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哲学观点做好志书编纂工作

2010-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篇目志书事物

陈 福

(延寿县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延寿 1507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我们编修的地方志书,它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含盖内容广泛。因而,它应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既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无疑也是在哲学思想调整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任何事情,也包括志书编纂,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世界事物间接的概括反映。谈到思维,就涉及思维方式的问题。思维方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在志书编纂过程中,也存在思维方式的问题。封闭型的思维方式是写不出高水平的志书的,必须树立开放型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在志书编纂工作中应该树立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树立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干部比较擅长演绎法,而忽略归纳法。演绎法,就是从现有的理论或本本出发,不管做什么事情,就看是不是符合书本上说的。归纳法,就是主动自觉地去研究现实问题,概括出新的感性材料,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二轮志书编纂中,特别是在篇目的确立上,仍是演绎法的色彩浓重一点。其表现:一是本着上级志书编纂单位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些原则要求,二是机械照搬二轮续志超前完成的市县的篇目。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可以,它的好处是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减少工作量。但决不可以生搬硬套,人云亦云。如果用我们搜集的资料生套外地的篇目,可能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削足适履,二是漏洞百出。就是我们很多应该记述的资料套不进去,有些本来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东西,受篇目的制约,只能束之高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搜集的资料用归纳法概括出我们的线条和轮廓,然后再对照外地的篇目,有增有减。外地篇目只能起到拾遗补缺作用。这样才是用本地的“水”和本地的“泥”,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记述一个地区的历史真面目。

二、树立续旧与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解决好旧志与新志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是编修好二轮志书的重要一环。在我们这里,有的人过分强调统一,而忽略相对独立的因素。提出“一切服从于前志”,“一切服务于前志”,“续志续志,就是续写前志”,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某部志书的初稿中,在章节的标题旁边都要标明——“承前志×××页”。笔者从事修志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对这种偏激的做法,实在不能恭维和苟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如果一切以前志为基准,那么就会有好多的问题解决不了。例如,前志的时间断限较长,既包含民主革命时期,也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很多的历史事迹已经消亡。比如,前志中有抗俄、抗日斗争,剿匪,肃反运动,还有土地改革、人民公社等等。这些东西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不仅没有资料,就连历史事实也没有,让我们拿什么去续呢?再比如,二轮续志的时间断限是1986~2005年,正是改革开放以后,这期间出现了很多新的事物,如市场经济、WTO、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这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如果以前志为基准,前志中没有相对应的篇目,这些史料又往哪里去续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以主观意识去割裂客观存在的行为,是反科学的,是典型的封闭型的思维方式。

续志与前志在形式上是单独成书,是相对独立的,但记述的内容又是一个地区同一事物发展的延续,又具有统一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续志和前志就产生一个根本性的差别,那就是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如果一切以前志为基准,没有新的内容,那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体现出后志与前志的区别。一是观点要新,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思想界又出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和学说,这些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二轮志书编修工作中要突出这些新思想、新观点。二是内容要新,就是要突出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纵观20年来我国的发展和变化,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三是体例要新,要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突出地方特色。四是出版要新,在继续出版纸质志书的同时,向高科技靠拢,出版光盘,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到创新也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创新,将不够独立成篇成章的内容硬性拔高,这也是不妥的。总之,只有坚持以旧志为基础,搞好新志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志书的“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

三、树立统一型和多样型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简单说,就是“一”和“多”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因为整个世界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许多干部比较强调统一性,而忽略多样性。搞什么都是一种模式,经济建设一种速度,政治运动一个比例。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线型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立体型的思维方式。在志书编纂工作中,要避免单一性,体现出多样性,就要避开模式化。甲地和乙地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志书不能用一个“模子”脱出来。不能搞“千志一辙”、“千书一面”。如何体现多样性,应该从两点上把握。

一是在篇目上精雕。篇目就是一部志书的“模子”。如果“模子”是相同的,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脱出相同的“坯子”。因此,在篇目的确立上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精心编排。将对本地区有代表性的内容往前排。政党、政权的内容固然重要,但不一定非得排到篇首,也可以排在中间,也可以排在篇尾。在甲地够成篇的内容,在乙地可能是章或节。这样才能避开模式化的问题。

