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玲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 株洲 412001)
中华传统武德的历史内涵及其现代认知
罗小玲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 株洲 412001)
中华武德是武术界的准则,它是中华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而形成的,它是习授武艺者的道德评判标尺。它对社会秩序起到了调整和维护正义的作用。武德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如崇礼尚德,谦让克制,维护正义,都对当今的体育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社会,重振中华武德,契合现代体育精神的重构、人文体育的认知和回归,大有裨益。
武德 历史内涵 现代认知
武德是一个流传于武术界却没有词典释义的概念。中国传统武德,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武德”词条,在《辞源》里有解释为“武道”,旁注:“国语晋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出以升在位,有武道以羞为正卿,有温德以成其名誉。”至于武道是什么,从“武节”中,我们看到“犹武德、武道”,并有举证:“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诏:‘朕将巡边陲,择兵振旅,恭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可见,此处武德武道武节都是军事活动的含义,而非我们希望获得的意义。古代的“武德”非今之“武德”,其“德”字与品德、道德无关。“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里的“武”,指军事。由于军事与武术是同源、共生共存的,后来武术也就将“武德”包孕其中了。我国人民历来祟礼尚德。孔子办学设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就以“德行”为首。《礼记射礼》所述“: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说明射礼是与德行教化紧密结合的。“这大概是武德的开始吧”。
而当今的武德之“德”在此指的是道德规范和行业标准,按照温力先生的观点“,所谓武德大概就是指习武的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如果一定要对武德有一个界定,那么我们也只能说它是一种‘职业道德’”。同时,也有类似定义的“,所谓武德就是以武术为载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中主体所体现的道德。”
武德根源于传统的“道德型”文化,而又有其自身的文化体系。它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打上了中国文化精华的深深烙印;在武术由军事体育分离出来后,两汉时代以降,与占主流的儒家文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在个人修为上,积极入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又一重大内容。孔子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鼓励君子应自强不息、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作为儒家基本精神之一,是儒家关于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凝聚。孔子十分重视“刚毅”的品格。“刚毅木讷近仁”、“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也是刚毅在个人意志修养上的外在表现。在他看来,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本人也身体力行刚健有为、努力进取的奋斗精神,并鄙视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小人”。儒家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武术界广为流传的“闻鸡起舞”的故事,即是记述了东晋爱国将领祖逖,在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情况下仍然健身习武,励志图强的武人风貌。在传统武术界,还有诸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若要功夫好,一年天天早”等要诀,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礼让。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礼让作为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准则之一,旨在要求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中要有恭敬、谦让的精神,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受儒家这一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华传统武德中非常讲究“谦恭礼让,以德服人”,讲究“尚武崇德”,由此形成的尚德风气,使“武德”比“武技”更为重要。即使在比赛中落败,但讲求武德具备谦谦君子之风的武林中人,同样会赢得对手和观众的尊敬,虽败犹荣。
讲求谦恭礼让的孔子惟有在“射”中提倡争夺,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但它是本着“友谊至上,公平竞争”的宗旨进行的。
孔子对这种“友谊至上,公平竞争”式的文明比赛非常推崇,以至对中国体育产生了深为远大的影响。即使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武术比赛中,交手双方一上场,都要抱拳行礼,相互问候。而比赛结束,双方队员又要相互鞠躬,以示敬意。这一套程序已成为武术比赛的固定模式。
按常理,体育比赛是定要决出胜负的,但中国传统武术由于深受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更讲究“以德服人”,把武德看得比武艺更要紧,把比武时的德行看得比胜负更为重要,更反对恃强凌弱,逞能耍横。
在处理上下尊卑等级关系时,“忠孝”是一切伦理准则的基础和核心,忠孝观念也成为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更是深深地渗透到武术界。由各门派重长幼尊卑,严格的师徒辈分等级,我们更能读出“忠孝”的含义。
忠孝观念反映到中华传统武术中,便体现为“孝亲忠君,重道轻利”的武术道德观。以武术为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其最重要目的是“卫国强身”,操练武术平时可以用来健身防身,而一旦国家有难,习武之人则勇赴国难,万死不辞。如少林宗派《秦经拳法备要》如此告诫习武之人:“卫国保身方可用,持强道理莫欺人。贤良秘授行危困,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
以上即是告诫习武者若恃武功犯上作乱,而不思忠君报国,将难免株连九族。因此,诸如古代武师展昭、少林十三棍僧,近代武林高手霍元甲、陈真等,无不以奔赴国难、救国救民为己任。
“扶危济困,行侠仗义”的侠义精神是传统武德中熠熠生辉的集中表现,也是为习武者设计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境界,具体表现在社会责任与人格修养两个方面。“义”为行善之本,义,是衡量武力行为正常与否的准则之一。“千里赡急,不吝其身”为重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成为侠士们社会武术现象产生的思想基础。义是习武者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大义当前,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自古以来,行侠仗义,以正义之力制止邪恶之暴戾,一直就是武林中追求的人生理想。孔子曰:“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义”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基本标准,为坚持真理、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挺身而出之举。
