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世超 罗 洁(汕头大学文学院, 广东 汕头 515063)
美华作家黄宗之和朱雪梅伉俪在小说创作这条道路上一直进行苦苦追寻,最终觅得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方向。他们原非专业作家,而是美国大学的研究人员,本与文学无涉;但多年海外漂泊的经历却让他们涌现出一股难以遏制的冲动:把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写成小说,书写华人海外生存的艰难旅程。他们的第一部小说《阳光西海岸》便是以自身追寻“美国梦”的经历为参照创作而成的,面世后不同凡响,获得了许多评论家的肯定。在此基础上,他们信心百倍地创作出了第二本小说《未遂的疯狂》。这部与克隆人有关的科幻小说是他们转变创作方向、迎合市场的试验之作,但是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这让他们意识到:“华文文学创作必须根植于祖国大地。”于是,沉寂多年后,推出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成长小说《破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以其饱含真情实感的笔墨和纵横开阔的文化视野,成为近期成长小说创作中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黄宗之伉俪十几年来对生活、对中美教育模式、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在艺术上的体现。
“破茧”其名源自作品中讲述的一则寓言故事:一位教授在后院看到一只幼蝶,力图破茧却几番失败。他好心将茧口剪大,然而幼蝶爬出后却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怎么也飞不起来……教授经研究后发现,原来幼蝶咬破茧子、使臃肿的身体经过狭小的洞口、拼命挣扎爬出来的时候,蓄积在体内的血液会被挤压,流进幼蝶细小干瘪的翅膀里,从此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蝴蝶。作品正是借由这个寓言,告诉天下父母:孩子只有自己经受了破茧之痛,才能真正成长,振翅而飞。这也是全书的主题所在。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教育理念,当中国孩子在异国成长时,特殊的矛盾与冲突势必会存在。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沿承了新移民在他乡求生存求发展的主题,但对象却从奋斗者自身转移到了他们的第二代身上。它以个人体验与美国教育背景相结合,铺展了新移民教育在美国经历的各个阶段。小说以一种平淡白描的手法讲述了这样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两个不同阶层、不同教育程度的华人家庭,从中国来到美国追寻梦想,把深切的爱和巨大的期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男孩张巍立,父母是搬家工人和家庭保姆,一开始他并不服从家长让他一心读书的命令,而是热心于童子军、橄榄球队、学生会等课外活动,父母无奈放手,任其自由成长,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多番影响下,他日益成熟,最后走进了哈佛大学;女孩安妮塔,父母都是科学家,从小聪明而孝顺,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然而父亲为了让她考上名校,给了过多的要求和过大的期望,在各方面都束缚着她,让她不堪重负,引发了父女冲突,成绩也一落千丈,最终父亲从一本书中受到启发松开了双手,安妮塔也逐渐真正成长。《破茧》里的“成长”,包含着新移民第二代在美国的成长经历,同时也包含着两代人在中美教育与文化碰撞中心理成长过程。
小说中的几个华人孩子,其成长轨迹虽然跟国内孩子一样经历青春的迷惘、成长的阵痛和生活的苦闷,但身处海外,注定对其自身的成长有着更为丰富的感受和体验,面临陌生环境和异质文化的巨大冲击。小说着力描写他们在中国出生,年幼时便跟随父母远渡重洋,逐渐融入异国的生活。同在美国出生、美国成长的华裔小孩相比,他们是“外来的”,需要一个过渡期,要完成对陌生环境和社会规则的接受与熟悉过程。这个过程对成年人来说都是莫大的煎熬,更遑论年幼的孩子。小说中,张巍立刚来美国时,由于语言不通而无法融入学校生活,遭到墨西哥学生欺负,却被家长和老师误会。在这种情况下,巍立只能躲在房间里,沉默地对抗着。另一个叫婷婷的女孩子,父母生意失败离开了美国,却被留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虽然对方对她十分客气,但毕竟是客居,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只能借着无数拨回家中的电话得以宣泄。作为孩子,他们无法控制这种在异国他乡失语后的紧张与焦虑,在经历挫折后,父母也没办法真正抚慰其内心,他们只能独自去应对这陌生的一切。而当他们逐渐长大,深受西方强势文化的熏陶与培育,又必然会与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父母发生冲突。同时,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意识渐渐活跃,而美国社会强调个性、独立自主的观念也极大地鼓舞并塑造了他们,于是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发言权,而不愿总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安妮塔与父亲欣宇的冲突即是一例,无论是在学校社团、学服装设计还是参加毕业舞会、交男朋友等爆发父女争执的一系列事件背后,都是一个正在成熟、逐渐拥有自我意识的孩子与一个固执地将孩子束缚在自己的羽翼下不肯放手的家长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西方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再现。只有经过这些多重考验,一个孩子才能真正成长。正如某哲人所说:苦难是一种财富,有的人在苦难中就像破船一样沉沦到底,有的人在苦难中就像蚕一样破茧而出。张巍立和安妮塔都是在历受种种波折后,最终成为人格健全、思想成熟、自立自强的高材生。虽然新移民第二代要经历更多的考验,但有磨难才有成长,是挑战也是机遇。美国《世界日报》有一个报道:纽约某大学对移民第二代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不仅比自己的父母——第一代移民更加成功,在教育、就业、公民义务参与方面也比同代人更出色,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将自身少数族裔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独特优势。《破茧》正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尤其在中国,为了达到这个“成龙”、“成凤”的目标,无数父母耗尽心血、绞尽脑汁,其中不乏用高压手段来管教子女,结果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案例。《破茧》通过科学家欣宇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思考。欣宇和白梅夫妇,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不惜变动工作、三番两次地搬家,为女儿创造最好的升学环境,又花费大笔金钱培养女儿学钢琴,对女儿在功课上的方方面面都十分重视。可是,光有好成绩在美国是远远不够的,过于严苛的管教也让女儿产生了逆反心理,爆发了父女冲突。在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波折和疼痛之后,欣宇对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一个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一份份写满了高分的成绩单?是一张名牌大学的文凭?是一个只知道读书的乖孩子?还是一个真正有着健全人格和精神追求的社会人?如果教育仅仅只是为了培养读书机器而存在,那么这样的教育又怎么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怎么能够培养一个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呢?作者借艾贝尔校长之口说出自己的感悟:“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明确的生活目标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于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在反思中破茧成蝶。
作者在后记中说:“以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和周围的海外学子的经历为故事基本构架,把出国后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为主题,以中华情结对美国梦的强烈干预为冲突,以个人命运、家庭沉浮与这个特定历史时代以及国家命运为纽带来展开故事。”这部小说以一种严肃的创作态度、朴实的写作方式,给人以一种特殊的感动,并唤起读者对中西教育和文化的反思。其不足之处在于,有些情节设置过于刻板,如张巍立帮一位医生搬家,他的诚信与无私不仅让医生大受感动,也让那个小时候欺负他的墨西哥人说出了:“你是我最好的中国朋友。”然而为了表现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一面,反而失去了真实感,情节成了主题的传话筒。另外,除了一两个主角外,对其他人内心的挖掘亦不够深入,缺乏立体感。但作为非专业作家,这样的创作已属不易,相信他们会有更多佳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