科,吉林白山 13430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遍及整个结肠。病程漫长,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男性为多,本病病情缠绵,迁延难愈,易于复发,治疗颇为棘手,且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应归于中医“泄泻”的范畴。笔者采用中药加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本组60例,均为2003年10月~2009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年龄22~54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中医针灸学》[1]标准,①病史:长期腹泻、腹痛病史。②临床表现:大便中含有大量脓血和黏液每日2~4次,粪软或呈糊状,混有血和黏液,伴有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见明显的里急后重,平时腹部常呈间歇性隐痛或持续钝痛。③体征: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可触及硬管状的降结肠和乙状结肠。④实验室检查:贫血,高凝血状态,多次粪便检查未发现病原菌。⑤内镜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镜可以直视肠壁的充血、水肿、溃疡及渗出等。
1.3.1 对照组 取穴[1]:上巨虚、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两腿自然伸开。针刺手法:关元、气海用补法,轻刺激;上巨虚、天枢、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共治疗2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清肠汤加减。处方:党参 20 g、黄芪 20 g、白术 15 g、苍术 12 g、广木香 10 g、肉豆蔻 10 g、制附子 10 g、骨碎补 12 g、荜拨 10g、败酱草 20 g、白花蛇舌草20 g。湿重者去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加川朴10 g、槟榔10 g;肾阳不振加仙茅12 g;纳谷不馨加炒谷芽30 g;血便者加仙鹤草20 g。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 ml,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腥辣刺激性食物。连用1个月,疗程结束后,两组统一评定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检验、内镜检查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检验、内镜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组:30例,痊愈2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概括于中医“泄泻”一证之中。《素问·气交变大论》载有“飧泄”、“濡泄”和“注下”病名。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将其称为“下利”。慢性泄泻又称之为久泻,其因可由感受外邪,泄泻失于调治转化而来,亦可由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起居不慎,发于下利之后,又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所致,命门火衰,肾虚火不生土,土失温暖而成泄泻。脾主一身之运化,肾寓一身之真阳,在治则上虽有多种,惟脾运化无力非温其肾阳不可[3-4]。
针灸作用直达病所,温补脾肾、清肠化湿。改善肠黏膜的微循环和瘀血状态,减轻炎症渗出,促进肠道水分的吸收。
扶正清肠汤是由《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之九气丹与《普济本事方》中二神丸化裁而成。方中党参补中益气,黄芪补气升阳,白术补气健脾,苍术燥湿健脾;木香行气止痛,温里止泻,肉豆蔻温中涩肠,用于久泻,制附子能温中止痛,温中焦暖下元,骨碎补温肾阳,荜拨温中止痛且温肾[5];败酱草活血散瘀、解毒,为消炎排脓要药,白花蛇舌草为清肠解毒之品。全方具益气健脾、温肾清肠之效[6]。现代研究提示补脾类中药可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清热利湿药和活血化瘀药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状况,减少机体的缺血坏死和瘀血形成,促进组织肉芽和微血管增生。本方对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肠管痉挛性收缩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及显著的阻断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加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效果。其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1]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6-83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3]谢敏,杨肇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0,42.
[4]任公平,那辉,谢晶日.谢晶日教授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99-100.
[5]崔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73-379.
[6]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