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10-08-15 00:53李明华
绿色科技 2010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信息化

李明华

(水城县花戛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水城553600)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中国农业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性变化,农产品供给从全面短缺变为平年供求平衡和丰年供大于求;农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从单一的农产品产量目标转变为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及依靠物质生产要素投入增长转变为集约经营及依靠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增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自给封闭经营转变为市场化及开放经营,并趁加入WTO之势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这一切都要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农业经济管理,服从这个转变,服务于这个转变。

2 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2.1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1.1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随着工业积累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会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加强工业对农业、城镇对乡村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共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农业提供给工业的宝贵积累、没有农村给予城市的重要支持、没有农民为整个国民经济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绝对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现阶段的我国工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拥有独立发展的能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加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国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2.1.2 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想要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现代农业不仅会发展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还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建设现代化农业是提高农业整体竞争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只有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才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才会增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才能得到保障。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不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对科技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科技管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发和共享科技信息资源,实现科学研究、管理流程、管理方式、信息交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研交流的效率和水平。科技信息是科研管理决策、科研计划制定的有利依据。农业信息化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农业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可以形象而及时地传播各类实用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从而对于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3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知识性农业的转变。所谓知识型农业就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与传统资源型农业不同,知识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还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运用的程度还比较低。因此,应当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通过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近几年,我国农民增产不增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信息和供求信息匮乏、滞后造成的。市场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市场需求决策好生产经营,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满足市场农业对农民的要求,只能依靠信息化来完成。

3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机构不全,设备不齐,人员兼职,经费短缺,工作敷衍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率低,条块分割,多头并进,各自为阵,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未完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系统等开发总量不足。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与实际应用脱节。加之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信息采集人手不够、采集点少、渠道狭窄,采集标准不统一,致使基层科技信息“孤岛化”现象严重。农村信息对生产指导作用不强,无法满足农民要求。各地发布的信息主要是价格的变化,缺乏针对国内外市场的系统分析和预警信息。加上品种少、特色不突出,传播渠道狭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功能发挥不足,从而导致通过强化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化水平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难以实现。当前城乡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城乡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突出,这既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尽协调的反映,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发展失衡,成为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3.2 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相当部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法和服务体系不够了解,特别是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农业信息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甚至有些领导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上网,由于认识上存在不足,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

3.3 农业信息化队伍薄弱

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出身,同时,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信息意识和利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信息化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较低,依靠网络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受阻。同时,农户居住分散、政府投入少,使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农民还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信息。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必然影响农业信息化进程。

4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4.1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全球信息业发展的总趋势,采用最新最优的技术集成,高起点同时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经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后,付诸实施。在研究、制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有利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用最少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有利于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社会积极参与,有利于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广大商家、业主和农民大众开发利用。

4.2 加大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加启动性投入,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但仅凭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在政府统一规划下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主投资。

4.3 人才队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信息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农业科研管理的主体对象是人才,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研管理的内容、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管理手段也逐步更新,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4.4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科技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是体现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展示一个单位风貌的窗口。因此,科技档案管理的质量至关重要,科技档案管理要体现出它最大价值,发挥出它最大的技术效用和社会效益,充分体现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

4.5 健全网络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包括基础传输网络以及建立在基础传输网络上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电信业务网络和广播电视业务网络。同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网络应用也是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按照市 、县 、乡 、村 ,商家 、厂家 、业主 、农户的层次分工,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涵盖上述内容的网络体系,做到全球化信息可以即刻传到干家万户,当时当地的信息也相应活跃在全球,从而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

4.6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市场需求

由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市场需求与产出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经会出现农产品“买、卖难”现象,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农民的生产和经营得到及时调整。

5 结语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新兴的、前所未有的、开拓者的事业。从农业机械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主动迎接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不断带动农民走向新农村建设的金光大道。

[1]许开录,孙志浩.农业经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周慧秋.农业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王 平,王文信.农村经济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4]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管理,2005(2):27~28.

[5]王雅鹏,杨 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73.

[6]欧 钊.互联网条件下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09(13):161~162.

[7]周雪飞.发展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之路[J].中国农村小康技,2007(11):11~ 12.

[8]腾文平.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科技培训,2009(11):17~19.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信息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