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 北 陈进之
绝不能让“小腐败”成为大祸害
■文/苏 北 陈进之
近几年,党中央对查处各种腐败一直保持了高压的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一大批部省级腐败高官被拉下马,进一步表明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但是,相对于大案、要案,群众反映强烈的还是他们天天看到的身边各种“小腐败”,因为各种各样的“小腐败”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像蚂蚁一样正一点点侵蚀着社会的肌体,侵蚀人们的思想和道德防线,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绝不能让“小腐败”成为大祸害再去查处,给党和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小腐败”是相对于“大腐败”而言的,如果把“大腐败”(大案、要案、重案)比作“老虎”的话,那么“小腐败”(吃拿卡要,刮改钓泡)就是群魔乱舞的“苍蝇”。也许正因为“小”才常被人们忽略不计,甚至于把它看作是正常的人情往来,躲过党纪国法的防线,逃脱应有的教育、警示和查处,终因“恶小而为之”掉下水。因此,老百姓对这些“小腐败”画了个像,“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靠什么,吃什么,捞什么”。
收受烟酒兑现快。社会上流行说法叫做:香烟一含(叼),有话好谈;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烟酒成了人际交往“身份证”,故而特受人们推崇,连生产厂家都敢明目张胆地打着“局级香烟”,“厅级白酒”牌子生产“特供品”,还有在包装盒上干脆印着某省某市政府招待专用字样。因此,重大节日过后,全国各地都出现礼品回收热潮,大街小巷可见公开挂出“回收礼品”的招牌,南京、武汉、哈尔滨等地名烟名酒或其它高档礼品收购价是零售价的七至八折,如“五粮液”回收每瓶250元,“中华烟”回收每条280元等,生意不错,双方有利。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有个店主有心在4瓶“五粮液”酒的标签处做了个暗字号,结果发现其中有两瓶在一年中竟然从店主和客户手中循环了6次,成了“旅游产品”。苏北某县纪委通报称:一位在基层工作15年的正科级干部,靠收受烟酒变卖,在开发区内建起一幢豪华别墅。
合理腐败揣进怀。辽宁省兴城市某街道办一个村的6位村官每年要给自己发奖几十次,奖金名目近百项,几乎村里所参与的工作都有奖金侍候,什么“灭虫奖”、“结扎奖”、“报表奖”、“帮教奖”、“突击奖”等等,据当地检察机关查实,这几位村官一年“自奖”金额达152万元。由于是集体商讨、列项的奖励,甚至有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或通知”,尽管塞进口袋里是集体资金,但都拿得心安理得。各部门、各行业,类似的事,全国多如牛毛。
改革成为挡箭牌。某局长为排斥异己,培植亲信,利用每年新一轮内改机会,打着改革的旗号,在具体竞标、积分办法等方面绞尽脑汁,确保把亲信百分之百包到手。对看不顺眼,或有正义感的人,可以变戏法一样让你去待岗、下岗。还有就是把公开招聘变成公开招亲,把国有资产或集体财产通过改革的名义,明正言顺地变为个人资产,一夜变成富翁。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各地都有若干可以对上号。所以,老百姓既盼改革,又怕改革、恨改革,根子就在这里。
巧立名目好掩盖。靠什么吃什么,这话一点不假。例如税务部门每年都要搞会计培训,集中几天,发两本书,就可几百上千的收费;工商、卫生、财政、防疫、烟草、计量、盐政、交通、公安等部门,办个证、领个照、搞个培训、发个材料汇编或手册,就敢收取少则百八、多则几百元进入“小金库”。江苏省某市交警使用“托儿”诱骗车主违规,然后罚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烟草部门对各县香烟品种实行诸侯式管理,乡村边界一旦超越,就要全部没收,即使要回香烟,也要交等倍罚金。
胡乱执法成祸害。现在人们对司法腐败是深恶痛绝,对行政胡乱执法也是咬牙切齿,7月16日,江苏句容市郭庄镇瓜农进城卖西瓜,因为回了一声“没证”,被10多名城管人员围着罚款,从而引发争斗,结果三名瓜农被殴受伤住进医院,其中一人鼻骨骨折,一名妇女被踢得小便失禁。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调查”节目中,曾曝光了沈阳市某超市先后被烟草、计量、防疫等部门胡乱执法的事件,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当地一些敢讲真话的媒体一直没停止过对此事件追踪报道,但有关部门就是置若罔闻。再有就是南京市某城管部门,组织人马上街围剿刊登该城管队不文明执法的报纸事件。其实,像这样的事情老百姓天天碰到,猜猜老百姓会骂谁呢?
