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学 徐莉萍
世界旅游业已从观光旅游为主体,发展为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尚,方兴未艾。旅游项目的开发日益趋向获知性、参与性、丰富性相结合的多层次开发模式。目前新区旅游项目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游客的多种需求,缺乏旅游吸引力,因此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切合新区旅游资源自身特点的游憩活动,以吸引和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合理调节旅游节奏,克服旅游季节性差异,提高旅游区在市内、省内乃至国内的知名度。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就会对那里的旅游土特产也情有独钟。焦作的山水在国内外早有盛名,青天河、神农坛、云台山、青龙峡、焦作的影视城和森林公园等景点的开发建设,使焦作的旅游业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焦作山水游”的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旅游者,已为全省第一,全中国之首。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以开发旅游业来带动旅游产品的发展已经势在必行了。
(1)焦作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除景点的开发建设外,开通了连结景点的绿化交通干线,城市的集中整治行动,去年“一会双节”的举办,显示了要把焦作建设成为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的决心。
(2)市场分析证明了近几年焦作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政府的支持,与焦作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之处,那就是旅游业仅是在景点中开发,没有涉及到整个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没有更多的产品让游客随身带走。所以焦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一个急待开发的项目,其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产潜力,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这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及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需要大约1000万元,可开发项目包括:(1)如怀菊花、牛膝等;名贵药材的利用(2)四大怀药的扩大生产和后续加工;(3)旅游风景画册、挂历、宣传品和纪念品;(4)花灯、小首饰、民族音乐(舞蹈)等音像制品(5)古人类、古生物仿真品及纪念徽章、扇子等小物件;(6)焦作小吃如烤鸭、乳烧烤、炒凉粉、炒面皮、凉鸡、凉粉、棉花糖等特色食品;(7)民族服饰及刺绣产品如丝巾、手帕等;(8)苹果、山楂、栗子、大枣、樱桃等地方优质水果蔬菜等。这些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都离不开政府的大量投资。
为了促进焦作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来焦作的游客“有景可观,有产品可带”,开发和利用焦作的旅游产品势在必行。使游客在观赏清秀的“焦作山水”之后,能购到具有纪念意义的工艺美术品、实用艺术品,品尝到土特产品,带回去观赏、使用或送给亲朋好友。那么旅游产品的发展就要根据人们需要的“吃、喝、穿、送、用”来考虑,根据焦作地区特点来发展,根据焦作技术力量来兴办,本着先易后难,先占领焦作市场后抢占河南,再进军全国的目标来发展。逐步把焦作发展成为全国旅游产品生产基地。因此我想就技术力量组织、项目开发、市场开拓、政策扶持四个问题进行探讨。焦作市首要开发和利用的旅游产品项目:
(1)焦作云台山、青龙峡山水观光旅游产品。拥有丰富的焦作地貌景观,红枫丛、红枫林、洞群、峡谷、温泉、瀑布等发育典型,舒缓、优美的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以山珍野味、农家风情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均是开展青龙峡山水田园旅游的资源载体。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以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
(2)瓷版画。瓷板画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高温烧制所成的陶瓷艺术品,焦作餐具、瓷板画制品多年来一直对外出口,可见其品质优良。若是以焦作山水风景为题材,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等作吉祥图案,以国画手法,手工绘画或制作瓷花贴烧,烤成形状各异的图案和物件。形制也呈多样化,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式。这些工艺简单又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3)雕塑。雕塑是旅游工艺品的一个大项,它分为小件石雕、木雕、琉璃雕、铜雕、炭雕、金银玉雕、漆线雕、水晶雕和贝雕,题材广泛,内容众多,复制较易,但创作较难。根据焦作目前的资源可进行木雕、小件石雕、玉雕、水晶及贝雕,可以把云台山的瀑布、青龙峡的枫叶及影视城的古代人物,森林公园的鸟类各种姿态和各种花草等制成微型雕塑。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木雕、浮雕、瓷雕、奇石等手法,制作出高档的雕塑产品。此外,以电脑机械雕刻和激光雕刻等现代高科技为手段,采用2D、3D浮雕方法,选用专用雕刻材料vc板亚克力板或普通材料和双色板等,雕出各种小物件和小饰品及生活用品。这样一方面经济实惠、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焦作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旅游土产品。“四大怀药”、“太行山楂”、“太行红柿”是焦作旅游土特产的三大项,其中“四大怀药”早已驰名中外,还研发出怀山药露、怀山药酒等系列产品。我们可以将红柿的鲜果做成柿饼,山楂的鲜果做成干片、丸、糕等一系列产品,把怀山药、怀菊花装在画有焦作山水的精美盒里,再加上说明书或加缎条等饰品,打造出焦作市土特品位,而且可以实现精神享受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5)旅游实用广告艺术品。这是旅游产品中销量最大、价位较低、宣传力最强的产品,包括雨伞、T恤衫、旅游帽、提包、高档真丝围巾、真丝披肩等。景点图案以版画形式设计,用丝印方法印刷出来,或用丙稀颜料、国画手法绘制在高档真丝饰品上。国外有很多服饰就是冠以当地的风景图案。例如圣彼德堡一件T恤衫,背上印了一个导游地图,胸前印了16个景点缩影,非常时尚美观,到这个城市的游客几乎每人一件。
