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的因子分析

2010-07-23 11:11刘晓娥康艳芳
统计与决策 2010年5期
关键词:消费性河南省因子

刘晓娥,康艳芳,王 立

(武汉理工大学 理学院,武汉 430070)

1 指标的选取

根据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全面性,可比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了科学,客观,准确的衡量区域经济实力,选取以下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X2:粮食产量(万吨),X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4:肉类总产量(吨),X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X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X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X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X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1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X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X1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X1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根据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收集所需河南省18个地市的指标进行分析整理,收集14个指标数据如表1。

2 实证检验

2.1 相关性检验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进行相关检验前先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根据KMO相关性检验值0.625和Bartlet t球形检验的p值0.000,和相关性矩阵可知大多数简单相关性系数>0.3,可知适合做因子分析。

2.2 求公因子和载荷矩阵

根据方差贡献率大于85%可知4个公共因子可以被提出,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2。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后发现:

公因子F1在X3,X5,X6,X7,X11,X12上有较大载荷,即F1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以上六个指标涵盖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实力,所以可以归结为经济实力因子,F2在X1,X2,X4,X9,X10上有较大载荷,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粮食产量(万吨),肉类总产量(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以上五个指标包含了各个地区生产水平的发展能力,因此可以归结为生产水平因子,F3在X14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上有较大载荷可以归结其为消费性因子,F4在X8,X10,X13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上有较大载荷,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因此可以归结为生活质量因子(见表3)。

2.3 计算因子得分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个公因子的得分以及根据各个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其综合因子得分其中 Fi为各个公共因子,α1=49.350%,α2=

33.020 %,α3=6.804%,α4=5.475% ,这四个公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F1=0.063X1+0.058X2+0.146X3+0.047X4+0.168X5+0.101X6+0.187X7+0.090X8+0.063X9+0.069X10+0.184X11+0.146X12+0.061X13-0.131X14

F2=0.233X1-0.215X2-0.084X3-0.220X4+0.020X5-0.024X6-0.056X7+0.102X8-0.235X9+0.189X10-0.030X11+0.020X12+0.015X13-0.128X14

F3=-0.309X1-0.044X2+0.062X3+0.022X4-0.166X5+0.187X6-0.176X7-0.155X8+0.050X9-0.232X10-0.181X11-0.101X12+0.218X13+1.191X14

F4=0.057X1+0.054X2+0.066X3+0.141X4-0.162X5-0.081X6-0.073X7-0.809X8+0.032X9+0.512X10-0.095X11-0.093X12+0.600X13+0.192X14

各个公共因子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见表4。

2.4 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并不是很平衡。郑州的经济实力因子F1排名第一,其因子成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均处于全省第一位,这与郑州的历史,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有着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达的市场、教育、文化、卫生等,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科技创新发展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再加上集中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雄厚的财力储备,所以郑州的综合得分位居榜首理所应当。在这个公因子中南阳市,焦作市,洛阳市拥有一定优势,其他地区都相对较弱。

表1

表2 因子旋转后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3

表4

对于生产水平因子F2来说济源市位于第一位那是因为济源市人口较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所致,而周口市虽然粮食产量最高但是因为其人口基数较大所以其人口的生产水平因子得分最低。三门峡市、焦作市、郑州市、鹤壁市这个因子上的得分都比较有优势。

消费性因子F3因子的排名中商丘市的排名是最后一位,是因为这个因子权重在人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上而商丘市这个指标量排在最后一位。位于倒数第二位的济源市因为其人口的限制因素其消费性因子也不是很高。从F3因子中可以看出信阳市、鹤壁市、周口市都是一些消费不发达的地方,而从F3还可以看出郑州市的消费性因子不是很高,是因为郑州的经济发展与外界的联系更紧密,所以受外界影响也相应较大,所以省会2008年的消费内需受到一定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洛阳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焦作市这些地区的消费内需均处于一定的优势中。

