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运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趋势

2010-08-15 00:52王开永
运动 2010年6期
关键词:横杆速度运动员

王开永

(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20)

跳高运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趋势

王开永

(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320)

本文阐述了跳高运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并对跳高运动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概括与分析。

跳高技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跳高竞赛项目始于英国,跳高技术从最初的跨越式发展到现在的背越式跳高技术,进入20世纪,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开始采用高速摄影和摄像的方法对跳高运动进行三维摄像研究,对跳高技术的研究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跳高技术的发展及跳高成绩的提高,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 跳高运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跳高作为一项古老的竞赛项目始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跳高被列为体操比赛项目,在草地上栽两根木桩,中间系一条绳子,在前面放一块木板,运动员从下面助跑,单腿蹬踏木板,向上跳起,然后两腿屈曲成蹲立姿势越过绳子。这种屈膝蹲跳、双足过杆的姿势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直到1827年,美国运动员威尔逊跳过1米57的高度,这才产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丈量高度。1839年加拿大运动员沃弗兰德跳过1米69,这是公认的第一个正式跳高纪录。

1864年,跳高在美国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同年,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中,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创造了从侧面助跑“跨越式”跳高,越过了1米70的高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是跳高史上的一次革命,跳高这一古老的运动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使跳高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美国运动员克拉克采用跨越式跳高技术,以1米80的成绩取得了冠军。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在跨越式后仰体的基础上,演变为在杆上急速转体,然后面对横杆落地,他用这种技术跳过了1米97的高度,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17年之久。这种新的跳高技术后来被称为“剪式”跳高。

1912年5月29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运动会上,霍林采用了从左侧斜向横杆助跑起跳的方式,并用身体左侧滚过横杆的过杆技术跳过了2.07米的高度,这种技术被称为“滚式”跳高。从而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米大关的人。从那以后,滚式跳高技术风靡一时,并在2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1923年,前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采用了一种身体平行俯卧越横杆的过杆技术,被后人称为“俯卧式”跳高技术。由于俯卧式跳高技术难度大,当时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和滚式跳高并存,直到1956年美国的C·杜马斯跳过2米15的高度之后,俯卧式完全取代滚式,进入全盛时期,并多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其中苏联的布鲁梅尔6创世界纪录,我国运动员倪志钦以俯卧式技术,在1970年成功的越过了2米29的横杆,把世界纪录推向了新高度。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詹姆士·海提出了决定跳高成绩的3个高度,即3H理论体系,也对跳高技术的改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于是背越式跳高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在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在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上,以一种独特新颖的助跑方式,单腿起跳转体背对横杆,头、背、腰、腿依次过杆,然后是肩背部落地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成功地跳过了2米24的高度,美国运动员斯通采用此技术先后以2米30、2米31连续刷新世界纪录,由于背越式技术起步晚,一时间还很难与俯卧式技术相匹敌。1977年前苏联年仅18岁的运动员亚辛科在北美学生对抗赛中又以俯卧式跳过了2米33的横杆,并打破了斯通的世界纪录。翌年初,他又在室内跳过2米35,接着又在室外跳过2米35。形成两种技术的争论对峙局面。

但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迅速,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前联邦德国运动员韦西格以2米36的高度压过了同场竞技的所有俯卧式跳高选手,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983年的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参加比赛的全场71名选手中,竟无一个采用俯卧式技术,从此,形成跳高赛场上背越式技术一统天下的局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8人以上跳过2米40的高度。背越式跳高技术被认为是速度——力量的最完美的结合[1]。

2 跳高运动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及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跨越式发展到现在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是从事跳高技术研究的人们在不断实践、研究和总结的结果。早期的跳高技术理论首先在前苏联产生,把简单机械力学原理应用于滚式和俯卧式跳高起跳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依靠起跳腿在起跳时快速蹬伸所表现出的最大力量而使人体腾起,腾起速度的产生是由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几何综合的结果,水平速度是在助跑过程中得到的,而垂直速度是在起跳中靠起跳腿的快速伸直产生的。”的理论,这种理论对当时跳高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根据这种理论,应主要发展跳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藉以提高垂直速度,达到提高跳高成绩的目的。随之而来的是加大腾起角,认为腾起角越大,跳得越高,因此就必须加大起跳时的制动性,形成了跳高为“制动性起跳”的说法。后来,一些学者又进一步进行研究,逐渐发展和完善了这种理论。这种“力量加技术等于高度”的理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日新月异,许多新兴学科的高新技术和成果不断涌现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跳高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对跳高技术的研究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原联邦德国男子跳高教练德·坦奇西观摩了1984年埃伯斯塔特跳高比赛,对默根堡、舍贝里以及我国跳高选手朱建华的技术进行了二维运动学分析,在定性分析方面,著名专家P·莱特对跳高技术进行了研究,他把速度型和幅度型的跳高技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区分,把它们的区别列出了十四种之多,前苏联跳高专家V.D.克拉泽夫在1990年对世界水平的跳高运动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起跳腿各关节的快速蹬伸有助于最佳成绩的获得,其中以踝关节的伸展速度最为重要。

