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玲,徐庆玲,傅大干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儿科,昆明 65003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目前,公认的防治措施是添加维生素D制剂,但是否需要同时服用钙剂,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甚少。为正确防治佝偻病,更新观念,进一步明确佝偻病的防治是适量添加维生素D,还是需同时补钙,本组随访观察了本院儿科保健门诊200例婴儿,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儿科保健门诊就诊的足月出生健康婴儿200例,年龄30~50 d,出生体质量在我国正常出生体质量第10~90百分位数,无重大疾病及无先天性缺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添加维生素D组,B组为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组,每组为100例。两组添加的维生素D均包括维生素D制剂和(或)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其中A组母乳喂养40例,混合喂养44例,配方奶喂养16例。B组母乳喂养38例,混合喂养49例,配方奶喂养13例。两组间各人员构成比较无显著差异。
1.2 添加方法 两组婴儿中凡配方奶喂养者均不额外添加维生素D制剂,纯母乳喂养者均添加维生素D,添加的维生素D制剂为伊可新(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粒含维生素D 500 u,维生素 A 1500 u),每天口服 1粒,于喂奶前半小时将胶囊内液体挤入婴儿口中。混合喂养者均2~3 d添加1粒伊可新。B组所添加钙剂为小儿速溶金钙颗粒(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包重5 g,内含醋酸钙0.2 g),每天1包,分2次口服。两组婴儿每周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均2 h以上。
1.3 临床指标 两组婴儿均在本科发育门诊由专人定期作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质量测量及夜惊、多汗、枕秃、肋外翻、手镯、脚镯等症状体征的记录)及喂养指导,第 1次建立健康体检记录后,3、6、9、12个月时定期门诊随访,并观察有无畏食、恶心、倦怠、顽固性便秘等维生素D及钙剂中毒的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婴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典型佝偻病体征。结果见表1。在枕秃、夜啼、出汗、肋外翻等症状体征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n=100)
表1 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n=100)
组别3个月体质量(k g) 身高(cm)6个月体质量(kg) 身高(cm)9个月体质量(kg) 身高(cm)12个月体质量(kg) 身高(cm)A 组 5.69±0.68 56.03±1.75 8.66±0.82 70.95±2.18 9.98±0.88 74.21±1.86 11.95±0.8279.38±2.35 B组 5.93±0.75 55.61±1.94 8.92±0.82 71.15±2.12 9.86±0.88 73.96±2.21 11.65±1.2278.98±2.13 t 1.61 1.69 1.24 1.26 1.72 0.83 1.32 1.55
表2 两组婴儿症状体征比较(n)
在我国佝偻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所致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并影响婴幼儿神经、肌肉及免疫功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有研究认为,只要保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D,婴幼儿佝偻病完全可以预防[1]。但是否需要同时服用钙剂,而相关的临床研究鲜见报道。
本研究表明,两组婴儿适量补充维生素D或同时添加钙剂均达到了防治佝偻病的目的。但两组婴儿中1~3个月的婴儿夜惊最明显,而3~12个月婴儿多汗症状尤为突出。体征方面,6~12个月龄婴儿枕秃检出率较高,肋外翻次之。而枕秃、夜惊、出汗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可能与儿童生长状态、气质、睡眠状态紊乱等相关[2],肋外翻多与婴儿腹腔脏器发育快于胸廓发育及婴儿穿衣裤腰过紧压迫肋缘有关,(作者在临床发现经常穿背带裤或连体服的婴儿此征很少)。且枕秃多与睡眠时出汗多有关。胡亚美和江载芳[3]亦明确指出夜惊、多汗、枕秃、烦躁等症状均无特异性,不是佝偻病的早期确诊症状体征。两组婴儿中均未发现肋骨串珠、手足镯、手足搐搦症状者。
根据我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建议新生儿出生后2周始摄入维生素D 400 u/d,直至2岁,维生素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婴幼儿的主要食物乳类(包括母乳、牛、羊乳类)、禽蛋黄、肉类等维生素D含量较少,谷物及一般蔬菜、水果几乎不含。故一般通过膳食摄取维生素D不能满足儿童需要,需额外补充。向伟和黎海芪[4]甚至认为,如果不额外补充维生素D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此外,人体皮肤生发层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3,如日光照射不足亦易导致佝偻病发生。只有通过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才能更好地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配方奶100 m L可摄取维生素D约40 u,故如婴儿每天摄入500 m L配方奶,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5]。本研究两组婴儿中配方奶喂养(所有婴儿每天奶量均超过500 m L)均没有额外添加维生素D制剂。有研究认为,每周让母乳喂养的婴儿户外活动2 h,仅暴露面部和手部,可维持婴儿血 25-(OH)D3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6]。但是因为影响日光照射的环境因素太多,如季节、气候、空气污染、时间、纬度、皮肤色素沉着、遮光剂、衣着等均可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且近年有研究发现,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过多日光照射可增加成年后患皮肤癌的概率[7-8],故单纯日光照射生成内源性维生素D满足婴儿需要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比较本研究也显示添加钙剂的作用不显著。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1岁以内婴儿每天最佳钙摄入量为300~400 mg,含钙的食物很多,尤其是奶制品和豆制品中含钙丰富,如100 m L配方奶可提供100~120 mg钙。母乳中含钙稍低,但因其钙磷比例适宜,吸收好。因此婴儿只要保证一定的乳类摄入,即可满足钙营养需求,不必另外补钙。而且,一般4月龄后婴儿会添加相应辅食,也会有相当的钙摄入。而钙剂影响婴儿食欲,价格也贵,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摄入过量还有可能影响婴儿正常生长发育[2]。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维生素D及钙剂中毒症状者。
总之,本研究结果提示,只要保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D和乳制品,即能达到预防足月婴儿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再补充钙剂。
[1]H olick MF.Vitamin D Deficiency[J].N Engl J Med,2007,357:266.
[2]黎海芪.正确认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161.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8.
[4]向伟,黎海芪.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190.
[5]向伟,丁宗一.如何预防小儿维生素D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浅谈美国儿科学会维生素D摄入量新的指南[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6):530.
[6]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0.
[7]向伟,丁宗一,郑维.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7):541.
[8]Holick M F.Resurrection of vitamin K deficiency and rickets[J].J Clin Invest,2006,116: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