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计(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诗人。他生于1810年,父亲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曾为波兰的独立而积极奋斗。母亲是一位有才能的音乐爱好者,肖邦受其母亲的影响,从小具有很强的音乐天赋。6岁学钢琴,7岁作《波兰舞曲》,8岁公开演奏,不到20岁,就已经成为了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一生中的音乐作品以钢琴曲为主,其作品继承和发扬了欧洲18、19世纪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丰富了欧洲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并对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承,以及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肖邦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极富表现力,节奏生动,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①
然而肖邦的后半生正是波兰亡国之时,他离乡背井,生活在异国他乡,思国情、思乡情时常萦绕在他的脑际。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亡国恨、思乡情。《第一叙事曲》、《升C小调圆舞曲》、《b调谐谑曲》等,表现了波兰人民解放斗争中的英雄气概,以及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精神,抒发了对祖国命运的伤感之情与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一首震撼爱国者心灵的《升C小调圆舞曲》就这样在忧郁与伤感中诞生了。这首著名的《升C小调圆舞曲》,是肖邦1831年在去巴黎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在极度悲痛和激愤的心情中创作的。”肖邦在日记中写道:“……无疑朋友们一定战死了……华沙会遭到更惨痛的凌辱。英雄的血啊,将永远沾湿祖国的泥土,……而我在这里只有两只空空的手,它只能在钢琴上发恨、呻吟!这有什么用?啊!苍天……祈求你,祈求你为我震翻整个大地,将残酷的人类吞灭吧!”这种激烈愤懑的情绪充满了整个作品。
《升C小调圆舞曲》是肖邦晚期创作的作品,“在全曲中多彩的织体、细腻的和声、巧妙的调性安排,无不反映作者手法的驾轻就熟。同时作品在情绪的充实、思想的丰富等方面,体现出肖邦晚期创作的更高艺术境界”②。全曲在贯穿始终的和弦织体背景下,在细腻多变的和声烘托下,以意大利歌剧式的缓缓如歌的旋律,叙述出一种思乡并带着激烈愤懑的忧郁和伤感的情怀。
正如刘金玲在《肖邦圆舞曲的研究》论文中所论述的:“这部作品与他早期创作的圆舞曲在风格上有所不同,舞蹈性的旋律大都被歌唱性的、幻想性的,并且带有即兴式的音调所取代,表现了肖邦的‘肖邦圆舞曲不能跳’的风格特点,是不折不扣的圆舞曲风的抒情诗,有人形容为‘心灵的舞蹈’”③。整个旋律具有哀叹、伤感的音调特点。乐曲一开始(1-8节)就以两个长度分别为9小节和7小节的乐句,其骨干音程是连续的下二度模进,节奏模式为疏与密的对比,整体上是一种无奈的叹息式的音调。第3、4小节和第7、8小节中富有特点的节奏和四、五度音律的跳进,无不表现出作曲家一种痛苦的抽搐,紧接着两个附点二分音符的级进下行,又表现了肖邦欲言又止的复杂、矛盾的内心痛苦。“这一疏一密的节奏型似乎是作曲家在音乐中敞开他封闭已久的心扉,但最终也只是让它呼吸到了一丝新鲜空气,感受到了一缕柔和的阳光,又随之将其关闭。”④特别是这一乐段的结尾,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作曲家那种无奈的叹息之情。
整个乐曲在叹息式的音调中,非常形象地勾勒出了作曲家忧伤、凄凉、痛苦、孤独的情感世界。随着叹息式音调的不断反复,更加深了作曲家对现实的迷茫与困惑的无助感。乐曲以一个强奏的不协和和弦,引出了左手一连串急剧下行的音调,犹如奔腾向前的滚滚狂涛,表现了作曲家内心不可抑制的悲愤与激怒。低声部翻滚着的琶音仿佛是起伏的心潮,右手在高声部奏出了一个激昂慷慨的主题,犹如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呼声。仿佛听到了远方的声声呐喊及作者内心深处乞求的叹息。
这首著名的钢琴曲,采用了如此反复的叹息式音调,无不包含着作曲家肖邦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对敌人无比的憎恨之情,是用血和泪凝成的艺术创作,感情真切,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波兰人民抗击敌人的艰苦岁月。不论是弹奏,还是欣赏,无不为之落泪,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抗争的力量,激起了波兰同胞的愤懑与仇恨之情。