国际田联在1986年世界青年运动会和1988年第24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组织了国际性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专家,进入比赛现场测试研究,收集了大量有关田径项目的录像资料。对他们的技术做出二维运动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对跳高技术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了。美国奥委会和田径协会资助的实验室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对全美最优秀的跳高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研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贾萨斯·戴佩纳博士对通过用三维摄像技术获取的1987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资料进行研究,他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助跑、起跳、腾空过杆阶段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也开始采用高速摄影和摄像的方法对跳高的三维摄像运动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运动员在三维空间的运动,得出详实的数据,为技术诊断和训练服务。

我国学者黄建军采用三维摄像技术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根据运动员起跳阶段重心轨迹分类,从摆动腿垂直支撑阶段开始到起跳离地,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不断上升的曲线称“平缓上升型”,起跳脚迈上起跳点,身体重心轨迹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称“波动上升型”,这两种从摆动腿垂直支撑阶段开始到起跳蹬离地面阶段,他们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认为他们起跳阶段重心轨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降低重心的方式上造成的[2]。

韩慧等人采用三维摄像技术对我国参加1998年亚运会的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运动员起跳蹬伸时间比世界选手短,但3关节的蹬伸幅度明显小于世界优秀选手,并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要防止走入另一个误区,即起跳时前脚掌点地支撑,起跳离地时蹬伸不充分等问题。

王倩等人对运动员在起跳、腾空阶段的人体重心的三维速度及速度的转换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如果运动员在起跳离地瞬间在Z轴方向上的速度较小,而在X轴方向上的速度过大,可能与起跳过程中的制动动作不够有关;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实际上是人体的动能与肌肉的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并通过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获得最大的垂直速度[3]。

陈洁敏等人通过三维摄影对部分优秀运动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较低的原因在于起跳脚着地瞬间的质心水平速度低;起跳过程中的垂直加速距离短;起跳过程中的缓冲时间和蹬伸时间的比例不符合力学原理。

汪丽华对199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决赛前六名的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她认为:在起跳腿缓冲阶段,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身体重心向上的垂直速度相关;缓冲时间与腾起的垂直初速度属于正相关,蹬伸时间与腾起的垂直初速度成负相关。

杨津森等人以跳高重心三维运动为基础提出了4H理论体系,他们认为,美国学者詹姆斯·海提出的决定跳高成绩的3H理论只能反映跳高重心在垂直面的二维空间运动,还不能完整反映跳高三维空间的运动规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提出跳高成绩应有4个高度组成,阐述了H4的定义、影响、因素、与H3的区别以及如何计算H4。

从由实践中的主观经验对跳高技术的定性研究,到把简单机械力学原理应用于滚式和俯卧式跳高起跳技术的研究,60年代应用科技手段对跳高技术进行了二维运动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跳高技术的研究,到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使用了三维运动学分析对跳高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再到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采用高速摄影和摄像的方法对跳高的三维摄像运动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运动员在三维空间的运动,得出详实的数据,对跳高技术的发展及跳高成绩的提高,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技术成果的运用上,不要用绝对统一的技术模式来衡量所有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是否正确。因为每一个优秀运动员存在着个性化的技术特点,特别是在优秀运动员的高级训练阶段,更应贯彻运动员的技术个体化指导思想,形成符合运动员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技术风格,建立具有运动员个人特点的科学训练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潜力,形成独自的技术风格,促进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3 结 论

3.1 跳高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提高阶段,目前“背越式”跳高技术是能发挥人体速度——力量的最完美结合。

3.2 科学技术和成果不断应用于对跳高技术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跳高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401-414.

[2] 黄建军.背越式跳高技术类型新划分及运动学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408-409.

[3] 王倩.女子背越式跳高起跳和腾空阶段的速度特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G823.1

A

1674-151X(2010)06-012-02

投稿日期:2010-04-22

王开永,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横杆速度运动员
行驶速度
速度
那根杆......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图侃天下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