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剧史上的彻底“革命”
——瓦格纳形而上学悲观主义歌剧

2010-08-15 00:42刘智强
戏剧之家 2010年8期
关键词:指环瓦格纳和弦

□刘智强

欧洲歌剧史上的彻底“革命”
——瓦格纳形而上学悲观主义歌剧

□刘智强

瓦格纳坚信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寻找自己的出路,他把自己的想法构成思辨性著作《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提出歌剧概念的新命题——“音乐剧”,阐述了他对现实歌剧的新理念。“连本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写作使他的思想沉浸在叔本华形而上学悲观主义哲学中,又将自己的思想凝聚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把自己推到了孤独的绝望之中。

瓦格纳 乐剧 连本歌剧 形而上学 特里斯坦

瓦格纳生于莱比锡一个普通的警官家里,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幼小的瓦格纳改嫁到艺术家路德维希·盖耶家里。路德维希·盖耶鼓励继子瓦格纳发展艺术爱好。瓦格纳只系统学过半年的音乐理论,几乎完全靠自学成才。20岁时凭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莱比锡的一个小歌剧院里谋得合唱队长一职,同时兼外地剧院的指挥,使他获得了作品分析及乐队指挥的音乐戏剧实践经验。23岁时瓦格纳与同在一个剧院的女演员明娜结婚,这时他开始写作歌剧。最初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一报还一报》写作的《禁止恋爱》和《小精灵》,由自己写脚本完成音乐创作,用这种方法获得音乐与戏剧概念的统一,奠定了他日后歌剧改革创新的基础。瓦格纳在里加剧院担任指挥期间,根据英国小说家布里沃的历史小说《黎恩齐——最后的护民官》写作了同名大型歌剧,同时还写了《浮士德序曲》,再次夯实了歌剧写作的基础。可他逃脱不了生活的磨难,迫于生计他漂泊巴黎以写文章谋生。正在遭受磨难之时,好运降临,德累斯顿的罗斯顿歌剧院接受了他的作品《黎恩齐》。这部反映中世纪罗马平民百姓反对暴虐贵族,颂扬战斗英雄的歌剧受到国民的赞誉,演出获得成功。由此,年仅30岁的瓦格纳被任命为萨克森国王的宫廷乐队指挥。从此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机,他深思自己生活的磨难,发奋写作了《漂泊的荷兰人》,从历史事件的戏剧转向理想化民间传说戏剧的写作。在德累斯顿期间,他沿着这条路写出了《汤豪森》和《罗恩格林》,促使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走向巅峰。这两部歌剧的主题取材于中世纪的德国叙事诗,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情,采用了超自然的元素作为戏剧的基本要素,颂扬了国家和人民。

瓦格纳渴望自己的歌剧具有古希腊悲剧那样的宏伟场面,他以天生的改革者的狂热致力于这一任务。他疏远了那些把歌剧看作消遣的轻浮贵族、掌握着皇家剧院的官僚,也疏远了反对他行动的妻子——明娜。因为这些人反对瓦格纳的改革计划,他妻子感到自己和德累斯顿社会官僚很融洽,生活得很惬意,不容忍丈夫的“空想计划”。瓦格纳认为当时的戏剧是因为社会需要而低俗和腐败,他怀着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信念,在国家形势动荡不安的1848年加入了“结束反动统治者权力”的革命阵营,他不顾可能产生的后果,以演说者的身份出现在激进派的工人俱乐部里,并在激进派的杂志上连续发表《人与现存社会》和《革命》等政论性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现存制度有害于人的命运和权力。旧世界正在瓦解而走向死亡,一个崭新的世界将从中产生”。①1849年5月德累斯顿爆发革命,国王及其宫廷侍从都逃走了,但普鲁士国王派来的军队镇压了这次起义,瓦格纳逃到在威玛的朋友——音乐家李斯特家里,他知道自己被通缉,在李斯特的帮助下迅速而秘密地穿过边境到瑞士避难。此时,德累斯顿的朋友,包括他的夫人都认为瓦格纳是个不可救药的人,这次可能将被严峻的政治形势吞没。但瓦格纳本人很清楚,“当我从世界上那使人痛苦且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中解脱出来时,当我从产生这些欲望的令人痛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时,我终于感到自由了。我的快乐是难以形容的”。②瓦格纳在异国他乡快乐地生活和发奋地写作,他坚信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寻找自己的出路,他把自己的想法构成思辨性著作《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提出歌剧概念的新命题——“音乐剧”(Mu s i c d r a m a),阐述了他对现实歌剧的新理念,并准备将这理念付诸实践。眼前要做的就是写“音乐连本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他以“齐格弗里德之死”的动人故事,即《众神的黄昏》写起。为了对这一剧情之前的故事加以解释,增加了关于“英雄时代”的一部剧——《齐格弗里德》。为了对剧情背景作进一步了解又增加了《女武神》,构成了三部连本剧。后来又在这三部连本剧的前面加了关于“莱茵黄金的诅咒”的故事——《莱茵河的黄金》。四个剧本《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黄昏》构成了一组庞大的“连本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把这部具有空前规模的歌剧称为“乐剧”,题名为“舞台庆典剧——前夕及三日剧”。《莱茵河的黄金》作为“序剧”,另外三部《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作为大型乐剧。即:

前夕乐剧 《莱茵黄金》

第一日 乐剧《女武神》

第二日 乐剧《齐格弗里德》

第三日 乐剧《众神的黄昏》

瓦格纳在写这部超大型“音乐剧”的同时,另外两部歌剧的故事情节不断打断他的思维,迫使他不得不放下手中正在写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第二幕音乐《齐格弗里德》,转笔写他灵感袭来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纽伦堡德名歌手》。当年正47岁的瓦格纳精力十分旺盛。1857-1859年间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后紧接着写作《纽伦堡德名歌手》。这段时间瓦格纳的思想沉浸在叔本华形而上学悲观主义哲学中,将自己的思想带到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把自己推到了孤独的绝望之中。50岁生日时,他不屈不挠的毅力终于崩溃了,想自杀离世。在这个命运即将走向绝望的关头,好运突然降临,命运再次发生了奇迹般的转折。一个瓦格纳的崇拜者登上了巴伐利亚王位,成了路德维希二世。年轻的君王把瓦格纳召到慕尼黑,受国王委托,支持瓦格纳完成《尼伯龙根的指环》音乐剧的写作,于是瓦格纳拾起了10年前搁置的《齐格弗里德》的第二幕。为了上演他的音乐剧,国王在居住的城市拜罗伊特建造了一所剧院,命为“节日剧院”。1876年8月13日的竣工庆典专门上演瓦格纳此时写作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在瓦格纳的指挥下举行了四天的演出。经过这一演出,瓦格纳式的信条传遍了欧洲,成功弥补首次音乐节在财政上的亏空,瓦格纳根据中世纪传说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用的杯——“圣杯”写作最后一部奉献给节日的戏剧——《帕西法尔》,这是瓦格纳70岁高龄时的作品,也是他生命终结时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瓦格纳把音乐表现和戏剧表现紧密地连接起来,正如他所说:“戏剧音乐中的每一小节,只有在能说明剧情的某些内容或表现人物的特征时才有理由存在。”③瓦格纳废除了含有咏叹调、二重唱、重唱、合唱和芭蕾舞场面的“唱段”歌剧,其目的就是要歌唱的旋律成为连续不断的整体,使剧中的激情得到彻底的发挥,感情不会冷却下来。这就意味着抛弃原来在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差别,用“无终的旋律”来代替宣叙调和咏叹调,按照德语音调形成自己特殊的旋律轮廓,比传统的宣叙调更有旋律性,比传统的咏叹调更加灵活和自由。然而,瓦格纳“乐剧”最大特点不在旋律,而在乐队。这是他歌剧改革创新的重点,他发展了一种“交响性歌剧”。乐队是他的乐剧中起统一作用的主要支柱,把乐队作为剧中人物的参加者。乐队把剧情、角色和观众都融汇在印象的洪流之中,这种印象体现了浪漫主义时代追求情感美的理想。乐队的音乐成了主导因素,始终以L e i t m o t i f(主导动机)贯穿在整部歌剧中,就像交响曲中的主题和动机一样,作为音乐发展的主要角色。主导动机这种特殊的意义同样承担着角色人物的性格面貌,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简单几个音构成一个角色形象,描绘出一个剧情人物,表现一种感情和一种思想;或一件事物的不同侧面;或具体到一个物体——“黄金”、“指环”、“剑”;或描绘出特定的情景——“莱茵河”、“城堡”、“田园”、“海洋”。动机的变形发展体现着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变化、人物的体验和回忆、人物的思想和潜藏的愿望。

音乐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瓦格纳的特点。多声部织体建立在伴音和声基础上,把和声高度半音线性化。彻底破坏了传统大小调和声功能语言,和弦之间不存在功能关系,一个复杂和弦后面常常跟着另一个复杂和弦,主和弦消失在半音运动编织的音流之中。半音主义还赋予关于和弦外音的新概念,大量未经准备的外音闯入和弦,谱面上看起来属于和弦的音符,在强烈的半音运动中获得了音响的紧张度,成为浸入到和弦内部的外音。这种不规则和弦成为“特里斯坦和弦”。可见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这些特种元素的表现已达到了极限。因为这部歌剧诉说的完全是瓦格纳人生痛苦的形而上学生命哲学。瓦格纳基于情感论的形而上学完全继承了叔本华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尼采意志论悲观哲学的精神,他的关于“综合艺术品”的大胆设想是一种真正的浪漫主义概念:词、歌唱、乐队、情节、手势、表演和舞台布景结合一体,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成为他“乐剧”创新的核心内容。

注释:

[1]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轮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1页.

[2]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253页.

[3]柏西·盖丘斯.音乐的构成.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第141页.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指环瓦格纳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文化视域中的瓦格纳及其超越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指环“寻亲”记
指环百搭
名人相册 歌剧巨匠:瓦格纳
《圣经》与瓦格纳歌剧《唐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