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宁
“草根剧团”亟待扶持
□马 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是新时期我们戏剧人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弘扬民族戏剧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戏剧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发挥着文化娱乐、教化、传承等功能,农村是戏剧艺术的根,且牢牢根植于农村这一片深厚的文化土壤,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群众性。尽管后来许多剧种是在城市的培育下走向成熟、走向辉煌,但依然不能完全割断与农村、农民的血脉与情缘。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地方,戏剧尤其是戏曲在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特别是在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戏剧流传很广,演出也较活跃,不论专业剧团,还是农民业余剧团,虽然他们的生存发展举步维艰,但仍然演出于农村乡镇,每场演出达上千人观看已不罕见,如果是在二月二、六月六这种节庆日,观众可达近万人。
在近些年,改革开放使青海农民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农民群众对戏剧艺术的渴望也越来也迫切,在青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按传统习惯农村老百姓要看大戏——秦腔,已经闲置了多年的农民业余剧团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发芽,如青海湟中县的贾尔藏村秦剧团、总寨村秦剧团、什张家村秦剧团,大通县的黄家寨镇杨家寨村秦剧团、鲍家寨村秦剧团、长宁镇秦剧团,互助县的丹麻镇皮影子剧团、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秦剧团、韭菜沟秦剧团,乐都县的瞿昙镇秦剧团等等多达六七十家,有些农民剧团历史悠久,如魏家堡村秦剧团、贾尔藏村秦剧团成立于清朝末年,他们最辉煌时,演出遍及青海东部农业区和甘肃省部分地区,最远到达过陕西宝鸡、咸阳一带。由于当时贫穷,置不起行头,脚上穿的是青海游牧民族的牛皮土鞋,人们戏称为“皮鞋班”,在青海、甘肃一带很有名气。虽然经过几十年、上百年风雨历程,虽然随着工业文明、科学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民众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产品和方式丰富多样,但活跃于乡村田间的农民业余剧团是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替代的载体。
二
当前,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早上睡懒觉,下午捣老窖(白酒)”,仍是许多青海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单调乏味。这与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戏剧建设更显落后。具体表现在:
第一,农村农民剧团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因为没有资金投入,农村农民业余剧团的戏剧服装、道具、乐器、音响器材等都非常简陋陈旧,他们靠微薄的收入购买专业剧团淘汰的廉价戏剧服装,经自己亲手缝补,供上台演出所用,历经多年演出,现在已是破烂不堪,有些道具、器乐购置不起,或是动手做或是找替代物。绝大多数农民剧团没有一个像样的活动场所,排戏都是在热心戏剧的农民演员或班主家里,戏箱没地放,分散保存在剧团农民家中,条件好一些的村,则放在学校寄存,失盗残损时有发生。有些村、镇条件好一些有文化站、文化室,但无戏剧演员的落脚之地,文化室里基本上是在“搓麻”。
第二,农村戏剧队伍老化,没有技术力量培养新人。农村戏剧演员队伍出现萎缩、年龄老化,新生力量缺乏,培养问题困扰着农村剧团的发展与状大,由于年青人培养没有专人辅导,很难在农村剧团挑起大梁,即便是有爱好者自学也是费时费功、收效不大,农民剧团后继无人现象严重,特别是年青旦行演员缺得更多,有些剧团还出现了断层。
第三,农民剧团没有创作力量,剧目建设艰难。在农村,绝大部分农民剧团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特别是在青海农村,农民剧团根本演出不了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反映农村农民生活、农业问题的现代戏。这是因为农村农民剧团除了没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外,也没有编剧、没有导演,又买不起剧本、请不起导演,更没有钱去投资新的剧目。因而只能演出传统戏,而且是传统戏传统演,一些老本子中的许多念白唱词,早已是专业剧团演出中不用的了,而在农村舞台上还是老样子存在。他们演出只能是模仿,模仿的像就是水平高,模仿的不像就是水平低,根本谈不上创新,也谈不上发展,他们只能局限在农村庙会演出,扩大不了市场,也不可能走出去发展。所以,创作力量的奇缺严重限制了农民剧团的发展。
三
戏剧家协会做为党和政府联系戏剧界的桥梁与纽带,担负着“联络、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拥有大批的戏剧艺术家会员和专业戏剧人才,这一独特的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能做大量有益工作。
