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展麟 何卓文 欧阳文博 田 丰
幼小儿在入手术室前往往已经实施基础麻醉,无法与成人一样再寻找“神经异感”作为成功穿刺的指征,现状普遍是凭“针头穿破筋膜时有稍微的突破感”,即停针注药,显得盲目性较强。现介绍一种全新的肌间沟阻滞方法——肌间沟定深度多层次注射法,并通过与传统肌间沟臂丛进行疗效比较,发现其有优越性,现报道供广大同仁探讨。
选择年龄2~6岁,ASAⅠ~Ⅱ级,体质量在标准体质量±2kg,均为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或择期进行的上肢手术患儿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采用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A组,n=40);采用定深度多层次肌间沟注射法(B组,n=40)。麻醉前所有病例均已禁饮禁食6h以上,排除感冒或扁桃腺炎等上感的可能性。为了使实验对象更具可比性,选择病例的手术部位均为桡侧神经区域手术切口,具体种类包括桡骨骨折、掌指指骨骨折、瘢痕切除植皮、手指皮肤缺如带蒂皮瓣转移、神经鞘膜囊肿、 指分离切除或桡侧区域外伤清创缝合等。
0.25%罗哌卡因,按体质量0.6mL/kg局部注射。为了不影响麻醉效果的评定,所有病例均没添加肾上腺素。
所有病例在送手术前0.5h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01mg/kg+苯巴比妥0.2 mg/kg,并建立好静脉通路。入室前或后静注氯胺酮1mg/kg,待其轻微入睡后,再静注丙泊酚1.5~3mg/kg作为诱导剂量,丙泊酚4~5mg/(kg•h)持续泵注维持。鼻塞吸氧1L/min,PM9000监测仪监测BP、HR及SPO2。
A组:在患儿入睡后,头偏向健侧,摸清肌间沟(上述体质量的患儿此沟都很清楚)。沿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1]。一手以示指用力压迫肌间沟上端,另一手持6.5号头皮针在穿刺点穿刺。针尖方向向内向下,在有轻微突破感后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即可注入全部药量。
B组:前期工作同A组,改用左手中指紧压肌间沟上端,母、示两指把持头皮针,药量平均注在皮下的1~0.5cm这一段距离的各组织内,即从6.5号针头的1/3深度时开始缓慢注药,边退针边注药,至余1/5长度时注药完毕)。注药成功的可视指征:在缓慢注药的同时见整个肌间沟区域逐步隆起,质硬。如局部无隆起或呈快速圆形隆起且质地柔软,则说明针头过深或浅,应适当调整针头的深度。
手术麻醉有效标准:术中麻醉效果分优、良、差三级。优:除了丙泊酚维持镇静,不需其他任何辅助药;良:手术时小儿有躁动,经使用芬太尼1μg/kg后能坚持至术毕;差:患儿躁动明显,需重新臂丛麻醉或更改麻醉方式。优+良=成功。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表1中B组的优者29例,占本组全部病例的72.5%,明显高于A组 (P<0.05);A组中的差者12例,占全组的30%,明显高于B组(P<0.05)。而B组的成功率达90%,明显高于A组的70%。
A组2例发生霍纳症,B组1例。
小儿上肢手术实行臂丛麻醉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安全、术后伤口无痛、苏醒平稳并兼有制动患侧肢体等优点,尤其适合于急诊饱胃,体质孱弱或短小的上肢手术患儿。小儿臂丛入路与成人一样,一般只有肌间沟和腋路两种。其中腋路腋腔狭小,神经与腋动静脉伴行,穿刺时容易损伤血管产生局部血肿,药液渗漏可引起中毒或神经阻滞不全,并且腋路本身阻滞的范围也往往不及肌间沟阻滞广泛。但如果实施肌间沟臂丛,由于小儿入手术室前或后往往已经实施基础麻醉入睡,或基于对抽象事物的感性认识,小儿肌间沟麻醉并不能跟成人一样寻找“异感”,仅凭“当针穿刺筋膜时有轻微突破感即开始注药”,理论未免过于牵强。特别是年龄越小,筋膜越薄,就难找到所谓的“突破感”。
表1 A、B两组效果比较
本人根据臂丛的结构特点:“组成臂丛的各脊神经,从椎间孔穿出,经前、中斜角肌之间形成臂神经丛。在锁骨中点下行至腋窝顶,并转向腋动脉,包在共同的神经鞘内。由于整个臂丛被包裹在连续相通的筋膜间隙之中,而且臂丛覆盖的筋膜间隙还与颈丛间隙相通”[2],以及1983年Thompson[3]提出的新臂丛概念“臂丛为一个多腔的结构,但桡侧神经与正中神经在束平面上不相通的特点”和谢金锋[4]提出的的“臂丛为一个多腔的结构,又许多薄厚不一,排列无序的纵隔膜和横隔膜。使各神经干彼此分隔” 3个理论观点,总结认为:肌间沟臂丛,只要保证局麻药进入了臂丛鞘膜囊内,臂丛阻滞就会有效,但并不代表臂丛神经就被广泛阻滞。再结合何卓文等[5]的“定点定深度肌间沟臂丛阻滞的可行性观察” 和陈文东等[6]的“肌间沟臂丛一针多层次阻滞法的临床对比观察”及临床实践,结果发现,标准体质量的小儿只要在皮下0.5~1.0cm(相当于6.5号针头的1/3~1/5)范围内分层注射药液,遵照“注药成功的可视指征”,注药时紧压肌间沟上端减少药液流失和稳握头皮针,麻醉的成功率和完善程度都会大大提高。
实验证明,本文B组无论麻醉成功率还是麻醉最佳效果均高于A组(P<0.05)。这是由于实行多层注射既提高了药液进入鞘膜囊腔的机会,同时也使位于下干的某些间隔比较致密的个体得到了直接的扩张,理论上使药液在鞘膜腔内得到了更好的分配。而传统的小儿肌间沟阻滞法,在有“突破感”后即停针注药,位置表浅,离下干较远,仅靠药液的张力在臂丛鞘内扩散、浸润,造成局麻药液在臂丛鞘内的上多下少的不合理分布,造成尺神经的阻滞延迟、不完善甚至完全未阻滞。另外,进针表浅,注药时的反作用力也易使针头从鞘膜囊内滑出,造成药液流失。本文A组差者12例,占全组的30%,明显高于B组(P<0.05),估计与此二者均有关系。
[1]王凤学,张毅男,李昕,等.前、中斜角肌间隙体表定位的观测[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8(12):751.
[2]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304.
[3]Thompson GE.Funchienal anatomy of the brachial plexus sheathes[J].Anesthesiology,1983,59(1):117-122.
[4]谢金锋.国人新生儿和早产儿尸体斜角肌的解剖和X线实验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6,2(2):82.
[5]何卓文,张坤全. 定点定深度肌间沟臂丛阻滞的可行性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4,6(4):490~491.
[6]陈文东,杨南.肌间沟臂丛一针多层次阻滞法的临床对比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