二是在特色上突出。有很多同仁提出,要突出时代特征,写出地方特色。突出时代特征是对的,但是时代特征体现不出个性,它是共性的东西,因为各地都处于改革开放的同一时代。要避免雷同和模式化,必须在突出地方特色上加重笔墨。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色彩、风格。体现在一个地区,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有的某种资源或某项工作等。就延寿县来讲,没有超越其他市县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其他各项事业也都是常规性的。那么就找不出地方特色了吗?资源上找不到就从工作上找。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延寿县被黑龙江省确定为贫困县,继而又被确定为国家级的极贫县。这在当时的松花江地区和后来的哈尔滨市的七区十二县(市),也是独此一家。贫困代表着落后,是不应登大雅之堂的。但它确实是其他市县所没有的。确定为贫困县之后,历届县委都以此确立奋斗目标和工作口号。如十二届委员会确定了“脱贫致富,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十三届委员会提出“负重前进快发展,求实苦干奔小康”的主题。多年来,对全县干部群众都起到了鞭策和鼓舞的作用,增强了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应该作为特色突出出来,虽然不能以此贯穿全书,连篇累牍,但起码应在某一篇里作为一个章节,把它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来,以对后人起到激励的作用。

强调多样性,是不是就不要统一性了呢?不是的。在我们志书编纂中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统一的。比如,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就此专门印发了“哈志办发[2007]11号”文件。就志书的“志名目次、文体文风、称谓、时间、数字、计量单位以及图表照片”等,都做了统一的规定,我们不能把这方面的统一性与志书篇目和形式的多样性混为一谈。这是从志书的规范化和质量要求角度提出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必须认真遵循的。

四、树立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在一部志书当中,通篇都贯穿着纵与横的关系,比如,“横分部类,纵述史实”,这一点从已成书的志书中看,处理的还是很好的。笔者在这里不是在篇章的结构和体例上,而是在内容自身上从比较的角度出发,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见解。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比较有两种,一种叫纵向比较,就是对事物发展的过去和现在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一种是横向比较,是对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纵向比较能够激励人心,但是容易使人对现状感到满足,缺少开拓前进的精神。横向比较是单位与单位、县与县、地区与地区之间相比。横向比较能够扩大人们的思维空间,开阔视野,永不满足现状,奋发向上。

在志书编纂中,篇、章、节内容一般都是横向排列,节以下的内容一般是从1986年到2005年,都是纵向的按时间顺序记述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就是二轮续志的终结年和起始年相比,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看,都是有相当大的变化的。这都是自身的现在与过去的比较,是纵向比较。按照哲学的“二元论”分析,似乎是不全面的。这里有没有横向比较的内容呢?还是有的。比如,过去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中有一项是看你在全区(市)同行业中的横向占位如何,这就是一种横向占位法,也就是横向比较法。在志书编纂的纵向记述中,横向比较不一定笔墨太重,重了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在某一地方应该有所标示。比如,在延寿续志的第三篇第一章第三节中“调研信息工作”这一目里有这样的记述:“……同年采编《延寿信息》240条,被市《信息摘报》采用49条,列十二县(市)第三名。”这就是横向占位,横向比较。在工、农、财及其他部门中,都有一个横向占位的问题。记述横向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志书编纂出来,是留给后人看的。后人看了我们当时的横向占位情况,如果情况好,他们肯定有一种要继续保持荣誉的想法;如果情况不好,他们会有一种奋发进取迎头赶上的劲头。因此,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同等重要。

五、树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两种状态,就是量变和质变。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量变和质变、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问题。

作为史志编纂工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应该恰当把握好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问题。比如,在续修延寿县志“政党”篇“党的各届委员会”一节里,记述该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变动情况之后,还应该对这届委员会任期内的工作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估价。如“延寿县第十一届县委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建设农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使全县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振兴之路,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就是对这一时期的基本估价,也就是定性分析。那么这个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得在相关的章节里要有一个相适应的定量分析。如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城乡人均收入等等指标的增长情况。不仅仅是对县委而言,其他部门、单位都有一个定性、定量分析的问题。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依据,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结果。只有充分的定量分析,才能有精确的定性分析。

猜你喜欢
篇目志书事物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美好的事物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另一种事物(组诗)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现象学视角下的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台湾高中语文《红楼梦》节选篇目编选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