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荣黄 贵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普通高校武术教师压力探究
王卫荣1黄 贵2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文章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压力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定编定岗产生的生存压力;学习型社会带来的学习压力;社会偏见提供的心理压力;体育教师固有的职业压力;武术所处的时代背景产生的压力。文章在分析压力产生的效应的基础上提出缓解普通高校武术教师压力的措施。
普通高校 体育教师 压力
按编定岗,以岗定责,强化编制意识、岗位意识和职责意识,依据编制按需设岗,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师不再是一劳永逸,而在岗位上有着严格的职责要求。高校武术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训练、开展群体活动、竞赛等工作,每项工作可以量化为一定的分值,不同职称的高校武术教师每年要完成不同的分值,完成不了一定分值的教师,就达不到该岗位职责要求,该教师就有可能面临低聘(如副高聘为讲师)、待聘的命运。这种量化标准给高校武术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笔者在已经实施这项改革措施的10多数高校调查得知,有85.7%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担心完成不了科研量而遭到校方的低聘(武术论文相对其他体育论文难写难发表);有32.6%职称相对较低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担心受到校方的缓聘、待聘、转岗;有28.9%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担心由于身体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如伤病)或无法预见的武术教学安全事故受到校方的低聘、解聘。生存危机使广大高校武术教师处于焦虑、紧张、感觉过敏状态。
中国文化里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使许多公众对武术的理解陷入误区,更使更多的人们对从事武术事业的人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中国传统的目光中,人分尊卑,行业分为三教九流,凡是愉悦大众的身体文化统属下九流,在国人的眼里最为看不起。这种传统的旧观念在现代社会已不存在,但它潜伏在人们意识之中,很多人不是把武术运动员称作“打架的高手”、“智力的弱者”么?很多人不是发出武术也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疑问吗?在他们看来武术运动只是简单的、重复的体力劳动,这种放大的意识辐射力会造成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忽视对高校武术学科的建设,武术学科建设往往被排斥在主流学科建设之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存在大学体育公共课课时系数值为主学科的0.8或0.9现象(武术教学也不例外);同其他学科相比,武术专业教师在高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这些无疑压抑了广大高校武术教师满腔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难以产生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
体育教师固有的职业压力表现在工作责任事故、工作负荷、工作环境三方面产生的压力。高校体育工作每个环节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如体育课教学、业余训练、竞赛等。由于场地体育器材设施易出现意外问题(如安全问题)、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教师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学生隐瞒病史等原因,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活动中时常发生伤害事故。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即使主要责任不在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也会尽可能搜集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言行不当、组织方法瑕疵等证据,力求体育教师和校方承担重大责任。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十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空前发展,由1998年全国招生108万人,猛增至2009年招生629万人,而高校体育师资并没有相应增长。就体育教学而言,工作量较之高校扩大招生前翻了2-3倍。据调查,多数高校体育教师授课周时数在10-16学时,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周学时已超过20学时。体育课上课时间不再局限周一至周五上午三、四节课,下午五、六节课,而是每周七天、每天全天安排体育课教学,甚至晚上也安排。高校体育工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武术教师参与,工作负荷之大,武术教师不堪重负,疲于应付。武术教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在户外,长年在操场上风吹、日晒、雨淋,大学生“厌”体,高校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短缺及政策上的歧视(如体育课课时系数值低),这些艰苦的工作环境对武术教师产生的压力也不应忽视。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高校学生最重要素质之一,新时代对教师的职业提出新要求,也带来新压力。长期的武术专业训练、竞赛使得相当部分的高校武术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非专业能力和必要的人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要面对学术科研能力薄弱,相对偏低的学历等现实问题。高校武术教师自身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大学生获取武术知识的渠道增多,面对新的教学形势、我们教师原有的知识已不够用,我们必须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知识领域,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学习教育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科学、心理科学等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手段。如此才能胜任武术教育工作者之责任。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年代,习武防身往往会成为年轻人的选择,武术会得到很大的发展。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社会处于团结、稳定、和平、文明的状态,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客观地说,这一主题对大学生习武有一定影响。西方体育对大学生习武需求有重要影响,西方体育以竞争取胜为主要特征,在易懂、易操作的比赛规则控制下进行,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和娱乐性(如篮球、排球、网球等),这些项目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拼搏、竞争、进取的精神风貌相一致。而武术讲究中庸、平和,注重“天人合一,身心调和”,深受儒家、道家等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缺乏,影响他们对武术的认知,进而阻碍了对武术心理需求的产生。同街舞、轮滑等体育项目相比,武术缺乏时尚元素,武术很难实现项目目标,因为套路演练水平的高低需要经过专门的武术裁判的评定或观众的认可才能知道,搏斗运动需要对手实战才能展现自我,大学校园里很少有这种舞台和机会,这就会使大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感觉,习武热情消退。大学生自身因素对武术的需求不容忽视,大学里接受体育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为90后学生,他们普遍聪明、接受新鲜事物迅速、追求时尚,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武术教学的单一、枯燥、劳累直接影响他们从事武术运动的积极性、持久性。
