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锋刃——评毛姆的《刀锋》

2010-08-15 00:42胡鸿志石家庄学院外语系石家庄050035
名作欣赏 2010年21期
关键词:伊莎贝尔刀锋艾略特

□胡鸿志 刘 琳(石家庄学院外语系, 石家庄 050035)

提起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大家似乎并不陌生,在以往我们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多少有涉及到他的小说或戏剧。作为一个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毛姆是一位成功并且多产的文坛人物。他的著作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被我国的读者所熟悉,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片如《孽债》(即《人性的枷锁》)、《剃刀边缘》(即《刀锋》)在解放前都曾在我国上映。《刀锋》一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版,不久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受到以严峻著称的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夫人的称赞。但毛姆本人一直都很谦虚地评价自己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一、从现实中取材,运用第一人称

在威廉·毛姆的作品当中,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比如他1903年出版的作品《寻欢作乐》中的主角是以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为创作原型的;而这部晚期的作品《刀锋》则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人生写照。对于这一点,毛姆从不讳言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是从真实的生活中取材的。在毛姆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创作手法比较倾向于运用第一人称。在《刀锋》一书中,他甚至还曾离开主题,和另外一个小说家伊夫林争论用第一人称写小说的问题:伊夫林认为用第一人称写小说是可鄙的,威廉·毛姆则认为人的年事愈长,就愈觉得对别人的理解不够。因此,毛姆只想从个人的角度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真实地写出自己所要写的人物。有趣的是,在这场争论还未平息的时候,他又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名为《第一人称》。

这里必须提到的是,毛姆以往的小说如《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多以自叙传的方式来结构。小说的叙述者多是第三人称,即毛姆为小说设置了一个代言人。然而,在《刀锋》中,毛姆本人似乎急不可耐地跳入了虚构的故事中,并充当小说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不过,作为小说角色之一的“毛姆”并没有充当故事的动力部件,而只是一个结构故事的枢纽。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命运在各自的世界中按照所选择的生活本身的逻辑自如进展,而叙述者“毛姆”只是将他们各自的事件拉到了一起。因此,小说出现的是块状场景的连串组合。毛姆在一开始就故意说明,他在讲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一个真实的人。这种引入故事的叙述方式似乎自然如流水,如生活本身。

二、故事情节简单,蕴含丰富哲理

小说写的是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在军队生活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人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这个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是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营救拉里而中弹牺牲。从此拉里对生活充满了迷惘,弄不清楚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恶和不幸。拉里复员以后,他既不肯进入大学进行深造,也不肯融入社会去就业,而是一心探求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丢下了自己的未婚妻来到巴黎。在那里博览群书,并学会了几种语言。但是,巴黎和法国只是拉里的中途岛而已,两年后,他就和未婚妻解约了,又从巴黎遍游世界各地,最后到了印度,找到的答案既不是恩夏姆神甫要把拉里当迷途羔羊圈回去的天主教,也不是拉里想从波兰矿工考斯第口中探听的神秘主义,而是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于是,拉里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把自己的有限财产分散给亲朋好友,自己却隐身于人海,做了一名普通的计程车司机。

小说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到底生命的意义何在,世俗幸福和内心宁静到底有没有可能合二为一?对人生的思索,是毛姆赋予《刀锋》的真正主题。他默默地注视着拉里敲开的每一扇象征着“希望”的大门,他赋予拉里完全的人生自主,即使激起的层层波澜终于恢复平静。与其说拉里是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的画像,倒不如说他实际也是作者的理想化身。《刀锋》一书影响了二战之后很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正所谓“富贵非我愿”,在任何时代,金钱都不可能成为超越一切的价值衡量标准。《刀锋》还通过形形色色的美国人的不同命运结局来和拉里的真正成功作对比,说明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尘世的满足都是暂时的,只有在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生活中才能得到持久的快乐和幸福。正是由于《刀锋》所具有的深刻哲理和浓厚的东方神秘主义气息,使它在英美两国相继出版后,极受青年一代特别是现役军人的欢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人物塑造栩栩如生

《刀锋》的成功还得益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界大战时期的人物画廊。威廉·毛姆的这部著作中倾向于现实的写作手法,既没有浪漫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渲染人物;也没很多的人物心理描写,而只是简单地通过对话来体现人物的个性,给读者一个自由的空间来发挥对人物形象的想象。小说以拉里为中心,描绘了许多不同性格的男男女女。

例如,对于醉心于欧洲社会交际生活的艾略特·谈波登,毛姆有这样一段话形容他:“……以艾略特的机灵,绝不会看不出那些应他邀请的人多只是混他一顿吃喝,有些是没脑子的,有些毫不足道。那些响亮的头衔引得他眼花缭乱,看不见一点他们的缺点。……这一切,归根结底,起源于一种狂热的浪漫思想;这使他在那些庸碌的小小法国公爵身上见到当年跟随圣路易到圣地去的十字军战士,在装腔作势、猎猎狐狸的英国伯爵身上见到他们在金锦原侍奉亨利八世的祖先。”艾略特极其聪明,他削尖脑袋钻入上流社会,靠权谋、手腕讨得上流社会体面人士欢心而站稳脚跟,他从不放过任何商业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向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推销形迹可疑的古董名画,并因此而暴发。他靠体面排场、精美宴会、热情好客撑持了台面,又用乐善好施与教会搞好关系,借用梵蒂冈的智慧成功躲过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崩盘,而且大赚了一笔。他靠移花接木手法将自己与贵族名门攀上关系,狠狠地过了一把贵族瘾。艾略特是当今商业社会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则,而这不过是过眼烟云。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剧说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来证明人生价值的想法是极其愚蠢的。

