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促早栽培技术的探讨

2010-07-31 01:22李泳梅茅国夫程湘虹楼旭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薯苗主茎拱棚

李泳梅,茅国夫,程湘虹,楼旭平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种子管理站,浙江 萧山 311201;2.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 萧山 311201;3.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萧山 311201)

新鲜甘薯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的胡卜素及维生素B1、B2、C、E,还有被称为第7营养素的膳食纤维,是儿童发育、老年养生和防治多种富贵病的营养保健品,美、日科学家发现甘薯含有粘液蛋白、脱氢表雄酮、硫酸盐等物质,有防癌抗癌作用。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实验表明在具有显著抑制肿瘤作用的20种蔬菜中,甘薯排名第一。在一定条件下,甘薯可保存数月,已能做到周年供应。但现代人崇尚的是新鲜,所以提早或延迟供应鲜甘薯,是一种必然趋势。一是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鲜食甘薯的需求,二是可以明显提高甘薯的经济效益。正常栽培条件下,新鲜甘薯最早上市时间在8月底或9月初,而应用促早栽培技术,可以把甘薯上市时间提早到7月中旬,当时的市场价格为3.2元·kg-1左右,比常规栽培正常季节上市的提高1.6元·kg-1左右,经济效益显著,为此,开展了甘薯促早栽培的多种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越冬试验

试验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普通大棚内进行,土壤为偏碱砂土。普通大棚做成4畦,每畦连沟宽1.5 m。甘薯品种为浙6025。

试验1。育苗试验。

试验采用 (1)嫩茎扦插:用4~5节位的甘薯嫩茎尖扦插,扦插时2~3个节间插入土中;(2)薯块育苗:用当年采收的中小薯块作种薯,方法同春季育苗; (3)柴根育苗:采用不成薯的根育苗,方法同常规育苗。试验于10月24日进行,每畦扦插3行,株距20 cm。10月底气温尚高,未盖膜,11月10日盖小拱棚。

试验2。育苗期试验。

试验设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和11月9日4个处理,扦插苗采用4~5节间的嫩茎尖,扦插方法为斜插,地下部插入2~3个节间。前2期因气温较高,较干旱,扦插后,浇水促成活。于11月25日盖小拱棚。

试验3。越冬试验。

试验处理为: (1)普通大棚内,盖中棚和小棚;(2)普通大棚内,盖中棚;(3)连栋大棚内,盖中棚和小棚; (4)连栋大棚内,盖中棚。覆盖时间为初霜来临前。甘薯品种增加宁薯275。11月21日盖大棚膜,11月底,盖中棚、小棚膜。晴天气温较高时,大、中棚中间和两头通风。分9月25日和10月10日2次扦插。

1.2 促早栽培试验

试验在萧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进行,土壤为偏碱砂土。3月 25日扦插,种植密度为4.575万株·hm-2。

试验1。覆盖试验。

参试品种为宁薯275和浙6025,覆盖方法设:(1)麻地膜+小拱棚; (2)白地膜+小拱棚;(3)小拱棚;(4)常规露地种植 (对照)。共4个处理。

试验2。品种比较试验。

参试品种为浙6025、宁薯275、渝紫263、金玉,露地栽培。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苗越冬试验

2.1.1 育苗试验

育苗试验结果,处理 (1)成苗率为82.3%,苗长势一般,平均每穴2.5苗,主茎长31.5 cm;处理 (2)出苗率为28.5%,长势较旺,而且每丛有1~5苗,平均2.6苗,主茎长15.6 cm,出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新采收的甘薯有一定的休眠期;处理 (3)出苗率只有7%,所出苗长势一般,平均每丛为1.7苗,主茎长11.2 cm。

2.1.2 育苗期试验

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11月9日扦插的成苗率分别为80.5%、88.5%、83.7%和75.6%。育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以10月中下旬扦插为好。过早扦插棚内气温偏高,光照较强,扦插后如不采取遮阳等措施,成活率较低。过迟气温已低,发根较慢,成苗率也会受影响。

