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方法

2010-08-15 00:48
科学之友 2010年14期
关键词:计划性大修机组

张 赦

(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1 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今天,如何更科学地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电力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沿用传统的以周期为标准的计划性检修制度,还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

2 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发电厂均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发电厂检修规程》执行计划性检修。《规程》规定,发电厂机组大修一般4年~6年一次,每次50 d~80 d,小修每年2次,每次10 d~12 d(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都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2.1 淡化技术管理责任,不利于开拓创新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拆拆装装,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进取,技术管理工作在原地打圈,僵化了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作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2.2 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计划性检修制度,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要么是检修过剩要么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都比较充足,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还有潜力可挖,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怕的是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三是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且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 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检查,对设备运行状态、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主要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然,状态检修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和电力行业“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相一致。状态检修有政策依据,也是时代要求。在1987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就提出:“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1992年,国务院经贸办又在《“八五”后三年工交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重点》中进一步明确指示:“要继续破除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建立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原电力部颁发的《发电厂检修规程》也增补说明:“运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预知维修与状态检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这些都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科学的检修制度指明了道路。国外一些高层技术管理专家也指出:“减少停电和缩短维修时间以提高有效性应成为商业经营的目标。”一些国家也都向传统的维修制度告别。显然,传统的计划检修不仅仅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4 对状态检修管理的实践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作为一个发电厂,当然不能从宏观制度上去寻找改革的路子。近几年,在机组小修工作方面,电厂在计划性检修制度的框架下,对具体的检修次数和天数作了重新安排和调整,几乎每次小修的时间都会根据实际状态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依据设备的健康状态作出的决定。机组的大修也遵从同样的原则,例如:#3机到了大修周期,但设备健康良好,而#4机距大修周期还差一年,而设备的健康状况较#3机差,就可以调整检修计划的安排,让运行状况和设备状态较差的机组先进行大修,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高效利用。3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4.1 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

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相关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原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分门别类地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

(2)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3)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4)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5)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4.2 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厂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发电机机壳的在线监测;各个轴承振动采集系统数据的完善,添加有关机组轴承振动情况分析的数据;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如今年#4机#3高调阀在运行中多次发现振动,波及压力油管道;#1机#1轴承过临界振动大等问题,我们就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现在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4.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润滑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电厂的调速器为进口产品,对油质要求相当高,因此我们采取现场循环滤油,故障率比以前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至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4 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

要通过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计划小时,我们就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4.5 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

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如:每次大修,我们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了一些检修项目,相比于机组以往大修,转机部分采取的都是全部解体检查,即需要调出转子,工期长,工作量大。拆出后未发现转子存在问题,又重新装复回去,节省了大量的检修工期。而近几年,通过对日常监测数据的分析,合理安排检修项目,在人工和费用的合理利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合理的项目安排,再加上严格的过程管控,在机组修后,未发生任何因检修质量引起的不安全事件,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但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科学思维模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要。

1 刘志强、黄树红.火力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UML建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2 郑 伟.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的探讨[J].贵州电力技术,2004.11

猜你喜欢
计划性大修机组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邸若冰:机组控制系统的保护神
养心殿大修的故事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宝马750li发动机大修后安全气囊灯亮
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打破限制
两次大修,两种境况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