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杰
论如何练好长笛音色的技巧
□高洪杰
长笛笛孔一般分为圆、椭圆、长方和卵圆形等。各种吹孔的形状面积不等,音色特点各有所异,而嘴唇在吹奏孔上所占的位置,却关系到音质的好坏问题。长笛笛口的宽度一般在10.1~10.6MM之间,在这个十分精确的距离内,唇在上面压的位置稍有变动,将使音质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唇压吹孔比例在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比较适宜。
风口是气流转换成声音的重要关口,其大小、厚薄、宽窄的变化是无穷的,风口稍有变化,气流的方向、形状、流速、力度、密度等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引起长笛的音高和音色随着发生大的变异。长笛的音域较宽,有四十多个音级,这就需要风口在音乐的进行中随时进行精细调整。由于风口是受听觉和嘴部有关肌肉调整和控制的,并且长笛风口的面积很小,可调整的幅度不大,在调整风口时要考虑各个音区音质的统一,因此风口的变化十分精确,必须要有敏锐的分辨能力及嘴周围肌肉的高度灵敏性。气流从两唇之间风口吹出来时,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气柱,这个气柱冲击长笛吹孔的前沿“撞击壁”就发生振动,然后振动笛管内的空气而产生声音。因此风口的形状决定气柱的形状,而气柱的形状又影响声音的形状。如果气柱又窄又薄,音质就不会饱满,只能发出尖噪的声音;反之气流如过宽过厚,则既浪费了很多气息,声音也发散;必须与乐器的气孔比例适合,过小过大都不利于获得良好的音质。风口的大小在高、中、低音区中,必须有所差别不要过于悬殊。从演奏法上来看,风口形状必须要有所控制,不能有明显的差别,这样才能保持各音区音质的统一,虽然风口是控制各音区,音高和音质变化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然而在实践中,某些长笛演奏者,却过分地依赖风口的变化这一手段,吹高音风口突然缩小,吹低音又突然放大,这不仅造成了演奏大跳音程,音不准,发音吃力,而且音质反差过大,高音区尖噪浅薄,低音区空洞无力。
在长笛吹奏过程中,面部肌肉始终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嘴周围肌肉的耐力,控制以及灵敏度,对吹奏的作用极大。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吹奏时,口型成微笑状,这很有道理。据苏联医学家埃延根研究:“人的脸部与颈部集中了人体肌肉的百分之五十五,表情严肃的人,有十七块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微笑时七块肌肉在紧张状态。”从解剖学来看,人的面部纵横长有许多肌肉,它们大都在对称生长,而直接参与吹奏活动的肌肉是口周围肌,有八九种之多。这些肌肉在吹奏过程中,在神经支配下,以不同的方式活动着,这些肌肉的运动在吹奏过程中要高度地紧张,戒备并持续始终。对于口周围肌肉的控制,灵敏度以及耐力的获得,非下一番功夫不可。这些肌肉,在吹奏过程中又必须自然、松弛并在有控制的状态下,根据音乐的需要而精确、灵敏地工作。任何失控、紧张、夸张的肌肉运动,都势必影响气流的变化而损害音质。长笛演奏者,必须在长音与音节练习中细心体会各个部分肌肉的功能,训练肌肉的控制与耐心,使之达到协调、精确而自然。
松弛与紧张相对照而言,是自然的口型,不是人为地使肌肉多余的紧张;是有控制的松弛,不是无控制地把各肌肉群松懈下来,这样是无法吹奏好的。优秀的演奏家们在演奏时口型都是极其自然、毫不费力的。不论是音程的大跳或大幅度变化,都很畅通,并且音质一样美好。
气息的运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物理现象,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吹奏过程中,气流从风口到达笛孔前沿,距离只有一厘米左右。在这么小的范围内,气流却在不断地微妙地变化着,而每一变化直接影响到音质的变化。因此好多现象只能靠演奏者的敏锐感觉去判断、听辨和解决。为了从理论上讲清楚气息运用中的变化,试观察吸烟时的吐烟和寒冷中的“哈气”现象,在不同的风口、压力、距离下,气流的速度、密度、力度、流量等变化,大不相同,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音质变化同各方面的关系。如果再用手去感觉按正常吹奏法去向空吹气(或吐烟),便会发现,气柱近点冲力大、集中,远点冲力小,变散。密度是距唇越近越大,越远越小。近点速度快,远点速度慢。通过这个简单的办法,再联想吹奏中的气流形状,便明白了,风口大小、距离远近、送气压力,必然使气柱的速度、密度、力度、流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责任编辑 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