在肖邦的其他小调圆舞曲中,常常采用一种具有呼唤性特征的节奏型,而在《升C小调圆舞曲》中,这种较为舒缓的节奏不仅多次地反复出现,而且其后紧跟着的音乐是连续地下行进行,它表现的是作曲家肖邦对家乡、亲人、爱情、祖国、同胞的强烈呼唤和渴望。这种渴望都是以失望和无奈而告终。这种呼唤性特征的节奏型多次出现在《升C小调圆舞曲》中,这是肖邦最富有诗意、最富有幻想的乐段,只要欣赏者认真去品味,就会感受到作曲家的无奈与哀伤。“作品主部的旋律下行的六个八分音符构成的乐句,似乎是静止的音符,但表现出的是作曲家对命运的难以预料、难以抑制,以及对时间飞逝的无法挽回和不可遏制的无奈与沮丧。”⑤
如果说第一插部的曲调犹如对话式的宣叙调,那么全部的旋律似乎是作曲家在无法与任何人沟通的状况下,不得已而由对话变成自言自语。在这一乐段中,作曲家主要采用了下二度模进的手法将旋律加以发展,音调下行的写作特点再一次呈现在乐曲中,在旋律的走向上也趋于下行,并出现了四、五度的跳进。作曲家在这里通过音乐,表现的是对命运的祈祷,是无尽的惆怅与哀愁。刘金玲在《肖邦圆舞曲研究》的论文中将肖邦与李煜相比所说:“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语句,借绵绵不断的春水形象,刻画出诗人忧虑、愁闷、伤感的心境。……而肖邦的这首作品亦是在异国他乡完成的。虽然两人背井离乡的原因不同,但惆怅的均是远离家乡,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过去幸福的生活中去。因此,肖邦的这段音乐与李煜的这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⑥。
在第二插部的复杂段落结构中,音调更具有呼唤性特征,转入降D大调,速度更缓。“每一乐句由三个乐节构成。乐节1:互换性特征的节奏再次出现。八度音程的大跳,与主部级进式进行的旋律形成对比。此后的长音表现出宽广、辽阔、悠远的意境。随后是连续的级进下行。乐节2:首音与上一乐节的尾音形成八度,而后也是级进下行,72小节出现新材料,拱式的音型与跳音的结合,将一种无奈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⑦在这部分的乐句中,充分表现了肖邦在异国他乡所感到的故国遥远,感到了年轻时的幸福生活的失去,故土、亲人、幸福、生命等一切美好的东西在呼唤中寻求而不得。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刺骨的心痛与仇恨,刺心的无奈与沮丧。
这首著名的钢琴曲采用呼唤式节奏型,音乐中充满着内心的呻吟与呐喊。这种心底的呻吟与呐喊,逐步推向到悲愤的痛诉,它与前段乐曲形成了对比,达到了悲怆的高潮,而且更富于冲击力量,狂怒的音乐表现了波兰人民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战斗精神。这种悲痛的呼唤性节奏型,似乎又是作曲家在对祖国、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忧虑,让人感受到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深切的仇恨,并以悲凉的心声痛诉了国破家亡给作曲家带来的痛苦。
从美学意义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著名的钢琴曲《升C小调圆舞曲》。“虽然听起来与其他圆舞曲有相似之处,但这首乐曲更具有忧郁感和忧伤感,蕴含的悲剧色彩更浓。正是这种感伤、悲剧,才产生了意义更深的欢乐。”⑧正如意大利作家贾克莫·普契尼所说,“通过诗人下泪,可以使人类得到更好的娱乐”;“最悲伤的东西使人感到最欢快,这也是艺术尤其是音乐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⑨在黑格尔看来,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斯多得所说的“恐惧和怜悯”,而是“愉快和振奋”,“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就必须本身具备丰富的内容意蕴和美好的品质,正如他遭到破坏的伦理理想而使我们感到恐惧一样,只有真实的内容意蕴才能打动高尚心灵的深处”⑩。
肖邦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以及隐藏在作品中的悲剧性,正是打动我们心灵、呼唤我们同情,以及由此而产生满足感的“真实的内容意蕴和美好的品质”。欣赏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不仅仅被凄凉的曲调所吸引,更多的是被旋律中透露出来的压抑与感伤所支配,它所带给听众的是强大的音乐生命力。
①② 唐昌菲:《肖邦升C小调夜曲演奏分析》,《湘江歌声》2004年第4期,第36页。
③④⑤⑥⑦⑧ 刘金玲:《肖邦圆舞曲的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第43页,第44页,第45页,第45页,第88页。
⑨ [奥]普拉维:《圆舞曲之王》,潘海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0页。
⑩ 马奇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美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合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