在这几种旅游实用品的图案设计上,有景点综合性的,有突出一个景点的,有书画兼设的,有大幅景点画面绘制的,有板画形式表现局部的,众多样品出现在旅游品市场上,将是风彩各异、琳琅满目。
(6)山水旅游景物新鲜,能花很少的钱把这里的红叶、蝴蝶、奇花、野草、蜻蜓、蝎子、蜈蚣带回以作纪念,或以小礼品赠友是最好不过的。我们焦作生产这些小产品不需要大的投资,也无需较多的资金,只是一些小小的手工艺品,人人可学做,特别适合无业人员和下岗工人去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7)国画、油画、水彩画、金箔画。焦作山水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奇特,且绘画、电脑艺术设计人才众多,实力雄厚,尤其是将样品投入到市场后,选定畅销样稿,利用电脑及大型彩色平板打印机和彩色卷材打印机,打印在多种平面介质和卷材介质上(如:亚克板、玻璃、KT板,铝塑板、PVC板、油画布、写真等)再将其装裱,制作成像框,加上底座制成高档饰品和赠品。使其批量生产,力求产业化生产,以求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既宣传了焦作的景点,又能使焦作美术界人士大有所为,同时也带动了焦作地区旅游产品的发展。
焦作的旅游产品具有其复杂性。既有一般服务产品的共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不可移动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同时又有特殊性:产品的消费过程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产品的不流动而消费者流动;产品须由多项子产品组合;是为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外为更高层次需求的产品,是弹性较大的软需求。焦作旅游产品的构成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各环节,是一种综合性复合型的产品。焦作产品的形成跨部门跨行业,涉及面多、关联度广。旅游业作为依附性的产业,产业的边界模糊,可以说是靠产品聚集产业。有产品则形成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构成产业链。未形成产品,企业则各行其道、各为其主,产业处于松散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
当前焦作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资源的类同化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由于焦作旅游产品个性的缺失,难以形成有特色的产品,极易被复制克隆,难以摆脱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
②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足,资源形态未深加工为产品形态。焦作旅游产品大都是靠廉价出售资源,只能形成初级产品。
③未能形成产品体系。焦作既缺少主打产品,又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产品的谱系和延伸不足。
④许多焦作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在市场上认可度低。概念性的产品停留在理念上、规划中,未能转化为市场形态的产品。
⑤传统的旅游产品面临着产品的生命周期。焦作旅游产品大多为一次性消费,重游率低。
对照外地艺术品和旅游商品市场设置的模式,如北京的琉璃厂,广州的文德路,开封的御街,西安的秦俑馆前街,都集中商户专业经营,使游客能节约时间,在一个点上买到各种旅游纪念品。建议焦作可在市中心塔南路设一重点经营区,各旅游景区设若干门市为旅游购物中心,经营旅游工艺品、旅游实用品和土特产品。以集体企业为中心,配以私营商户组成旅游品市场,方便游客,由导游员带队介绍购物。生产旅游品的企业,其产品除供应焦作销售外,还可以拿到外地或者全国旅游产品交易会上出售,另外,逐步扩大市场,使焦作的旅游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推动焦作经济的持续增长。
(1)除旅游局以外,政府应有一个专门负责旅游产品管理的办公室(2)政府应当有一个对产品研发的机构或者委托某一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专门搞新产品的研发。(3)私营个体个人单独研究、生产、经营,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4)工商、税收、银行对开放旅游产品的企业,要在办证、减税、资金、专业经营区租房等方面给予优惠。(5)学校、工厂、企业的美工,在开发旅游产品的创作设计、技术研究上给予时间安排和费用上的资助。(6)焦作市委、市政府要对外引进人才,广泛招聘有志之士,支援焦作经济的发展。(7)为了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吸引和鼓励国外人员来我市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
综上所述,我市旅游业要想蓬勃发展,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以及焦作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加强市场营销理念,才能使我市的旅游产品走向全中国和全世界。
[1]游云飞.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J].福建林业科技,2001,3.
[2]徐栖玲,陈宏巨.旅游开发与建设——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浅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杜江.国际旅游业公约、协议汇编[Z].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6.
[4]傅广海.电子商务与旅游产品市场营销[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