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梅
福建省莆田市妇幼保健院(351100)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期危重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以急性胃黏膜出血为主,其诱因常见于中重度窒息、中重度HIE、中重度硬肿症、重度羊水污染、重症感染、颅内出血、休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难产等危重症,如不及时有效止血治疗,可加重原发病,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了莆田市妇幼保健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的确诊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83例,其中42例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立止血联合局部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将莆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共8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足月儿34例,早产儿5例,过期产儿3例;36例患儿体质量>2.5kg,6例患儿体质量<2.5kg;日龄:~24h 6例,~3d 30例,~7d 6例;原发基础疾病:中重度围产期窒息(包括中重度HIE)2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败血症3例,重症肺炎2例,新生儿出血症3例,颅内出血2例,硬肿症1例。对照组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足月儿35例,早产儿4例,过期产儿2例;35例患儿体质量>2.5kg,6例患儿体质量<2.5kg;日龄:~24h 5例,~3d 31例,~7d 5例;原发基础疾病:中重度围产期窒息(包括中重度HIE)2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败血症3例,重症肺炎4例,颅内出血3例,新生儿出血症2例,硬肿症1例。两组在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发病时间及原发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在原发危重疾病的基础上,经胃管抽出鲜红色或咖啡色液体,或大便隐血阳性或柏油样便者,排除了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药物影响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符合上述标准者可确诊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两组新生儿均给予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病、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缺氧、维持血压、抗休克、肠外营养、抗感染、静脉应用止血剂(止血敏、维生素K1)、抑酸剂(西咪替丁)、贫血严重的给予输血等措施。两组均先给予冷生理盐水及1.4%碳酸氢钠洗胃至洗出液基本清亮后,治疗组在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立止血,方法为缓慢静脉推注半支立止血即0.5kU/次,同时将剩下的半支立止血加生理盐水2mL经胃管内注入,并变换患儿的体位,尽量使药液与胃黏膜充分接触,1次/d,连续应用3d。立止血胃内保留2h后,再用冷生理盐水10mL溶解云南白药胶囊1/3粒(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0.25g/粒),1次/8h,连用3d。用药期间每6h抽吸胃管1次,每日查大便隐血试验。
对所有病例胃管引流物及粪便颜色连续观察,并检测引流物及粪便隐血试验。如引流物及粪便隐血阴性而且无反复作为出血停止标准。显效:用药24h内出血停止者;有效:用药24~72h内出血停止者;无效:用药72h后仍有出血者。
采用χ2检验(SPSS10.0软件)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例(%)]
两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1。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新生儿期严重疾病如中重度围生期窒息、中重度HIE、早产、胎粪吸入综合征、严重感染性疾病、休克、酸中毒、颅内出血等诱发的胃应激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糜烂,好发于胃体部[1],多为病情危重或恶化的标志之一。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代偿性反应机制,血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继而使胃酸分泌亢进,胃液酸度明显升高,黏液代谢障碍,氢离子逆向扩散增强,侵袭胃黏膜,使其变性坏死而出血,同时在应激状态下,如窒息时由于体内血流重新分布,消化系统的血液灌流量下降,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此时胃黏膜易受损而出现糜烂、出血,胃液屏障功能破坏,说明窒息后血流减少可造成胃黏膜损害[2],因此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3]。另外,新生儿期凝血活酶活性较低,维生素K1依赖因子缺乏,血管壁薄弱,脆性增加,易于损伤[4],发生应激性溃疡后常导致临床难以控制的出血。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危急重症,出血量大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儿生命,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控制出血,而应用常规止血药物效果差。立止血又名蛇毒凝血酶,是从巴西蝮蛇的毒液中分离和提纯得到的一种血液凝固酶,以其快速有效的止血功能,可做动脉、静脉、肌肉、皮下及局部等多途径使用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立止血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和类凝血激酶样作用,前者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成纤维蛋白Ⅰ单体,在后者促进出血部位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稳定的难溶解性纤维蛋白,从而产生止血效应,促进出血部位血栓形成和止血,止血高效迅速。立止血小剂量使用时,不会使血管内的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凝血酶原数量并不增高,无血栓形成的危险。立止血只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凝聚,而在正常血管中无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它只能在出血部位产生止血作用。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为胃黏膜应激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糜烂所致,以渗血为主,采用胃内出血部位的局部注入立止血,可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加速凝血过程,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5]。所以我们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时,除静脉应用立止血外,还同时给予局部用药,加上云南白药的作用,既可迅速起效,又有持久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应用云南白药胃内保留具有止血、愈创、活血化散瘀作用,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血小板的活化百分率及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的表达,从而缩短局部血凝时间,对受损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同时云南白药可显著促进机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使受损血管生长加快,有利于伤口愈合,且药物接触局部出血病灶,形成条索状凝固酶,有收敛作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局部水肿,改善消化道循环[6]。胃管内注入云南白药与立止血联合应用,可以迅速有效的止血,且能快速修复受损胃黏膜,使患儿尽快耐受胃肠内喂养,从而有利于原发重症基础疾患的恢复,有效地缩短病程。本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立止血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部位发挥较强的凝血效果,达到快速止血目的,未发现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2.9%,明显优于对照组(68.3%)(P<0.01),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1] 王宝西,王茂贵,王玲等.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纤维胃镜检查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2.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9.
[3] 张家骥,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7.
[4] 周丛乐.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4):199.
[5] 王梅琴.胃管注入立止血治疗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2例[J].新医学,2003,34(5):315.
[6] 庞永诚,何红,刘明等.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华当代医学,2003,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