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霞 熊雪莲
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518001)
听力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听力障碍可影响患儿的言语-语言、认知及情感心理的发育,而通过有效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实现对听损伤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早干预治疗,可使此类患儿获得与其发育年龄相当的言语能力,已为国内外诸多研究所证实。而高危新生儿听损伤的发病率为2%~4%[1],回顾性研究也显示,约50%的听力障碍儿童曾在NICU中接受过抢救治疗[2]。因而了解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的特点和性质对于选择适合的筛查技术具有特殊意义。为此,我们选用新生儿听力筛查最常用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声发射(OAE)进行比较研究。
选取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深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同期完成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双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DPOAE)的303婴儿中ABR结果异常的65例111耳进行分析,其中男214名,女95 名,出生体质量785~4510g,测试时天龄为5~126d,双耳异常46例,单耳异常26例。参照美国JCIH2000年推荐的新生儿及婴幼儿听损伤高危因素[3],结合深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疾病特点进行分组:①核黄疸;②高胆红素血症;③极低出生体质量组;④缺氧缺血性脑病;⑤早产儿脑损伤;⑥足月小样儿;⑦其他病种(包括宫内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甲状腺功能低下、足月小样儿、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⑧无上述合并症的早产儿组。同一新生儿在同一天进行DPOAE听力筛查和ABR测试,个别新生儿两项测试未能在同一天完成者均在3d内完成。
所有患儿均在病情稳定后接受DPOAE筛查和ABR检查。测试均在睡眠状态下完成,DPOAE在自然睡眠中进行,ABR检查予口服水合氯醛0.5mL/kg或肌内注射苯巴比妥 0.1g/kg,入睡后进行测试。仪器为丹麦Dantec公司生产的key point 4C脑干诱发电位仪和美国GSI公司的GSI-70耳声发射筛查仪。
1.2.1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方法
在电屏蔽隔声室中进行。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记录电极置于前额发迹,参考电极置同侧耳垂内侧,鼻根接地。极间电阻≤5kΩ,连续交替极性短声分别刺激左右耳,滤波带宽50~3000Hz,扫描时间20,叠加次数1000~2000次,刺激率19.9次/s,刺激强度自75dBnHL开始,引出正常波形结果者,每10dB一级逐步降低强度扫描直至能引出可重复波Ⅴ的最小声压级作为听性脑干反应的阈值,阈值处至少重复测试2次且结果一致,75dBnHL未能引出正常波形者,以10dB一级向上扫描直至仪器最大输出95dBnHL。观察ABR的反应阈及75dBnHL的短声刺激下波Ⅰ、Ⅲ、Ⅴ的潜伏期和Ⅰ~Ⅴ波间潜伏期。
1.2.2 DPOAE筛查测试方法
在安静测试室中进行,环境噪声低于45dB(A)。于患儿睡眠或安静时将测试探头插入外耳道,仪器自动校准后开始测试,测试结束自动显示“pass”或“refer”的测试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浓度>12mg;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出生体质量<1500g。 其余均按新生儿科临床诊断各自入组。ABR异常标准:反应阈>30dBnHL;ABR各波消失;各波潜伏期、波间潜伏期大于本听力室同龄儿正常值的,均视为异常。当ABR反应阈<75dBnHL为轻中度异常,75dBnHL以上且≤90dBnHL为中重度异常,90dBnHL以上为极重度异常。DPOAE 筛查仪设置2、3、4kHz信噪比>10dB,以仪器显示“pass”为阴性结果,“refer”为阳性结果。
数据统计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测试结果做检验和多个样本间的比较。
303例高危儿中108例157耳DPOAE筛查阳性,阳性率为35.64%。
303例高危儿中结果异常者共65例111耳,异常率为22.98%(65/303)。各病变组的测试结果分布情况见表1。
在303例高危儿606耳中有393 耳DPOAE筛查和ABR测试结果一致,其中338耳DPOAE筛查阴性且ABR测试结果正常,55耳DPOAE筛查阳性且ABR结果异常。158 耳测试结果不一致,占26.07%(158/606);其中56 耳DPOAE筛查阴性而ABR结果异常,占9.24%(56/606),102耳DPOAE筛查阳性而ABR结果正常。DPOAE筛查阴性的449耳中有56耳ABR测试结果异常,其中80.36%(45/56)耳系极重度异常,占ABR异常总数的40.54%(45/111)。 DPOAE筛查的假阴性率为12.47%(56/449 耳)。DPOAE筛查和ABR测试结果的比较见表2。
表1 各组ABR异常分布比较