农村是戏曲艺术的根,是戏曲艺术的娘家,是戏剧艺术一个非常宽广的大舞台。即使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戏剧在农村依旧有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农民对戏剧的喜好不亚于城里人对互联网的喜欢。近几年,各地都开展了一些送戏下乡活动,特别是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下基层慰问演出,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有些地方的观众追捧戏剧明星、戏剧艺术家,不亚于“同一首歌”、“心连心”的歌唱明星。这充分说明农村农民对戏剧艺术的渴望。而专业戏剧艺术团体是有限的,送戏下乡也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所以,我们做为戏剧人、戏剧家协会的工作人员应当把这种“送戏下乡”与“下乡种戏”结合起来,“送”很重要,“种”更重要,因为“种”戏是“送”戏的延伸,也是其重要的目的。农民剧团是农民快乐的种子。一个农民剧团可以影响四乡八镇。每到排练演出活动的日子,农民剧团的演员骑着自行车或开着手扶拖拉机,起早贪黑,奔跑十里、二十里地到农民剧团,就是为了来喊一嗓子、唱一段。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农村剧团虽然聚集着不少农民戏剧爱好者,拥有大量的戏剧观众,他们的演出水平却不太高,缺乏懂艺术的戏剧导演。剧协组织我们的艺术家会员下到农村,根据农民剧团的需求,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辅导工作,加强对他们的艺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演出水平,使一批戏剧骨干从文武场面、演奏、唱腔、表演都得到很大提高,培养起一批不走的农村艺术家,使他们有基础自办戏剧剧团和自我发展戏剧艺术的能力,这些“种”下去的戏剧种子,将会日益影响和带动农村戏剧的发展。截至目前,青海省剧协,已经先后在互助、大通、湟中等地为农民剧团辅导排练了《赵氏孤儿》、《铡美案》、《回荆州》等三部大戏和《拾玉镯》等五出折子戏,且为农民剧团赠送了价值6万余元的戏剧服装及D V D和戏曲光碟、戏曲资料。
在农村,古装戏演出虽然也能起到一定娱乐、教化和传承作用,但现代戏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能教育和鼓舞农民。农村农民剧团只演传统戏,这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不相称。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戏是弘扬主旋律、宣传、教育群众的好方式。引导农村农民剧团排演反映自己身边或者亲身经历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更能教育人、鼓舞人。戏剧家协会在“种戏下乡”过程中应当着重抓好农村题材的戏剧作品、小戏小品,也可创作、选择、推广、购买适合农村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农村农民剧团使用,并组织主创人员辅导排练,扶持演出,使他们不仅成为自娱自乐班,更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队、教育队、鼓劲队。青海剧协于2010年4月17日召开了全省农村题材小戏小品创作改稿会,从选出的13件作品中向农村免费推荐,供农村剧团使用。
农村戏剧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戏剧艺术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是农村戏剧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发的戏剧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今后省、市戏剧家协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地区或县成立农民戏剧学会、剧协分会或工作站,整合壮大农村戏剧骨干队伍,开展戏剧业务指导,把在农村戏剧演出活动中有突出成就、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发展为会员,使这些自娱自乐的农民有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他们不仅是农村戏剧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戏剧的建设者,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戏剧热情。戏剧家协会还可以搭建许多平台,供农民戏剧演员展示其才华,可利用杂志、报刊为他们写专访、演出评价,可以用戏剧演唱活动、戏剧演出展示,为他们进行评奖,或电视、电台媒体做宣传报道,推出农民演员、剧团,树立农民剧团新形象、新品牌,使他们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希望的田野有了戏剧艺术的滋润,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戏剧艺术的熏陶,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单位:青海省群众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