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世博后续报道可持续?—对重大主题报道媒体联动机制的实践思考

2010-08-15 00:45冯海青
中国记者 2010年7期
关键词:扬子晚报世博都市报

□ 冯海青

(作者是《扬子晚报》深度报道部主任)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虽然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媒体而言是主场,但国内媒体在世博会报道上呈现的时空格局也截然不同。中央媒体、上海媒体、其他省市地方媒体的报道方案和报道重点都不一样,世博会对上海媒体而言是持续的本地新闻,对中央媒体而言是持续的国内要闻,对各地方媒体而言,则从开幕时短暂的国内要闻变成了持续的外地新闻,再到各省市周举办期间来上一点集中而短暂的“本土新闻”。

江苏紧邻上海,江苏观众构成世博游客的重要群体,江苏读者对世博关注度普遍较高。为此,《扬子晚报》在策划世博报道时,既和其他地方媒体一样充分考虑倒计时的预热报道、世博服务特刊、绚丽热烈的开幕报道等三套“常规动作”,同时对后续报道的可持续性也及早作了谋划,而策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报道要能纵贯整个世博会期,获取读者的持续关注。

主题是根线:贯穿世博每一周

《扬子晚报》在世博报道策划时,考虑到世博会期长达六个月,虽然世博每天都有大量活动和海量信息,若在开幕后只是按部就班地做动态报道,无法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和报道重心。且随着世博开幕高潮后进入常态期,中间还有世界杯带来的受众关注度的分散,始终维持一种开幕时的力度报道世博并不现实。

在此情况下,在世博后续报道中确定一个报道主轴就显得尤为必要。《扬子晚报》编委会设想做一组能纵贯世博会期的主题式报道,内容紧扣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针对中国城市化实践,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城市建设和人居生活的亮点案例。在报道形式上,邀请全国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家主流晚报都市报共同参与,采取联动方式分工合作。

3月19日,20多家晚报都市报及搜狐网、腾讯网会聚南京,举行了“联动,让报道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报道策划会。参会媒体代表开始在会上谈到,“世博会周期这么长,很难形成一个长期关注的点”。策划会进入讨论阶段后,与会媒体代表认为世博的这组主题报道,确实为各报在世博开幕后报道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一个思路。围绕各地城市化的种种题材和案例,恰能发挥晚报都市报所长。事实上,就是将世博会的城市主题,与中国实践相连接,用主题报道这根线贯穿世博会期安排报道和版面。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案例,联动的各媒体都有内容可写,全国31家晚报都市报分别提供一个当地特色案例,将这些案例全部串连起来,无疑也构成一幅中国城市化实践及城市问题解决方案的生动图景。

接力式联动:形式也是内容

这组报道随即被命名为“2010,城市照亮中国—全国31家主流晚报都市报世博联动接力报道”,商定分头确定案例线索、准备稿件,并约定在世博开幕后的5月4日,宣告共同启动这组报道。

报道合作方式是:各媒体在完稿后交由《扬子晚报》统一排期,每周平均安排一篇稿件,31篇稿件将在世博会期的近27周时间内在各报刊登完毕。报道内容上呈现城市接力的形式,即31个案例所在城市以接力的次序排位,而在报道操作上则以媒体接力报道的形式同步配合,31家晚报都市报也以对应的接力次序排位。当首个案例城市“天津市”亮相,天津《今晚报》以首捧接力起跑后,这组系列报道同时预告下一个接力城市:沈阳市,下一期接力媒体:《辽沈晚报》。依次类推,每次报道都会预告下期内容,从而将城市接力和媒体联动效应强化、放大。

事实上,此次世博主题报道31家晚报都市报的接力联动,并非它们的第一次合作。2008年,其中15家报纸以及搜狐网,就开始在系列报道“改革开放30年:那些人,那些事”进行了探索性的报道联动,每家媒体提供了三至四个人物或事件的追访式报道,全年总发稿近50篇。15家报纸在每家付出三四篇稿件同时,每家也都获得了这近50篇精彩稿件的回报,纵贯全年的这组系列报道,在全国众多同题材报道中独树一帜。不仅节省了各家媒体的人力物力,也扩大了各媒体的报道视野,而同步刊发报道的方式,又大大增加了报道影响力。

在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中,15家报纸联合搜狐网,又和另外16个省区16家晚报都市报合作,形成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报道网络,共同策划了《中国红1949:我的解放时刻》的大型联动接力报道,以全国31个省会城市(首府、直辖市)1949年前后的解放时刻为顺序,作为报道刊发顺序,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进行“解放时刻的报道接力”。有关部门在后来的专家阅评时也指出,“(这组报道)集多家媒体之力,共同打造《我的解放时刻》这一个主题。接力进行报道这种形式,既发挥了各个媒体的角色与优势,又能形成声势和拳头。……这种有特色的接力报道,突出了不同城市解放的‘特殊一刻’,为打造《我的解放时刻》这一大型系列报道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扩大影响,打造了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此次世博接力报道的再度合作,让联动媒体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在当下传播格局中,一种好的报道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读者的好内容。联动式报道打开本地读者视野,接力式报道让读者有期待。而在报道内容历经报纸联动的一度传播,报网互动的二度传播后,《那些人那些事》和《我的解放时刻》最后都结集成书出版,构成了三度传播。也使得报道内容传播效果得以最大化。

可持续机制:协调操作和报道优化

这几次联动接力报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参加媒体多,报道周期长,且一度合作后,还能多次合作,合作本身具有可持续性。在和一些同行交流中,大家也有体会说,其实,这种合作最难的不是一个创意、一个选题的提出,而是在操作层面如何协调选题内容,以及发稿步骤、版面安排等等诸多具体环节,毕竟,31家报纸不仅所处地域不同,读者情况、办报理念以及早报晚报的发行时间,都有很多差异,而要做到步调一致来共同操作一个长达半年或一年的选题,没有一个可持续的操作机制,报道确实难以为继。

这样的联动合作,由于最初是《扬子晚报》和搜狐网共同发起,因此在操作上,这两家报网基本担当起核心角色,选题会往往放在北京和南京两座城市举行。而日常操作上,在建立起所有合作媒体加入的“中国红无敌媒体QQ群”后,《扬子晚报》负责在群里发起日常选题和稿件讨论,搜狐网则负责追踪落实稿件发稿期限到来之前的到位情况。

稿件协调极为必要,以此次世博接力报道为例,虽然各地城市的案例极为丰富,但也难免出现类似和重复,比如多家媒体想到了采写城市治水的题材,在主持讨论选题时就得加以细化讨论,减少这类题材集中度,或者即便仍写这类题材,应注意和他城案例相比的创新之处。因为合作媒体往往会从地方视野观察问题,而作为主持媒体,要努力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观察相应题材和内容,是否具备更广大地域读者关心的要素;二是以一个外地第一读者的角色,打量这类由其他地区媒体制作的题材和内容,是否具有可读性。

而在发稿安全上,联动机制要求所有待发稿件要经由各报编委会审看,之后方可提供给大家采用,首先从源头上来保证稿件内容的安全。大家明白,好的内容经由联动传播效应会放大,错误、偏颇的内容同样会经由联动放大。而发稿安全正是所有合作联动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扬子晚报世博都市报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新闻领域,爆款视频是这样“出炉”的——以扬子晚报扬眼视频为例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以“小”见“大”,传递一纸温暖——浅析扬子晚报的暖新闻报道
纸媒亦可开发“粉丝”经济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给“世博”拍张照
争做世博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