除了个性鲜明的艾略特之外,小说中的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是个贪图物质享受的年轻活泼的姑娘,并和作者一直是“知心朋友”,可作者对伊莎贝尔这样的女性并不是很欣赏,并且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她蓄意破坏索菲和拉里婚事的阴谋。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她并不担心钱,因为她从来就不曾尝到没有眼前这一切的滋味,可是,她本能地感到钱的重要性。钱意味着权势和社会地位。人应当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她的一生显然应当放在这上面”。她热爱生活,热爱纸醉金迷的生活更胜于爱拉里。这也暗示了这对恋人最终的分手缘于各自本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毛姆善于驾驭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异常鲜明。对百万富翁亨利·马丘林,作者有这样一段叙述:“当他遇到大宗买卖的时候,当他和强大的同行竞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心狠、更无情。”“他要割对方身上的那一磅肉,并且非得排除一切障碍割下来不可。你要碰到他厉害的那一面,他不仅毁掉你,还要在毁掉你后哈哈大笑。”寥寥数语,便把这个经纪人贪婪、残忍、嗜钱如命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对于主人公拉里这个“刀锋”似的人物,毛姆在小说当中刻画得深刻而完美,言语之间吐露着无限的喜爱之情。这个聪慧沉稳的前飞行员,在战争中遭遇战友的突然遇难,使他惊愕于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叵测,并由此而对生命倍加珍惜,这种珍惜使他把精力倾注于个性使然的热爱,让自己情有独钟的兴趣,成为生命力的聚焦点。于是,他沉静如秋水,灵动如飘风,时髦的潮流不能将他裹挟,舆论的喧嚣也不能让他驯服。他有自己的认定,这认定既是思想织出的谜团,又是智慧对疑问的挑战。面对硕大庞然的客观世界,他就是想对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点探个究竟,并为此孜孜不倦、乐而忘返,任亲朋故旧有种种惊诧、愕然、惋惜和慨叹,他那高贵的头颅就是不肯转向俗世人生,并不惮于因此而背负重重艰难。他的人生,始终是一种锐意精进的姿态,哪怕因此而辜负爱人的期盼、朋友的支援。

四、写作手法不拘一格

《刀锋》写作技巧娴熟,常常有点睛之笔。毛姆运用收放自如的叙事技巧:他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当中总是会把局面铺开很大,让读者们担心作者到最后如何把场面收拾掉,但这个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他总是很轻松的一转笔锋就结束了一切。例如,当伊莎贝尔告诉作者自己和拉里解约的经过,以及作者给了伊莎贝尔忠告之后,他只用两三行文字就结束了他们精心策划的汉普顿宫之游:“雨仍旧下个不停,我们认为不去看汉普顿宫那些华贵建筑,甚至伊丽莎白女王的床,伊莎贝尔也可以活下去,所以就坐车子回到伦敦。”随手解决掉汉普顿宫,并符合事态的发展,既有逻辑性又干净利索。毛姆还充分运用比喻手法。毛姆的写作受到很多名家的影响,在《刀锋》中,毛姆就运用了巴尔扎克的石子投入河中的比喻:一个人在世上所留下的痕迹并不比一颗石子投入水中留在水面上的痕迹多。以此来宣扬拉里的那种人生境遇,不求明达不计得失,而埋头于生死价值问题的纠缠。随意性写作也在毛姆小说中得以体现,有时候他似乎并不在意他的一些文字会影响整体的效果,给人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例如作者在写他赴拉里约会之前穿过卢森堡博物馆公园时,描写园中游人的那一段回忆自己青年时期的描述,完全属于自叙性质,与小说毫无关系;又如,他第六章论述莱辛的《贝蕾妮丝》,都是离开主题发挥自己的文学见解。

小说的题目《刀锋》,来自印度的古代经书《奥义书》中的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主人公拉里的救赎之路,就是一面难以逾越的刀锋。毛姆把他置于异端之顶,让他通过种种与现实和世情相背离的艰难之旅,来预示得救的困难,只能用他的幻觉来抑制内心的困境。“拉里,你关于绝对的见解肯定会逼使你认为世界的美只是幻觉——是玛雅一手造成的。”这是毛姆在本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智者的语气对拉里的告诫。同时,他把拉里的异端行为看成人类陷入精神困境的某种游戏。在这个世界里有乐有忧,有道德有堕落,有知识有愚昧,有善有恶,它与生俱来,你根本摆脱不掉,包括圣者或智者。

[1]周光发.探索人生追求真理——从《人生的枷锁》和《刀锋》看毛姆长篇小说的哲理性[J].台州师专学报,1999:(5).

[2]彭文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幅彩卷——试析毛姆的《刀锋》[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刘 萍.从《刀锋》论毛姆对现实主义的跨越[J].松辽学刊,2000:(1).

猜你喜欢
伊莎贝尔刀锋艾略特
章鱼心
国家公祭日有感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22个“生命之吻”
春天
艾略特的蜜月
刀锋
依莎贝尔·普瑞斯勒:这一世,只需负责貌美如花
文/玉 痴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