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宪,方 芳,王启佩,陈 丹,张保磊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和扩大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界定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内涵对于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7年 11月 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第五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在关于基层党组织的具体设置、选举方法的规定中这样写到“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高等学校是指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 。结合党章的有关规定可得出,高校党组织属于基层党组织,高校基层党组织包括高校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章又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的领导体制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这就明确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指明了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的重要地位。
活动方式首先是由活动和方式两个词组组成,“活动”作为一个独立词组,包含很多概念,就我们研究的对象政党来说,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方式”作为一个独立词组,同样包含很多概念,但就我们研究的对象政党而言,方式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将活动方式综合起来讲,即是指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法和形式的集合。
党的活动方式作为一个独立词组,在新世纪以来频繁出现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之中,在学术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文献中也反复出现。但是,什么是党的活动方式,经过系统的查阅相关资料和比较不同定义之间的异同,我认为较为科学的定义是高新民教授提出的,“党的活动方式,就是政党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形式的总称,是党为调动、利用党内外各种资源服务于自己奋斗目标的有组织的集体行为模式。”因为这个界定主要从党的活动方式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视角,审视党的活动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总结在执政条件下,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活动方式的变革经验和教训而得出的概念。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文中党的活动方式特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形式的总称,是党为调动、利用党内外各种资源服务于自己奋斗目标的有组织的集体行为模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是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重要地位。在系统分析党的活动方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认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特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为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形式的总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为调动、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服务于自身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的有组织的集体行为模式。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客观变化的环境决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如果固守与现实生活脱节的传统活动方式,必然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遭遇挫折和阻碍。当前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深入到本质内涵,在有些方面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而且,传统的活动方式在长时间内被频繁使用,制度化程度较高,造成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上依赖传统经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总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已有的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对现实情况和现实生活缺乏足够的考虑,在理解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科学内涵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期高校的现实状况,开拓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新内涵。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战斗堡垒。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在根本目标、活动性质、组织方式等原则问题上与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是高度一致的。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和领会党关于活动方式保持和创新的有关精神,切实做好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贡献力量。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基于自身的特殊情况与其他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在目标、任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普通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汇集的重要组织,是思想交流与理论传播的重要场所,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
一是突出思想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研究和创新,无论在具体形式和方式上怎样改变,都不能脱离党章对基层党组织基本任务的规定。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解决高校广大党员在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组织纪律、理想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做好每个党员在组织上入党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每个党员“在思想上入党”。
二是体现时代性。进入 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日渐深入地融入到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当中,引人瞩目的是我国在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网络技术空前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要解放思想。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保持和创新更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密切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研究高校新情况,打破传统活动方式对党务工作者思想的局限和固化,创新理论研究。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人才强国战略的主战场,在活动方式上一定要体现时代性,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向网络化、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注重实效性。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要切实以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以良好的实际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和创新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出现为了创新而创新,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边性,存在利益诉求多样、个人追求多元化的倾向。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依托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广大教职员工、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学院特色、学科特色,服务于高校党组织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努力达到内容和方式、主题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1]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李健,徐慧.高校党支部书记必读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宏,王寿林.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执政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先宝,邹慧.高校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