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珂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1]而1999年的课程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2]可见,新大纲对听力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听力教学的地位也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目前大学英语通常都是几十人的大班,使老师和学生逐个对话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不现实。所以,现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三步曲”,即教师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然后开始播放录音,再让学生做课后练习,最后修订答案、讲解难点。这样的方式只是单纯的语音输入和解析的过程,没有对学生听力方式和策略上进行指导,没能让学生明白听力的理解过程和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觉得听力课与自己课下练习并无区别,因此,本应是积极、活跃、很受学生欢迎的听力课,变得极其枯燥。
图式理论最早是在1781年由德国心理学家Kant提出。基于认知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提出现代图式理论,继而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完善建立而成。图式理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以知识为单元的形式构筑而成的,这种知识单元即为图式。它是人们大脑中所存储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信息相联系的情况下,通过“同化”与“顺应”形成的对已有知识及经验的积极组织;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而非单纯地将各个部分机械累加而成,而且具有简单和复杂、抽象和具体、高级和低级之分。[3]图式可分为三类: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根据图式的分类,就英语听力教学而言,语言图式是指听者所掌握的词汇以及语音、含义,即语言知识。它是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文字的基础,是获取听力信息的基本要求。内容图式则是学生对听力材料题材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及认知程度。学生听到很熟悉的内容,因为大脑中已经存在此类图式,所以很容易理解;相反,如果对听力内容及其背景一无所知,大脑中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图式,那么即使能够听懂所有单词,也不可能掌握材料的真正含义。形式图式则是学生对听力材料题材、结构的熟悉程度,即文章的类型、修辞和文章的结构组织。如果了解材料结构方面的形式图式知识,就能够更好地、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人们接受信息时,“每一次理解都需要一个已有知识的参与。”[4]但在现阶段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相当多的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个别发音、词汇或习惯用语表达上,造成思维速度跟不上语速,从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听音,结果整个听音过程只记住了一些孤立的细节,对材料的主题茫然不知。再加上学生对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不了解,就更难以理解文章内容了。如果教师能够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听力教学中,上述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
根据图式理论,听力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听力材料和教学环境。[5]学生是听力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选择材料,构建听力任务,选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听力环境。通过提高学生的听力策略意识,并指导他们的课外听力实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学生储存在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语言知识是影响听力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从输入信息的有效性出发,选择难度适宜的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听力材料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熟悉程度,尽量多选择一些学生阅历能够达到的话题和材料,比如校园生活、人物传记文学作品、简易科学普及、社会热点新闻等等,随时与学生沟通,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现有听力水平和训练进展情况,做到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
学生在听力前后可以采取各自的听力学习策略。为了延长信息停留时间、增加记忆容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理解和储存策略,比如笔记、复习、整理归类等等,这样有助于把信息输送到长时记忆,以图式的形式永久地保存。还可以在听力教学的最初阶段,以策略反思和训练为重点,要求学生在听力练习之后反思、记录并反馈影响其听力理解的具体困难,然后将其分类,在听力课堂上集中研究剖析,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策略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去选择并综合地使用这些策略。同时,还要以口头报告或书面作业的形式反馈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而再作评价和指导。对于一些听完的材料,还可以让学生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将所听材料的大意复述出来的方法,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利用视觉材料、听觉材料等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面对听力困难时表现的焦躁、紧张等情绪进行疏导和指导,比如,针对部分学生一旦稍有分神或听到生僻单词和不熟悉的信息时就会心慌意乱,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借助联想、推理来寻找最佳联系和解释,达到理解的目的。
4.4.1 听前准备阶段
此阶段是激活学生储存在脑海里图式知识的热身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语境,通过激活学生背景知识来调动积极性,同时传授必要的听力技巧策略,并指导学生熟练运用。比如,教师可事先归纳总结语篇中的爆破、连读、弱读、省音和同化等语言现象,对学生进行正音训练等。[6]
4.4.2 听力理解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应合理设计难易适中的学习任务。播放听力材料时,教师应当给时间和条件让学生安静、独立地去听,以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参与听力理解过程的良好习惯。
4.4.3 听后巩固阶段
巩固阶段包括理解和评价两个活动。理解活动以检查语言本身及听力材料的理解为主,评价活动目的则旨在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策略,以便能使其成为更有效率的听者。比如,适当开展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和听后写作等后续活动,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及享受实时交流的乐趣,增强学生练习听力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技能训练过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引导学生建构丰富的图式网络,通过运用各种有效的听力技能,加速对相关图式的激活,促进对输人信息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正确判断和领会所听的内容。总之,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听力教学带来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改变听力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图式知识的建构和积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3]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4]Anderson,R.C.The Notion of Schemata and the Education Enterprise[A].In Anderson&Montague(eds.).School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Konwledge[C].Hillsdale,N.J.Erlbaum,1977
[5]陈风华.图式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6]李学欣.运用图式理论,建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J].考试周刊,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