招待费瓜分进口袋。某省纪委通报某县某局实行吃喝招待费包干,一年全局上下吃喝招待高达115万元。年初局下达各部门全年吃喝指标,并列出5家宾馆、酒店供中层以上干部无记名投票确定定点饭店3家,超出定点不予报支。有一半部门一年上边会来一两次例行公事调研,一年也有2万以上的吃喝费,吃不了喝不了,填报单子由定点饭店按80%金额把现钱给各部门负责人。也有良心发现平时相互撮一顿,结果吃喝招待费用的大部分进了个人的布口袋,因为吃喝构不成贪污贿罪,法不责吃。
洗澡按摩还OK。近几年时兴请客洗澡,据说是高雅消费,如果是简单洗个澡倒也罢了,许多地方还专辟“休闲一条街”,发廊、足浴,还有按摩桑拿、KTV包厢等等,“一条龙”的休闲项目很吃香。广东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原部长梁北源设立账外账达14.1万元,主要用于招待“来访领导”洗浴按摩。但洗澡名堂可多了,一般200元,中档五六百,高档的上千块。某副县长因受贿被抄家,办案人员竟然发现家中有210多套高档内衣原封未动,经查都是近几年洗澡时所得。
报销发票轮流挨。据知情人透露,报销发票有两种:一种是为企业办了事,或帮了忙,事后直接开几张发票去报销,钞票进入个人口袋;另一种是职权部门的一般人员,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有求于他们的企业、单位或个体私营业主,把自己手机、摩托车、电脑、吃饭甚至洗头、洗脚、KTV等费用开成发票转嫁开支,单位众多,轮流坐庄,化整为零开发票,一家一家去报销。找到的是看得起,报销的是花钱消灾。
商品朝下推着卖。一些实权部门和实权人物逢年过节或四时八节,提前把应时商品推销给基层,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什么都有。例如:春天卖茶叶,秋天销水果,年终推台挂历,春节售年货。别小看这些,如果一个部门有100人,外加“友好往来”几十个,这些推着卖的商品总量是相当大的。江苏省某县原计生委有一主任,每年仅推销茶叶2000多斤,其差价部分每年纯赚6万多元。批回1.5元一本台历芯卖出按定价7.80元算账,每年推销1万多本,不费劲赚到6万多元。后被他案带出,人们才知晓其中的油水。
休闲旅游真自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火热起来了,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权力介入其中,这种休闲游立刻变了味,成为另一种优稚式腐败。2006年11月,杭州市萧山区物价局干部王雅萍因接受有求于她的萧山技校邀请携丈夫两次出国旅游,开支4万余元均由校方支付。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王雅萍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但以休闲旅游方式行贿的绝不是王雅萍开的先河。某国有企业已处于等待破产的状态,工人大半年未发工资,但公司却让13名中层管理人员包车外出旅游,花费8万多元,引起工人冲击公司办公楼。而平时最常见的是,机关单位领导层每年走马灯似的外出学习、考察,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的,哪次不花公款几千上万元,而职工按国家规定每两年带薪休假15天从未执行过。
钓鱼杆下也腐败。近年来,钓鱼作为一种休闲形式很受人们青睐,如果人们利用假日到野外去垂钓,修身养性,本应提倡,偏偏这一好的休闲项目被一些人利用成为行贿的一种。每到周末,江苏省南京市郊区的许多鱼塘都聚满了公款钓鱼者,类似的现象岂止南京,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在江南水乡,在里下河地区,专供有偿垂钓的鱼场不计其数,有的还发行年卡、月票,但更多的鱼场则是以钓上来的鱼过秤收费,有下属部门、单位为其买单,一般三五个人,一连钓鱼带招待等,每次花费都在几千块钱。苏北射阳河架起几处鱼罾,专门用于收费扳罾,每20分钟起罾一次,收费30、50元不等,请领导扳罾或用公款互请已在当地成为一种公开时尚。
美容整容他人买单。现在领导干部重视的公众形象,许多美发店、美容店经常会看到领导干部的身影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因为领导干部注重个人形象,一些擅于公关者就投其所好,将美容整容的消费券、消费卡买来相赠,甚至于某些领导以此为名敛财,那就玷污了美容的真谛。据《北京娱乐信息报》载:北京某整形专家透露中国官员整容的几大特点:夜晚上门、熟人介绍、他人买单等,主要项目是去眼袋、去皱。这些项目的花费都相当昂贵,仅仅去眼袋就要四五千元,拉皮、去皱需要花费两到三万了,至于结账,前来消费的官员通常在美容单上画勾,最后由公关公司负责刷卡。浙江省上虞市人大原副主任周开建受贿除了常规手段外,她还为女儿整容,收过别人赠送的“整容费”。
