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河
(山东省泰安市委党校 山东泰安 271000)
“三宽”:领导干部为政之本
付振河
(山东省泰安市委党校 山东泰安 271000)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是否有宽广的眼界、思路和胸襟,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三宽”建设的主要途径要讲党性、思学习、擅调研、勤思考、重实践。
大局;创新;奉献;思考;实践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做到“三宽”:即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这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领导干部为政之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加强“三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三宽”建设是强国富民的需要。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和崛起,离不开许许多多走在时代前列,对祖国的未来胸怀无限希望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超前眼光和视野,具备高超发展战略思维的民族先进分子。当今世界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中华民族既面临着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崛起有别于以往西方列强的崛起路径,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崛起之路,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2、加强“三宽”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认识世界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处理协调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人自己内心的关系[1],充分发挥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广大领导干部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去审视社会的各种变化,用与时俱进的思路去谋划社会事业的发展,要用宽阔的胸襟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3、加强“三宽”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伟大的变革时代,改革开放是全新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呈现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变革日新月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环境、社会阶层构成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只有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才能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惧任何风险、不怕任何干扰,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加强“三宽”建设是干部成长的需要。追求事业发展并在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领导干部成长的根本动力。领导干部发展和成长,需要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拓展和提升离不开领导干部的眼界、思路、胸襟。眼界宽,就能胸怀大局,放眼长远,成就事业;思路宽,就会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胸襟宽,就能时刻心系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做到“三宽”,对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
领导干部眼界宽,就是要有宽阔的马克思主义眼界、宽阔的科学文化眼界、宽阔的全国和全球眼界,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思路宽就是科学发展的思路要宽、改革创新的思路要宽、尊重实践的思路要宽,能够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决策;胸襟宽就是要牢记宗旨,坚定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开阔胸襟。[2]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是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集中概括和综合要求,领导干部“三宽”的基本要求是:
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远最广最多的利益。放眼未来,着眼世界,具备大局意识,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基础。大局事关战略部署,事关整体合力,事关人心向背。领导干部具备了大局意识,才能了解大局、把握大局、眼界宽阔,就不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才能思考大局、谋划大局、思路开阔,就不会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才能心系大局、服从大局、胸襟广阔,就不会致力于谋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领导干部眼界、思路、胸襟宽了,才能把握现在,放眼未来,才能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同心同德,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各项方针政策的权威性,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者成,守旧者亡。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作为这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就会被时代淘汰。创新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开拓创新,不仅自己提不出新观点、掌握不了新方法、开拓不了新局面,还将影响下层、团体的创造力、战斗力。只有具备了开拓创新能力,才能适应领导工作的需要,才能把“三宽”要求转化为开创新局面的不竭动力。领导干部只有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才能具有创新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才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才能拥有创新所应有的高度自信和充足胆识,才能确保开拓创新的正确方向。[3]
奉献意识是人类社会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操,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公而忘私的内在力量,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领导干部要有奉献精神,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价值取向就是奉献为民、与民谋利、为民造福,一心为公,执政为民。党除了为人民谋利益、做贡献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无私奉献是领导干部的公仆义务和崇高职责。领导干部要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政胸襟,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李源潮同志指出,“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我们现在最缺的仍然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笔者认为,“三宽”建设的主要路径有: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4]要加强理论修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
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学多识广,理论素养深厚,才能眼界开阔,思路广阔,胸襟宽阔。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有不学则退的危机感,要爱学、好学、善学、真学。一是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开阔眼界、思路和胸襟的前提。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细致地再研读,深刻领会把握特色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政绩观。二是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对特定事物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有意识的探索和把握,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搞好调查研究,有助于改变官僚作风,有益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开展调研工作,一是主题要明晰。要围绕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的、热难点、苗头性等问题,确定调研主题,明确调研目的和内容,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作风要务实。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要有甘当学生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怕碰“钉子”的精神,敢于介入矛盾,从实际中寻找真理,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表现性。三是方法要科学。要注重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结合。传统方法主要有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讨论式调查以及召开调查会、研讨会等。要坚持运用和不断完善传统方法,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定性定量、演绎归纳、分类比较,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四要注重成果转化。要防止和克服只调查不研究、只调研不转化、只报喜不报忧等不良倾向。根据调研情况,全面分析,深刻提炼,系统研究,进行辩证思考、创新思维,学会解剖麻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本质和要害,形成实事求是、见解独特、措施具体、思路新颖的调研成果,并及时吸纳到决策中,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一种分析研究活动,是领导干部认识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决策复杂的思维过程,是领导干部实施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领导干部应当养成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多思发展之计,多谋发展之策,用发展的思维研究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寻求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勤于思考,才能在复杂形势面前,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不被纷乱的表象所困惑,把握住事物本质和主流,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获得真知灼见,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找出推动工作的有效办法;才能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屈服,敢于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思考要把握的原则,一是全局性原则。要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局部着手,把握工作的整体性。二是前瞻性原则。要坚持现实与未来、眼前与长远、阶段与过程相统一,善于全面、历史、发展的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推测或判断,抓住热点、难点、重点思考和研究问题。三是开放性原则。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问题,科学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善于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地制定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举措。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基本经验和根本途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具体实践、经常锻炼,才能真正转化为从政能力,升华为领导水平。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经受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和考验,才能成为能够担当重任、治党治国的优秀领导人才,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领导干部,难以成就符合人民利益的大业。领导干部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自己,放下身段,养成身体力行的习惯,重视实践,勇于实践,积极推行“社会式”、“外派式”、“创业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着眼发展去实践,服务发展去实践,敢于动真碰硬解决突出矛盾,为科学发展扫除障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和人民的期盼,真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最大程度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刘德.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四大关系[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5081299.html,2006-11-23。
[2][3]李小三.领导干部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196-198。
[4]卢瑞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R].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5.
付振河,男,山东省泰安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