薯苗生长以早扦插的为好,到盖小棚时,9月25日插的,已有2.5个分枝,主茎长50 cm;10月10日插的,分枝1.7个,主茎长35 cm;10月25日插的,分枝1.2个,主茎长28 cm;11月9日插的,才成活。

由于2008年初遭遇大雪和冷冻天气,所有的薯苗地上部分全部冻死。因早插的在当年已有地下块茎形成,3月中旬气温回暖后,薯苗渐渐抽出,抽出后的苗长势旺盛,可以用作种苗。

2.1.3 越冬试验

9月25日扦插的苗,11月21日盖棚时,主茎蔓长约50 cm,分枝2~3个。冬后处理 (1)和(2)地上部分全部冻死,处理 (3)和 (4)薯苗能安全越冬。

10月10日扦插的,到初霜时,主茎蔓长35 cm,分枝1~2个。冬天始终保持绿色,但茎叶几乎不长,3月初气温转暖时,抽出新芽,3月中下旬可作种苗用。

2.2 促早栽培试验

2.2.1 覆盖试验

覆盖试验最终产量结果如表1。

表1 覆盖试验的产量及收获期

7月14日考查宁薯275折合产量1.601 t·hm-2,以市场价每 3.2元·kg-1计,产值 5.124万元·hm-2,扣除生产成本2.301万元·hm-2,净收入2.823万元·hm-2。而常规栽培的产量虽比覆盖栽培要高,但到10月份上市价格只有1.6元·kg-1,效益只有1.816万元·hm-2。试验结果应用促早栽培技术要比常规栽培增效1.007万元·hm-2。

8月4日考查,宁薯275和浙6025两者产量均为 (白地膜+小拱棚) > (麻地膜 +小拱棚) >(小拱棚)。双膜覆盖中,麻地膜成本较高,白地膜稍便宜,而麻地膜能自降解,稍省工。常规露地栽培的,在8月4日薯块刚形成,还不能作商品用,11月5日收获时,产量比促早栽培的要高,但迟收了3个月。

2.2.2 品种比较试验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中,浙6025和宁薯275为短蔓品种,金玉为长蔓品种;分枝数以宁薯275为最多,浙6025次之,金玉最少,有主蔓越短分枝越多,主蔓越长分枝越少的趋势。单株结薯数以浙6025最多,宁薯275最少;单株产量金玉最高,浙6025最低,说明浙6025是真正的迷你番薯;产量则金玉最高,浙6025最低;经蒸煮后品赏,浙6025、宁薯275和金玉食用口感均较好。采收期最早的是宁薯275,浙6025次之。

表2 不同甘薯品种的性状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培育越冬甘薯苗以用嫩茎扦插育苗较好,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成苗率,又节省薯块等成本;用当年收获的种薯育越冬苗,苗势较好,但出苗率太低,如能打破休眠,也是可行的。越冬苗以生长10月中旬扦插为好,这时扦插成活率较高,薯苗长得不是太旺盛,也不是太弱,有利于抵抗寒冬低温,苗势太旺对冻害更敏感,苗势太弱抗寒能力也差。在连栋大棚内,一般年份,只要盖上中棚,就能保证甘薯越冬苗过冬,寒冬年份,可以加盖小棚或在中棚上盖草帘、无纺布等防寒冻。普通大棚内,难以保证薯苗过冬。

促早栽培中,3月底4月初,在大棚内或小拱棚双膜覆盖扦插,双膜覆盖比小拱棚效果好,小拱棚难以保证甘薯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双膜覆盖可以用麻地膜也可以用普通白地膜,但麻地膜成本相对较高,故以白地膜为宜。促早栽培以早熟、提高效益为原则,故生产上以选择早熟品种为宜,宁薯275和浙6025熟期早、品质佳,适宜作促早栽培品种。

猜你喜欢
薯苗主茎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