认真剖析产生“小腐败”的社会根源,这恐怕与“小腐败”人的心理误区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为:①法不责众。认为新旧体制转换,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社会纪律松弛,法不责众,即使查出来,小玩意儿,大不了检查检查了事。②小节无害。一些人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比较辛苦,平时吃点、喝点、带点,或捞点“小便宜”,既上不了纲,又触不了法,最多算是生活小节,大错不犯,触法不做,小节无关。③侥幸心态。自认为行动诡秘,手段高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自己人,哥儿们,保险可靠,有的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空子,捞一把是一把。④相互仿效。少数人以权谋私或索贿受贿未暴露,逍遥自在,一些人心理失衡,认为“他人干得,我为什么就干不得”,于是越轨仿效跟着干,千把块钱不立案,觉得检查一阵子,享用一辈子。⑤习以为常。认为利用自己手握的人事、提干、生产、经销、审批等权力,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得到回报是正常的,再说,现在社会环境就是这样,有送就收,来者不拒,不收反被认为是“假清高”,不合时宜,政治不成熟,窝案、串案的集体腐败就是这种心态下产生的。⑥贪图享受。鼠有鼠洞,蛇有蛇道。少数不顾自己的实际条件,竭力追求吃喝玩乐等生活享受,当自己口袋里没钱时,就想方设法,甚至绞尽脑汁乱伸手,以弥补不足,供己挥霍。⑦“机”不可失。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辛辛苦苦在基层工作多年,想趁机捞一点,有的乘调动和退休之际,最后孤注一掷,千方百计再捞点“残值”。⑧钻改革空。想捞好处者,大多数都打着改革旗号,招标、招聘、下岗、人事等等,都可冠冕堂皇地大改特改,结果改苦百姓,改肥自己。即使被查了,以“改革没有现成模式,摸着石头过河”搪塞过去,一些纪检部门也默认。⑨化整为零。由于中央对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一些人硬的不敢碰,就搞软的。如过生日、生病、升学、过节等,以大化小,分期分批,细水长流。一万元立案,我就收9900,5000元立案,就收4900,变着花样,挖空心思,去搞腐败。
虽然单就每一个“小腐败”而言,充其量只是些类似于鸡毛蒜皮或貌似礼尚往来的“小便宜”,但它面积很广、总量很大、根子很深,“后劲”十足,危害甚烈。
首先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人民群众是从日常生活和身边周围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中来看党和政府的形象的,尽管他们是个体,但他们是以基层组织或部门、单位负责人身份出现的,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容易使老百姓怀疑所有党的干部或党和政府是不是都这样,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中央党校一项调查表明,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各种腐败导致危害差距扩大。
其次是加重了权力的物质化倾向,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为搞“小腐败”者利用手中权力侵占社会资源,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和机会进一步受到侵害,权力的本意再一次遭受人为扭曲,使本来顺畅的社会交往笼罩于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之下,对社会产生了“只要有权,什么都有”的“权贵经济”和“权力至上”误导,甚至产生了权力可以大于法律的现象。
再次是践踏社会公德,游戏道德底线,使道德蜕化为物欲和金钱的奴隶。道德是法律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至少说是不健全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等重要,“八荣八耻”也应作为检验干部的一把标尺。老百姓说得好:“有才无德者会坏事,无德无才者会败事;无德无才的官扮演反角,缺德少才的官扮演丑角。”此话入木三分。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按理说,腐败不应该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别,但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却被人为分为三六九等,有的地方干脆“捉大放小”或“抓大养小”,留下了十分可怕的后果和后遗症。由于“反腐疲劳症”的影响,群众对多如牛毛的“小腐败”到了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地步,但执政党和各级担负反腐倡廉任务的纪监部门就不能也见怪不怪。
2007年5月底,中纪委颁发“八项禁令”严格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向搞权钱交易者发出最后通牒。所以,“小腐败”不可小看,因为“小腐败”是“大腐败”的潜伏期和萌芽期,热衷于搞“小腐败”并从中尝到甜头的人,一旦有机会也必然会“大腐败”,落马的大小官员无一不是后天如此慢慢演变和蜕化的,“人之初,性本善”,世上没有人生来就是腐败分子。因此,我们各级党组织必须严肃对待和查处“小腐败”问题,不能再听之任之,养虎为患,酿成大腐败,这样做对党和人民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