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健身气功的养生价值及时代需求

2010-08-15 00:50
武术研究 2010年7期
关键词:易筋经功法气功

杨 毅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

论中国健身气功的养生价值及时代需求

杨 毅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学院,重庆 万州 404000)

文章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整理创编的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种中国健身气功的养生价值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在养生、养心、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方面都符合时代的需要,是值得推广的养生活动项目。

健身气功 养生价值 时代性

1 前言

长寿健康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更是人们几千年来不懈的追求、探索。为了祛病、强身、延迟衰老,需要讲究掌握养生保健的方法手段。传统保健养生术层次多,从简单到复杂各式各样并存。中国健身气功融武术、医疗保健和气功于一体,不仅能强身健体、防疫治病、延缓衰老,还能开发智慧,挖掘人体潜能。所以说,中国的健身气功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健身术,是中国人对人类的贡献之一。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国健身气功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探讨目前流行的、国家体育总局整理编创的四种健身气功: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通过对中国健身气功养生价值的分析,更好地认识并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健身、养生功能。

2 中国健身气功的养生价值分析

中国健身气功·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易:移动、活动、改变、变易、隐有增强之意;筋:泛指筋脉、肌肉、筋骨(主要指肌肉);经:常道、规范、方法。“易筋经”就是活动肌肉、筋骨,使其变得强壮有力,以增进健康、祛病延年的一种养生健身方法。或简单的说,“易筋经”是一种改变肌肉质量的练功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易筋经》载:“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魏伯阳《参同契》载:“脱换易筋是也。”练内名洗髓,练外名易筋。“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圣域在反掌之间耳”。可见此功法并非全在“易筋”,而是整体性身心并练、内外兼修的一套医疗保健养生功法。动者外动以易筋强骨,静者内静以攻心纳意,集内外兼修之长,静中求动(气)、动中求静(意)为宗旨,精练勤思,可达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目前发现流传至今最早的易筋经十二势版本,载于清代咸丰八年潘蔚辑录的《内功图说》中。总的来看,传统易筋经侧重于从宗教、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等视角对功理、功法进行阐述,并且形成了不同流派,收录于不同的著作中。现代易筋经继承了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的精要,融科学性与普及性于一体,其格调古朴,蕴涵新意。各势动作是连贯的有机整体,动作注重伸筋拔骨,舒展连绵,刚柔相济;呼吸要求自然,动息相融;并以形导气,意随形走;易学易练,健身效果明显。

中国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每势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安全可靠。整套功法虽然动作相对简单,但每一动作无论是动姿或静态,都有细化、精化的余地。如“虎举”,手型的变化,就可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眼神要随手而动,带动头部的仰俯变化。五禽戏的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炼。总的来看,新功法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五禽戏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动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例如,“鹿抵”、“鹿奔”、“熊晃”、“猿提”、“鸟伸”等动作对肌肉群锻炼具有独特作用。

中国健身气功·六字诀与脏腑的相应关系为:呵为舌音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呵——心,呬——肺,嘘——肝,呼——脾,吹——肾,嘻——三焦”是合理而规范的。在六字读音确定后,不同的口型会产生不同的内外气息,进而影响体内脏腑运动和经络运行状况。“养气功六字诀”中讲:“脏腑的内部运动和经络的运行受人体内外不同作用力的影响,而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产生不同的形状和位置,从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内在压力,影响不同的脏腑的气血运行,从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六字真言”中要求,吐字时要体会“着力点”,“口腔内不同部位的力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个部位就是着力点,着力点的规定不是要求练功者用力发音,而是要求练功者在练习中逐渐悟出这个点,自觉感受这个点,自然随和这个点,以保证发音的准确性和内脏和协共振”。

中国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八段锦的功法动作柔和缓缓,圆活连贯。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协,上下相随,节节贯穿。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既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又如春蚕吐丝相连无间,使人神清气爽,体态安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

3 中国健身气功所体现的时代性

3.1 休闲时代人们体育养生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在发达国家的引领下走向休闲时代,中国努力营造和谐社会,极大地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这就对体育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需求。休闲是后工业社会人类发展的必然途径。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将进入一个以休闲养生为特征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为休闲时代的来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充裕的时间。我国从1995年起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全年的法定节假日的增多,休闲将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我国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大力把自己打造成休闲之都,这表明我国已经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之中,并将逐步进入休闲时代。休闲时代的来临,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十年,人们的身体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强身——健身——养生。小康社会的体育需要休闲娱乐,人们以养生的方式获得健康和保持健康的状态。适应休闲时代的潮流,在小康社会特别应该推行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活动——中国健身气功,对于弘扬中华文明,建构小康社会的体育新理论,挖掘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2 21世纪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老龄化已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健康老龄化就是要在社会老龄化的情况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老龄群体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使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度过晚年。在已到来的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达1.3亿,21世纪中叶可能达到4亿左右。这就需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老人健康,老人有“好心情、好身体、好生活”。而中国健身气功这种养生方法可以对健康老龄化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3 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传统体育养生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中国的体育养生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健身术,是中国人对人类的贡献之一。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中国健身气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的生活、劳动之余在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健身气功发展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起,有了大量的直接文字记载,形成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功法及其有关的理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健身气功,其来源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通过对中国健身气功的历史的回顾,了解健身气功的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继承发扬传统养生术,有助于我们去正本清源,对传统养生的理论和功法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4 中国健身气功的发展与思考

中国健身气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的生活、劳动之余在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中国健身气功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促进中国健身气功的发展,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既可以为休闲时代人们养生提供方法指导,又可以为继承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提供有效载体。

[1]吕继光.传统保健养生文化导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2]高鹤亭主编.中国医用气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0).

[3]张湖德主编.中医养生康复名著选读[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11).

[4]陈青山等.传统体育养生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

[5]孟景春等.中医养生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6]盖建武.民族传统养生思维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9-40.

[7]姚晓琪.古代养生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89-92.

On the Fitness Value of Chinese Fitness Qigo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Yang Yi
(P.E.College of Chongqi Three Gorges University,Wanzhou Chongqing 404000)

Through analyzing the value of Yijinjiing,Wuqinxi,Liuzijue and Baduanjin choreographed b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the paper tries to probe their valu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n fitness,entertainment,leisure activity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y can meet the time needs,are worthy of popularizing.

fitnessQigong fitnessvalue epochal character

G85

A

1004—5643(2010)07—0080—02

杨 毅(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易筋经功法气功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动物的“气功”(二)
动物的“气功”(一)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