表2 DPOAE筛查和ABR测试结果的比较(单位:耳)
在核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ABR异常耳中均以不同比例出现了DPAOE筛查阴性结果。在无合并症的早产儿和宫内感染、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等疾病中ABR异常耳的DPOAE筛查均为阳性。与ABR结果比较各组的DPOAE筛查假阴性率见表3。
表3 65例ABR异常的111耳分组DPOAE筛查阴性构成比(单位:耳)
经卡方检验,上述5组DPOAE筛查阴性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24.548,P<0.05 (P=0.000)。①和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148,P>0.005 (P=0.143,α'=0.005);①和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228,P<0.005 (P=0.000,α'=0.005);①和④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388,P<0.005 (P=0.000,α'=0.005)。
目前普遍采用的新生儿客观听力筛查技术主要有耳声发射(包括TOAE和DPOAE)与听性脑干反应(ABR)。由于耳声发射主要反映耳蜗外毛细胞功能,不能检出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异常,蜗后聋仍可引出正常耳声发射OAE[3],单纯运用耳声发射DPOAE筛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将会使主要累及内毛细胞或听神经、脑干等部位而外毛细胞损伤轻微或正常的蜗后性听损伤患儿漏诊。ABR反映的是神经冲动从听神经远端经脑干向中枢传导的过程,能同时反映从耳蜗、听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因而对蜗后听损伤很敏感。NICU新生儿受各种疾病影响,不仅耳蜗外毛细胞易受损伤,内毛细胞也会受损,且易发生听神经及脑干听通路等蜗后病变。有报道在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中只有50%能通过OAE筛查出来[4]。
本组资料中通过DPOAE筛查的449耳中有12.47%(56/449)ABR异常,ABR异常的111耳中,有50.45%(56/111)通过了DPOAE筛查,而此中ABR极重度异常的比例高达80.36%(45/56)。结果显示出NICU新生儿中有两大类型的听损伤:Ⅰ类:对耳声发射筛查敏感的蜗前、蜗性听损伤;Ⅱ类:对耳声发射筛查不敏感的单纯蜗后性听损伤。
在无合并症的早产儿和宫内感染、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等病例中ABR异常耳的DPOAE筛查均为阳性,其听损伤应以传导性或蜗性为主,属于Ⅰ类即对耳声发射筛查敏感的听损伤。
在核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等病例中均出现了不同比例的ABR异常且DPOAE筛查阴性的听损伤,属于Ⅱ类即对耳声发射筛查不敏感的听损伤[5]。
因OAE具有快速、敏感、方便等优点,目前国内OAE比ABR更广泛地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对于诸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极低出生体质量、细菌性脑膜炎等NICU患儿,单一耳声发射筛查,必然将遗漏OAE筛查阴性而ABR异常的听损伤,且其中很大部分是ABR严重异常者(本组达80.36%)。 因而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ABR和DPOAE检测需相互结合,才能提高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根据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对于NICU新生儿,建议联合应用OAE和ABR初筛,特别是在高胆红素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患儿,无论是否通过OAE筛查必须及时进行ABR筛查,以免漏诊蜗后听损伤。
[1] Erenberg A,Lemons J,Sia C,et al. Newborn and infant hearing loss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J]. Am Acad Pediatr,1999,103(2):527.
[2] Vohr BR,Widen JE,Cone-Wesson B.Identification of neonatal hearing impair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unit and well-baby nursery[J]. Ear Hear,2000,21(5):373.
[3] Moulin A,Bera IC.Dio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an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Audiology,1994,33(2):305.
[4] 黄燕,黄丽辉,骆霞.高危新生儿TEOAE和AABR听力筛查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3):221-222.
[5]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