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

2010-08-15 00:50孙锡杰
武术研究 2010年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人文素质

孙锡杰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11)

新课标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研究

孙锡杰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11)

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重任,但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人文素质方面是相对薄弱的,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水平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校 体育教师 课程改革 人文素养

体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建立在全新教育理念基础上,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制约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课程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看,体育教师队伍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障碍[1]。在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的体育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研究,揭示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实现体育课堂和人文素养融合的新方法,以促进体育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1 高校体育教师加强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文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走向融合的21世纪,任何职业都不能无视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我们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教师人文素质的发展是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实现职责与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教师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与其特定职业功能有着本质联系。教师只有具有相当的人文素质,树立较好的教育理念,才能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现象和思潮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教育过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既有一般人文素质精神的内涵,又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它是由体育的本质与功能来确定的,包括体育道德修养、体育美学修养、体育礼仪修养、体育史学修养等。加强体育人文精神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认知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迁移性,对学生在校期间和未来走向社会养成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

2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

面对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的挑战和当代国际教育的广阔背景,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果,高等教育的目标必须定位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师在人文素质方面相对薄弱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原因,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专业体育院校。传统的体育师资培养模式由于受重专业轻文化思想的影响,注重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传授,教师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高校体育教师掌握的文化知识基本上是以体育理论知识或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一些基础科学知识掌握得较少。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等体育教育的需要。许多体育教师面对新的知识和技术感到陌生和无能为力,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体育教师工作对象、工作职能及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决定了体育教师的素质不仅仅表现在运动技能的传授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上,更在于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创造性发挥,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体育文化的独特优势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体育失去了人文关怀,只是严肃枯燥的训练学生,将无益于学生的健康和成长。

3 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3.1 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教学内涵的理解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大多停留在被动状态,对体育教学内涵理解很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新《课标》在高校体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强调体育与教育、文化相结合。教师将人文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感知体育,理解体育,享受体育给其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和受挫后的感受与思考,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从中认识体育中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哲理,使学生认识到这对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对社会的心理应激能力、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品位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3]。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教育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将这些具有人文内涵的思想融进教法之中,并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观。

3.2 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突出教育个性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在发展中国优秀体育文化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体育文化思想的精髓,把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与个人价值观的提倡有机结合起来[4]。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及设计个性化、综合化、科学化的体育课程观,教师要使课堂由传统的“统一”走向“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既要注重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使学生个性在自主性学习中得到张扬,发展学生的特长,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3 以人文素养为基础,提高美学素养

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应当具有三种心理结构:认知、伦理和审美。其中,审美的心理建构往往被人忽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体育比赛和表演越来越多,体育观赏者和参加者的队伍不断扩大,观赏体育比赛和表演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活动既是一种竞技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特别是花样滑冰、水上芭蕾、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本身就是竞技与艺术的完善结合。大部分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欣赏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欲望,但是欣赏力水平不高,体育教师应该对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讲解,对运动项目所展现的文化、艺术魅力进行阐释,使学生在参与比赛、欣赏比赛的同时也获得审美享受和乐趣。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参与者与观赏者都能得到熏陶和感染,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

3.4 以人文素养为基础,提高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塑造体育文化人已成为高校体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5]。课堂教学创新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对现行的内容、模式、方法、手段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过对课堂要素的重组整合,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上创新,不能忽略人文启导,而且学生只有在较高的人文层面才能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把握。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较好的综合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会拥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6]。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缺乏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重视运动技术训练,忽视文化知识和理论的纯运动员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既了解历史又了解现实,既了解社会又了解科技,既有体育专业造诣又有文化修养的体育文化人。当我们拥有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体育教师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才会有质的变化。

3.5 合理积极利用课堂评估,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一代新人的培养。体育课程改革赋予了体育课程新的目标和任务,在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已逐渐被纳入到体育课程目标的范畴中。新《课标》在高校体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强调体育与教育、文化相结合,把体育当作一个育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育体,而且要育心、育群,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心理领域学科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人文心理教育是一个渐进性的启迪、感悟过程,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不能采取灌输的方式。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通过对各种动作技术、战术内容的学习,从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育教师要注意考核内容的人性化,既要关心学生基础,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要列入考核标准,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人文精神。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造人文素养氛围,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1]张细谦.从课程实施看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118-120.

[2]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71-873.

[3]蔡建丰.论新时期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J].教育与职业,2007(11):77-78.

[4]吴兆红,等.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9):101.

[5]张红玉.试论对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64-65

[6]王敬英. 教师素质与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3):110-112.

On College PE Teacher's Humanistic Quality Based on the Idea of New Curriculum

Sun Xijie
(Department of P.E.,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011)

Penetr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P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effective way of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talents,and PE Teachers undertake the task of develop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skills and humanistic qualities,but PE teachers are relatively weak in the humanistic qualities,so enhancing thee level of teachers'humanistic qualitieswill help deepe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P.E.teachers curriculum reform humanistic quality

G807.4

A

1004—5643(2010)08—0093—02

孙锡杰(1978~),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人文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