再看F4因子生活质量因子也可以看出郑州2008年的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只排在第11位,而新乡市的F3、F4因子都是第一位,由此可以看出新乡市作为一个工业体系比较发达的地区受外界影响较小以至于去年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新乡市的前两个因子得分都不是很高以至于其最后的因子排名只有第7位,所以新乡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之上多同外界联系发展经济,这样才能促进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使得综合实力因子排名上升。从整个综合实力因子来看郑州市排名第一得益于其庞大的经济实力因子,位居第二位的洛阳市是河南的第二大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重型机械工业和石化工业基地,有着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旅游资源丰富,其F3消费性因子位居全身第二,是因为其旅游业资源的有利开发和利用,使其拉动了内需,旅游这个城市名片使洛阳这座古都,直至今日仍然绽放光彩。位于第三位的焦作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发展全面的工业体;第四位的济源市,拥有充裕的电力资源,供应充足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美的城市风景;第五位的三门峡市,该市水利资源丰富,地势明显,可以利用这两者发展水电资源;第六位的许昌市,高薪技术产业,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观光区和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第七位的新乡市,工业体系发展全面,人口资源,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优势;第八位的安阳市,该区水资源缺乏,炼钢业发达,安钢是河南省著名的企业;第九位的鹤壁市,有一定的新兴工业综合体系,其中金属镁冶炼技术是其重点,正大力开发;第十位的平顶山市,是化工,原材料,能源。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基地;第十一位的漯河市,经济发展迅速,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有果蔬加工,粮食深加工,肉类加工,饮料加工等加工产业;第十二位的南阳市,物产资源丰富,素有中州粮仓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第十三位的濮阳市,有着宝贵的旅游资源,同时境内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著名的中原油田就坐落于此。以上这些地区因为各方缘由和各自的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成绩不如先前的郑州、洛阳那么卓越,例如,济源市其生产水平因子居第一位,但是消费性因子排名很靠后,说明济源其人口的数量偏少及其消费内需动力制约着济源的综合排名,有的是因为其没有突出成就,在各方面都平平导致最后的综合因子得分不高,例如:焦作市其各个因子的排名都不是很出色,说明其在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发展上,消费和收入水平上都并不太好所致。在排名比较靠后面的第十四位的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那里银杏产量丰富,水产业经济发达,是河南省有名的鱼米之乡;第十五位的开封,有着七朝古都的美誉,其中清明上河园引来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第十六位的商丘市,是国家重要天然调味品生产基地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著名的泡桐之乡;第十七位的驻马店市是全国最大的购物袋生产基地、芝麻油生产基地;第十八位的周口市,是农业发展地区,其中淮阳的旅游资源可大力开发利用。这些地区因为其各个因子得分都较低,所以最后的综合得分也是后几位,该地区是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因素,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弱势区域。

3 建议和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分布。河南省应健全补偿体系,利用政府的转移支付,对落后地区进行补偿,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其积极发展,加快落后地区的所有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其经济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二产业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全省建立高效互补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均衡全面发展。

(2)抓住中部崛起的契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区域差距。河南应抓住中部崛起的这个大好时机,积极和区内其他省地区合作,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和相应的管理经验,努力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加快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根据加剧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需要努力缩小区域差异,使差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得经济协调发展,但协调发展不等于平衡发展,我们需要有所侧重,有所区别,不能均匀用力,应该鼓励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这样就可以形成若干个增长极,可以带动周围其他地区发展。以此来看中原城市群应该努力发展这样才可以带动黄淮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经济区的重点在于利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重工业基础,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应该利用其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其农业和轻工业,这样各地区需要找到各自的优势产业,进而带动周围其他产业发展。

(4)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相对落后的农村与比起先进的城市并存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河南省要想崛起,必须以工业为支撑,城市作为其发展的载体。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构造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根据河南省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的基本情况,我们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局面。

(5)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河南应该增强区域内合作同时引进外来资源,这样才能提升河南省的经济实力和产品的竞争力,从河南省的四个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互相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需要在各自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各个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这样才能充分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快速发展。

(6)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我省的一些资源基地应该有效利用资源,多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使得工业发展同环境相协调。

(7)抓住有利时期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我省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球经济正处于产业转移重组时期,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三农地区的投资力度,这都有利于我们解决自身问题,加快自身建设,提高综合区域经济实力。

[1]赵淑玲.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4).

[2]宋焕斌,孙红鹏.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实力比较[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27(4)

[3]代琳琳.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导航,2007,(8).

[4]安杰山,河南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J].地方经济2008,28

[5]赵永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栾贵琴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周英,熊鹰,周成涛.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

猜你喜欢
消费性河南省因子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新主流”引领下的现实拓展、多元类型与“想象力消费”
影响因子
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两个倾向性问题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