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以奖代述

2010-08-15 00:46梁滨久
黑龙江史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评先荣誉称号评奖

梁滨久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近几年,我参与了十几部省内外的志稿评议,发现一个现象是,在记述一项事业时,不是主要记述这项事业自身的情况及兴衰起伏,而是记述从事这项事业的部门单位得奖、获得荣誉和在“评先”中的情况;记一项活动,不写这项活动的具体开展,而是写这项活动的组织者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或个人,以及得到了什么荣誉称号。这种以奖代述现象,是不符合志书的记述要求的。

地方志书的专志(亦称分志),主要是记述经济类、政治类、文化类事业、行业、专业的,记述事业、行业、专业的发展条件、环境、进程、现状,管理体制和人事沿革等。当然,围绕事业、行业、专业的发展,部门单位也做了一些工作,如贯彻上级指示、学习文件、召开会议、领导讲话、派工作组、搞试点、抓典型等等。这些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也有关系。但新方志编修之初,就有山东省史志办副主任刘乾昌等人提出是记事业还是记工作的问题,强调“专志贵专”,即贵在记述事业、行业、专业自身的情况。而为发展事业所作的这些工作不是志书要记的主要内容。获奖、“评先”、得荣誉称号等,虽可以反映工作的成绩,但不能代替对事业、行业、专业发展状况及兴衰起伏的记述。有部志稿的总述,叙述卫生事业的发展,共387字,其中涉及获奖的文字142字,占37%。但关于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的文字只是“大为改善”、“不断提高”八个空洞的字眼。有几家医疗单位,有多少先进设备和病床,有多少医生,是否存在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等等,却一字未提。这就不能反映卫生事业的真实水平。过多地记述评先、评奖等,而很少甚至没有记述事业、行业、专业,会使内容空洞,那就本末倒置,没有完成记述任务。

再说,志书是写整个事业、行业、专业情况的,不是写具体哪个单位的。比如审计志,是记述审计业务,包括国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把这些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成果记述清楚就可以了,而不必过多地记述审计局获得过多少奖励,得到了多少荣誉称号。有部志稿记述计划生育协会及其下属分会在历年获得的先进称号,但业务工作写得很不充分。而有部志书没有写计划生育部门的评先、获奖等,但计划生育工作记述得非常充实,也很有特点。我们是首肯哪一种写法呢?当然是后者。我们不是说就不能记述典型单位的情况,工作成绩卓越的典型单位也是可以记述的,在记述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这个单位所获得的荣誉,但这毕竟是因事而写,是为记述事业、行业、专业服务的,不可以之为主。

再方面说,近些年,社会上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名不符实,搞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更有甚者以此延揽审批权限,借机敛财,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除政府和一些部门搞的评比表彰活动以外,一些民间组织如学会、协会、期刊社等也搞了不少评比评奖活动,有些过滥,有的竟以敛财为目的。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非常知名的人物李燕杰,他以演讲在北京刮起了“李燕杰旋风”。前年,他出了一本书《走进智慧——李燕杰智慧语录》。该书作者简介说,李燕杰至今已有700多个社会头衔,仅2006年以来就荣获6项大奖和名誉称号:演讲界终身成就奖、教育培训界终身荣誉奖、2006年国学导师十大金牌导师奖、世界华人爱心大使奖、“和谐杯”书法一等奖、爱国勋章。这些奖也不知是那个部门颁发的,世界历史上再杰出的人物也都没有顶着700多个头衔的,可见评比评奖是相当滥的。相当多的评比和评奖,并不能反映工作的真实情况和人的真实水平。有的志稿在记述人物时,就罗列了一二十个不知从哪里得到的头衔和荣誉。实际上很多都是大有水分的。我近年也接到过上百个获奖和荣誉头衔通知书,有些极为可笑。我一篇文学作品也没发表过,一幅画也没画过,一支曲子也没创作过,一帧书法作品也没写过,某协会居然封我为杰出、传世文艺家,要我当名誉主席、名誉秘书长。还有的给我“创业英才”、“共和国之子”奖,实际上我退休在家,何谈“创业”?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我花钱买他们的证书、奖章、宝鼎、纪念品等。如果把这些都记入志书,那志书还是“信史”吗?

当然,我们强调不能“以奖代述”,并不是一概反对记述获奖或评为先进以及得到某种荣誉称号等情况,而是强调必须根据反映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如何记述这些内容,再要看看这些评比、评奖能否反映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真实水平。还必须严格筛选,严格鉴别,提高评比、评奖的等级,譬如说区县的志书,最好记省级以上的奖励,起码也要记市级以上的奖励;不是正规渠道的评比、评奖决不能记入志书,一些无足轻重的评比、评奖也不要记入志书。总之,要防止记述过滥的现象。

猜你喜欢
评先荣誉称号评奖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一份来自客户的肯定:广日电梯获中梁地产“长期合作供方”荣誉称号
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
学校要想做好教师评优评先工作需“五公”
基层减负年怪相
“‘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警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精英化倾向
11家日杂企业高管获中国轻工业优秀cio荣誉称号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