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有中职语文教材的使用

2010-07-18 19:32林丹颖
海峡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工具性职校语文课

林丹颖

谈现有中职语文教材的使用

林丹颖

福建经济学校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校的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如何为专业服务,体现其实用性,这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目前中职校通用的语文教材,无论是选文方面还是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与时代脱节问题。重新编写一套教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教材的作用,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该文对此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

语文教材 人文性 工具性 实用

目前中职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在相应专业领域的业务水平,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应当为专业服务。许多人都认为语文应该更“实用”,然而语文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不少学生觉得学语文没有用,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件十分尴尬的事。当然,语文教学也是存在许多问题的,首先就是现有教材不实用。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灵活性,如何合理地使用教材,让“不实用”变成“实用”,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这里就针对目前中职校通用的语文教材——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11月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二册为例,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几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提出教学改进意见。

1 存在问题

语文教学,要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工具性指语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驾驭和使用语言与文字的能力。人文性则是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形成良好的品格,最终实现对社会、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包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优良的品质等。这两者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但目前的教材,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不能尽如人意。

1.1 语文教材在工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材不实用。实用即要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学生学到的东西,走出学校是可以用得上的。教材每一册按文体分成六个单元,按文体分类,教学重点则围绕各个文体的特点,比如记叙文单元,就要分析课文的结构,材料的组织,思想内涵,分析各种修辞方法;说明文单元着重分析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议论文重点在于论点论据论证。可是,如果“务实”地思考一下,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对于学生的就业、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真的有用呢?

第二,教材很难实现因材施教。选文式的教材,教师上课一般都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并且,由于课时的限制,如果将每篇文章都分析得很透彻,一般不会有剩余的时间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效果难以体现。

第三,部分课文存在问题。比如茅盾的《风景谈》第三幅画“石洞雨景”里有这么一句“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这里的“首先第一”在语法上是重复累赘的错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标题的“记念”就很不好解释,容易让学生混淆。《谈谈实事求是》长篇累牍的材料堆砌实际上是议论文的大忌。

第四,从语文所要培养的能力来讲,也存在不少问题,语文课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教材侧重“读”,其他三方面较为薄弱。

从学生实际情况来分析,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作业错字连篇,病句泛滥,字迹潦草,许多常用字都不会使用。“的、地、得”总是分不清,“再”和“在”经常混淆,句子常常没有主语,词不达意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如果这些不给予纠正,光进行文学作品的点评与欣赏,只能是事倍功半。

词语的匮乏导致理解能力的低下,稍微生僻点的词语,学生就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比如“觊觎”、“揶揄”、“寒暄”等等,上课时只能用一些非常明了的词语,学生才能理解。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较差,普通话不标准,能自然并流利地讲述一件事或复述一篇文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材里只有一次口语训练,学校的口语课少得可怜。若学生的口语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势必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不良的影响。

从写作方面来讲,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请假条都不会写,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中的写景、写事,对学生来说并不实用,应用文单元里的祝贺信、慰问信、请示、报告,学生就业后使用的机会并不多。

1.2 语文教材在人文性方面的不足

从人文性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仅在课文《敬业与乐业》当中得到体现,而其他的文章中却极少提及,教材中存在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如《致木棉》中,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民族自信力断想》中所谈的商家给商品起英文名的现象,如今早已和崇洋媚外挂不上钩;《谈谈实事求是》历史背景特殊,学生不好理解,若解释得过多,学生又容易产生过激的情绪。

2 解决现有问题的建议

前面所列举的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既然发现了问题,自然需要去解决。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重新编写一套教材,然而,编写一套教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且,任何一套教材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也不能因为教材存在问题,就不上语文课了。对于语文课来说,关键不在于教什么,而在于怎么教;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在于课文的内容,而是创作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教材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以下是笔者在思考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几条经验:

2.1 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学生,应该突出附录中的常用字部分,将常用字平均分配到每个课时中去,通过造句或抄写等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提高对常用文字的熟练程度。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鼓励课外阅读,通过口语训练,在课堂上让他们来分享阅读的成果。

2.2 勇于质疑。针对课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找出课文中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地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比如《荷塘月色》原文中第五段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句,当中的“峭楞楞如鬼一般”完全破坏了文章朦胧柔美的意境,在阅读时可引导学生来分析。课文注解里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如《采莲赋》的“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课文注解是“船将要移动被浮藻挂住,船移动浮萍就分开了。”而笔者对于下半句的理解是船将移动浮萍才分开,这两句表面写景,实际是写人,写人的依依不舍的情感,用“才”自然是比用“就”更能体现情感,在上课时就会引导学生去体会,顺便对“就”与“才”的使用进行简要的分析。这样的方法,我相信对于学生来讲,收获是颇丰的。

2.3 换位思考。这里指的是与作者的换位思考,阅读之前先引导学生:如果你是这位作者,你要写这样的一篇文章,你将从哪下笔?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在上这一课时就先提问,假设让你来写一篇关于秋的文章,你会写些什么景物,大多数学生马上想到“枫叶”,而“枫叶”这个意象在《故都的秋》里却只字未提,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去阅读与思考,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4 结合专业。基础课程必须为专业服务,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如何为专业服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思考的。教材中完全没有体现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实现呢?首先我认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对各个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从专业出发让语文课为其服务。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这一点,本年度我担任会计、广告、商务英语三个专业的班级的语文教学,对于这三个专业教学当中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广告专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路要开拓,要有创意,教学时我就比较注意联想,写景的文章我会让学生联想另一个场景,或者某一个片段,我让学生尝试运用到某一个广告中去,学生们都很积极,创意迭出。会计专业要培养严谨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侧重议论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文字的严密性。商务英语专业则侧重应用文的教学,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就能够充分地使用教材,让“不实用”变为“实用”,让语文课为专业服务。

猜你喜欢
工具性职校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