大“义”面前,生死置之度外,这就是对习武者侠义精神的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在武德中要求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通过“义”的环节规范人的道德行为。传统的武德中讲究“学拳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武宜作正大之事,不可恃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和宽厚。
中华武德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其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古代以儒家的道德为主体,近代以救亡图存为要旨,现代则以爱国精神为极至。现代武德思想较之前代有所损益,摆脱了狭义的道德意义,把传统的武德教育与新时代的爱国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武德文化提高到了塑造国民精神的层面。“内外兼修,德艺双馨”,尚武与崇德的紧密融合,实质上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民族精神的主体。近代武德文化这一实质性的飞跃,构成了中国武德文化的基本内容。“武德”从通俗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习武的道德”,它是调整习武者之间的关系,制定习武者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它用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习武者的种种行为,达到使习武者既能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又能自我克制,自我完善。
市场具有一定的弹性,当供小于求时,处于卖方市场,而当供大于求时,处于买方市场。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电力技术和电力设备的革新,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产出的电力使得电力市场已不再是卖方市场,而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电力产出量大于人们的使用量,如何更好的抢占市场成了决定供电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问题。顺应市场变化,电力企业也应积极推动企业转型,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中华武术之所以强调武德,是由武术的杀伤力和主张温柔敦厚的传统文化决定的。武术是以拳脚和器械进行对抗的运动形态,稍有不慎就会致人伤残。所以,旧时教习徒众或训兵练勇,都特强调“武德”,点到为止,严禁伤人。在武林中,各门各派的拳谱、家法,无一不开宗明义阐明武德,规定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训导门徒“学拳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
这说明在武术的授徒择人上,各派均有严格规定。“武德十戒”从浅层次看是对习武者的道德规范,要求习武者奠定社会公德,尊师重道,反对好勇斗狠,恃强凌弱,实际上从深层上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以德为本”,显现了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内涵。中国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要想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练习者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如襟怀豁达、与人为善、以礼待人、心平气和、从容沉着等等。心理修炼和武德培养也由此成为中国武术极其重要的内容。
中国传统武德作为传统道德的一支,对于社会伦理的完善和规范也作出了自身的贡献。由于人们对于传统道德观点的继承惯性,即使五四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当下西方思想入侵都无法使人们彻底忘却传统伦理观念。武德文化深受儒、道、佛互相渗透发展影响,从其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的核心层次,到对武术活动内容、运动形式等方面,与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近现代体育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体育文化,但二者都包含着某些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各自以不同形式诠释着人类文明的共性,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这就使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有了共振点,从人格塑造、道义维护和主体发展三方面给我们以价值认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格是人的性情、素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由此可知它也是一个人与他人不同内涵的体现。人格价值指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是否有一定的价值,人格价值的高低是通过个人的行为实践,并在与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的相互关联中表现出来。
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中,历来把塑造理想人格作为挖掘人性真善美的首要目标,重视伦理规范的儒家强调“仁、礼”,提倡“智、仁、勇”三者统一的人格,主张“内圣外王”;崇尚恬淡无为的道家提倡“顺随自然、清静无为”的自由人格;佛家则提倡“空明清净”的超然人格。因此,深受儒、道、佛思想影响的传统武术特别注重人的人格精神、道德修养的价值。不论是武术,还是养生导引术等传统体育项目,都追求德与体的协调合一,身与心的共同发展,其目的是要做到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既要有“智”的理性品格,又要有“仁”的道德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还要有“勇”的气质性品格。这就使中国传统文化对“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备加推崇,孟子称之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人格标准。因此,在传统体育中,没有对“力”的崇拜,不管是习剑练武,还是导引养生,都如同吟诗作画一样,使人感受到淡泊清雅、怡人心境的憩适,从中获得心灵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人格的升华。
现代体育使人们一次次去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懂得了如何去克服惰性,战胜自己,为理想拼搏进取。所以现代体育推崇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在追寻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武术道德要求一样,从人性需求出发,通过运动来锻炼心、智,启迪灵性,进行人格修养,使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和谐统一发展,进而塑造理想人格。