压力对个体会产生正、负效应,恰当的压力能使高校武术教师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动机,提升工作效率。压力超过临界值,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消极的行为,降低甚至破坏了武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引发躯体、心理残疾。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压力过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使个体表现出疲乏、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胸闷等身体问题及自尊水平下降,过分焦虑、多疑、抑郁、嫉妒、情绪失调等心理问题;压力过重会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如消极回避与自我怜悯、自暴自弃、冷漠体育学术科研,体罚漫骂学生、消极怠工、有的甚至逃避工作;压力过重会影响团队凝聚力,个体的消极情绪和行为易在团队之间传播,造成团队压力过重,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全员聘用、定编定岗产生的岗位绩效,是高校体育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的,绩效考核不科学、不合理,是教师产生生存压力的重要原因。高校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等体育工作有其特殊的规律,对武术教师绩效考核和评价应根据其特殊性而建立相应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由于每个武术教师能力各不相同,有的武术教师教学表现突出,但科研较差;有的武术教师科研能力很强但教学一般;有的武术教师训练、竞赛成绩很好,但教学、科研一般。因此,在对高校武术教师绩效考核时,不能“一刀切”,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完成教学、科研、训练等每项绩效分值,应根据每个武术教师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强化教师专长绩效要求,如对科研较差,教学突出教师的评价应强调教学绩效,而不能一味要求该教师完成科研绩效分值,即追求论文的数量或刊物级别。绩效考核应与奖酬结合起来,不以其它理由对奖酬打折,提高高校武术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提升他们对体育工作的认知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消除武术教师的不公正感,是缓解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尊重武术教师的劳动,改变对武术工作的偏见,制定相关政策,切实保障高校武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从高校层面来说,主要为高校武术教师创造良好武术工作环境,同其他学科工作同工同酬,在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上要对学校体育工作倾斜,通过访问学者、进修、攻读在职研究生等形式,给广大武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机会。在职称评聘上,不能单纯以论文的数量或刊物级别来考量,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在评聘中应起重要作用,给予优秀教师晋职的机会,打破论资排辈、主次学科观念。本着程序公正、分配公正以及互动公正的原则,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建立教师参与制度;加强组织沟通等,从而提升高校武术教师组织公正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职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高校武术教师应正视现实,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调适。“有为才有位”,我们只有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际交往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改变他人的偏见。我们应提高心理素质,正视工作中的利益得失、人际关系得失、生活学习得失,用良好平和的心态对待和挑战压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武术教师要改变让他人易产生偏见的行为态度,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如书法、音乐),参加文体休闲活动、终身学习、保持健康的社交生活。
[1]石 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2(4):433-438.
[2]张 锋.高校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2000(4).
[3]张建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危机和出路[J].体育与科学,2002(4).
[4]杨 芳.从人的发展看体育教师继续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5]陈钢辉. 论体育教师产生教学心理偏差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6]石 林.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心理科学,2003(3):494-497.
[7]李春铃.教师压力管理探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27-31.
[8]Phillip Rice. 压力与健康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Discussion on the Pressures of College Wushu Teachers
Wang Weirong1Huang Gui2
(1.PhysicalEducation Schoolof 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 Anhui241000;2.PhysicalEducation School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07)
On the basisof documentsand surveys,thisarticle makesa research on the pressure problem of college Wushu teachers.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ndicates:at present,the pressures of college Wushu teachers is mainly from the survival pressure of institutions'full employment and setting a quota for posts;learning pressure from learning community;psychological pressure from social prejudices;inherent occupational pressure of Wushu teachers.On the foundation of thisarticle hasdiscussed,the paper putsforward some measuresto relieve the stressof college Wushu teachers.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essure
G85
A
1004—5643(2010)09—0054—02
1.王卫荣(1972~),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