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珍
(中共东宁县委党校 黑龙江 东宁 157200)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包括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作与地方出版物,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历史记录、概括与总结,它集中表现地方经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地方经济、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没有文献就会割断历史,没有地方文献,也就会割断一个地区的历史。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得到了图书馆界的认同和共识。而搞好地方文献工作,首先是要做好收集工作。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具有战线长、范围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的特点,旧的文献有待开发,新的资料不断出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使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卓有成效,使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考虑的问题,本人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地方文献既反映了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就能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决策、规划提供地方背景资料和历史借鉴,为专业人员了解当地有关情况,从事专业研究提供资料,为各地各部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参考资料,为修志、编写年鉴,提供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料,为子孙后代保存史料。因此,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全面收集地方文献,既是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文献保障,又是本馆藏书建设的一大特色。为此,有人将地方文献的作用归纳为“存史、资政、励志”是非常正确的。由于地方文献具有一般文献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和社会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已列为各地方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包括反映本地过去和现在的一切文献资料。如一个县的建制沿革、山川、河流、土特产品、仕官名人、风土人情、民间故事、专家学者及其著作、名胜古迹等。收集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方志:地方志是以一定的体例,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或某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著述。
2、地方史:是记述某一地方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史书,可分为综合性和专门性两类。
3、回忆录、传记:指作者的亲身经历。
4、论著:指作者在占有充分材料基础上,经过严密地分析、研究,并系统地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而写的著作。
5、地方档案:是过去或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6、地方年鉴与百科全书:地方年鉴是系统汇集某一年内本地区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地方资料性工具书。
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的工作,地方文献的收集发掘、整理具有一定的积累性、持续性、连贯性及服务性。因此,在工作中要贯彻日积月累的方针,这项工作需要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见到显著成效。选择行之有效的征集方法是实现地方文献征集目标的基本手段。地方文献广泛蕴藏于社会,散见于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界人士之手,内容丰富,类别繁多,欲集其之大成,决非易事。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征集方法,收集过程中,既要千方百计地“征”,又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访”“求”,还要作认真细致的考证与整理,以确定其价值,发挥其作用。
在收集过程中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为使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情报所等诸多地方文献收藏单位能加强协作,取得较大进展,建议由当地文化部门、档案局、教委,科委等牵头成立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的地方文献工作协调领导机构,负责该工作的规划和协调方案的实施;规定地方文献收集的原则、计划、要求和文献分编统一标准《(包括著录标准、主题标引、分类标引和机读目录格式);建立该地区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以便进行联机检索,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还要组织定期的检查、评比,以督导整体规划的实行;阶段性地召开收集与利用地方文献的经验交流与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开拓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新领域。
各馆目前普遍存在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的状况,应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重视。除适当增配人员外,还须加强业务培训,聘请专家讲授有关课程,提高现有人员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想方设法去收集地方文献,同时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由于地方文献范围较宽,传播范围与流通渠道较狭窄,基本上处于无序的状态,诸多有价值的文献一直被视为内部资料,封闭起来,不为人知。因此,在收集上存在一定难度。首先,公开出版物的采购工作,要在保证馆藏重点学科文献建设的基础上,侧重地方文献建设,不论是否具有时效性,只要是属于地方文献就应当纳入收集范围。其次,重点做好非公开出版物的收集工作,建立地情资料联络员网络,使地情资料的收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再次,通过相互协商建立地方文献交换制度,最后,要通过深入机关、社会团体、科研单位、新闻单位走访沟通、登门求助等其他渠道采集地方文献。
应安排专人做收集工作。地方文献收集工作贵在及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开辟渠道,打开工作局面,首先,印发关于地方文献的宣传材料,向各有关单位、各界人士发出收集地方文献的征集信函,其次,利用电视广告媒体做宣传,对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进行分类和登记,并设专门地方文献柜架,以备向读者开放。
鉴于今后在自动化网络条件下文献信息相通,馆藏已经扩大为“国藏”读者也再没有馆属的概念。从人文图书馆文献工作的观念出发,不论关于某一名人著作或某一地域为内容的著作都属于全民族,乃至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馆际之间的协调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是形势发展的要求。
大量积累数据,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尝试性建立起综合网络要求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并采取多种形式制作各种专题性的地方文献产品(如缩微磁盘、光盘等)以丰富文献类型,既作为网络基础产品,也能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要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作用,必须妥善处理好收、藏、用三者的关系,在公共图书馆中,建立和建全地方文献的专门征集机构。不断提高征集管理人员对地方文献的认识和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宣传有关保护收藏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使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地方文献的现代化管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使地方文献逐步走向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以专题书目、索引数据库为重点,,并提供自动化网络服务,形成良好的地方文献检索与服务系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1]邹华享: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图书学报,1999-1.
[2]王流芳: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利用方法刍议.
[3]杜定友: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使用.南京: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1957.
[4]韩朴: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基本理论的几点探索.图书馆学刊,1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