深受儒、道、佛文化浸润的中华传统武德,处处表现出“礼”与“和”的特征。孔子提倡“讲信修睦”《(论语·颜渊》),“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倡彬彬有礼的“君子之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种“礼让”和“仁爱”的准则,与现代体育竞赛的“公正”、“和平”的原则不谋而合,它处处规范着我国古代的体育活动。楚王解释武字时说道:止戈为武。把武力(武术)作为和平的保障力量。
西方体育从古希腊时期起,就把追求和平、正义作为自己的目标。古希腊繁荣时期制定的“神圣休战条约”,使战争双方在奥运会期间放下干戈,携手走进奥运会赛场,保证了奥运会按期顺利地举行。运动员、裁判员在比赛前要在宙斯神像前宣誓,保证公平地参加比赛。古奥运会的“和平”、“正义”的旗帜为近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就是力求使体育运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有力因素”。现代体育制定了严格的规则,确保每一位选手在相同条件的制约下参加比赛,以保证公正的实现。现代体育运动的历史表明,虽然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种种丑恶现象,正义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并没有实现完整的平等、公正。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民族已抱着和平、公正的愿望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共同为人类的和平和发展而努力。
对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和西方体育文化精神,自由、平等、博爱、正义等思想成为二者的道义基点,东方的伦理思想也使中国传统武德处处表现出和平、正义的特征。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提倡文武双全、德艺双修,“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史记·孔子世家》)“德智皆寓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之研究》)。传统武术活动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炼来顿悟事理,修身养性,达到“成人”的标准,这种修炼是人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而不藉外力之功。因此,真正的武林高手并不到处卖弄高超的武艺,而是在修养、人格、参悟天地万物之理的功底上气胜一筹,卓而不群。武术理论体系和实践中都贯穿了内外兼修、形神统一的观念,认为内在的心、意、神等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武艺的成功和完美。太极拳中有“拳打千遍,神理自现”的谚语,要求形、神兼具,在实践中去体会拳理拳法,感悟道德人生,将修炼熔为一炉,达到内外兼修、德艺俱备的境界。
中国武德与西方体育精神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在追求人类的文明进步方面则存在着共同点,它是完善和发展运动参与者主体的助力器。中国武德文化的精华至今仍符合体育发展的原则,具有真理性、现实性、可行性,它必然会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武术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光辉的照耀下演变发展的,武术练习者不仅要学拳脚功夫,更要深刻学习武德的历史价值,领会武德内涵,弘扬武德中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秉承仁爱和合的传统精神,保持武术者的品格和人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弘扬现代体育精神的今天,重构武术精神有必要用科学的精神和求真、创新的态度剖析武德,让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在新时代表现出新的人性特征。它对当今体育精神的重构与不正之风的矫正,也有积极意义。
[1]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杜传扬,刘瑞强,李玉海.论武术文化的道德观[J].山东体育科技,2001(6).
[4]田文林等.浅谈对待“武德”的态度[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2).
[5]翟玉生等.论武德的重要作用和修养方式[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2).
[6]陶 涛,邓冬华.论传统武德与人文精神[J].科技广场,2005(7).
[7]侯 俊.小议武德与传统伦理道德[J].武术文化研究,2006(6).
[8]编写组.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谢惠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契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3).
[10]任 海. 奥林匹克主义与业余主义 [J]. 体育文史,1992(1).
[11]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2]罗时铭.试论古代的修身[J].体育文史,1992(1).
[13]郝 勤.东方体育内向文化特征与价值[J].体育文史,1992(3).
[14]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5]秦建明.对中国传统武德涵义几个重要内容的在认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On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and Its Modern 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 Wushu
Luo Xiaol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Hunan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Zhuzhou Hunan 412001)
Chinese Wu De is the Wushu criterion,it is formed when Chinese Wushu developed to certain stage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it is the morals judgment rod of the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of Wushu.It playes role of adjusting the social orders and maintening justness.Wu De containes Chinese tradition thought essence,such aspaying attention to plitnessand morality,keeping modest,defendding the justice,all these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modern sport spirits.In modern society,all these can be more helpful for inspiring Chinese military morality again,conjuncting modern sportsspiritsconstruction,the return of humanitiessport cognition.
Wushu morality historic connotation modern cognition
G85
A
1004—5643(2010)07—0025—03
罗小玲(1982~),女,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