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平
1950年5月25日出版的《文艺报》上刊载了署名“张明东”的一篇两千余字的短评,题为《评〈女工赵梅英〉》。该文批评路翎的短篇小说《女工赵梅英》中的主角“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神经质的人物,一个不可捉摸的、难以理解的穿着工人衣服的小资产阶级的人物”,并指出:“《女工赵梅英》的作者已经重视了描写工人阶级,并提出了教育转变落后分子的有益主题,这些都是很好的,但由于存在上述的许多缺点,使这个作品不能获得作者预期的效果。所以由此可见,今天单解决了‘写什么’还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解决‘如何写’的问题,也就是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的学习,进一步熟悉工农兵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写出对读者有益处对革命有贡献的作品来。”
这是解放初在全国性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批评路翎的文章。
胡风读过这篇短评后感到非常震惊:该文虽然沿袭着两年前胡绳批评路翎小说的基调,并无什么新意,但旧话重提显然是另有机心,这也许预示着又一次“围攻”的来临吧;该文虽肯定了路翎追随主流的意图,但嫌他的归顺还不够彻底,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或许就是有关方面给“胡风派”传递的有意味的信号吧。胡风是编刊物的行家里手,熟知用化名来布“疑阵”的技巧。他认为,如此有分量的短评,应该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张明东”所能写得出的。他猜测,“张明东”也许是主流派某位“猛人”的化名。如果能把此人的真身找出来,不仅可以解开上述疑窦,还可以给时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文艺报》主编的丁玲一个难堪。
如何才能找出“张明东”的真身呢?胡风当然有办法。短评是发表在《文艺报》上的,编辑部肯定知道批评者的真实姓名,这可以让被批评者路翎去打探。短评结尾有“五月三日(作)于杭州”的字样,可以让杭州的朋友方然和冀方去查询。
5月31日胡风给路翎去信,嘱咐他对《文艺报》进行一下“试攻”。于是,路翎心领神会地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指责作者认识现实错误,对待具体作品机械,态度不诚恳”,并要求与批评者直接“通信”。6月15日路翎收到《文艺报》编辑部的复信,当天即致信胡风称:“得《文艺报》一回信,‘关于你信里所提的问题,丁玲同志欢迎你来面谈。’看来这一下倒敲中了一点,他们交不出批评家来。我准备搁它两天,下星期去。就跟他们那么谈!”胡风得信后,喜忧参半,喜的是“试攻”已见初步成果,忧的是路翎小看了丁玲;遂赶紧于6月19日去信,叮嘱道:“见过主编否?她是很自信的人,不知谈得如何?客气些,找出那个‘批评家’来。但似乎应找康、马谈谈,可以多学习些。”胡风是丁玲的老朋友,他当然清楚路翎绝非丁玲的对手,根本不可能从她嘴里套出任何有用的东西,建议他还是去找《文艺报》的编委康濯和马烽,暗示从他们那里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
接下来的事情果然被胡风不幸言中,丁玲确实不是那么好算计的。6月21日路翎接到丁玲打来的电话,约好22日面谈。第二天正待前往时,突然又接到丁玲的电话,说是“暂时没有空”,改期再约。他于是怅惘地等待,却不料丁玲从此杳如黄鹤。不过,路翎倒是从康濯处打听到一些并非全然无用的信息。7月下旬路翎与康濯有过一次面谈的机会,打听到丁玲完全赞成“张明东”的批评意见,8月下旬路翎又与康濯长谈一次,“从他的口里还猜到,批评《赵梅英》的那文字大约是由编委会提供材料和见解由作者写的……”(8月21日路翎致胡风信)
“张明东”似乎真有其人,胡风感到非常困惑。
6月中旬,胡风因事赴杭州,与同人方然、冀方谈到路翎受批评事时,顺便委托他们查找“张明东”。方然时任“杭州市新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冀方为协会理事,要查清“张明东”的真实身份似非难事。
不料,查询事却久久没有回音。6月25日胡风又致信冀方,催促道:“你务必去找一找余芳,请她也找一找那个张明东。如果杭州找不出这个大批评家,就可以理解许多问题。但此事不必和声兄(朱声,即方然)谈,他似乎不愿预闻这类事,实际上,他也以不知道为好。余芳说找一份声兄周年的文章给我,也还未寄来。”原来,事情卡在方然的手上。方然是舒芜的同乡好友,解放前担任过胡风同人刊物《呼吸》和《荒鸡文丛》的主编,思想激进,文风泼辣,新中国初期却懈于参与“胡风派”同人的活动,有积极靠拢主流的表示。胡风信中说“他似乎不愿预闻这类事”,有不满的意味;想看看他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撰写的文章,则有审查的意味。信中提到的“余芳”,原名许济华,又名许伽,女诗人,时任《浙江日报》工作人员,且为《文艺报》特约通讯员。胡风请她帮忙寻找“张明东”,应该是看中了她的后一个身份。
7月初冀方来信,告之余芳打听到的消息。胡风复信道:“果然是大干部!似乎是深知文坛的。我还怀疑是临时要他代‘张明东’负责的,因为,路兄已去信要和‘张’通信讨论,主编还没有交出地址来云。”原来,余芳所找到的“张明东”是位在当地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干部。但胡风不肯轻信,仍怀疑此人是被《文艺报》拖来为某位主流批评家“顶缸”的。
胡风寻找“张明东”事就此不了了之。
实际上,当代文坛上的确有一位笔名为“张明东”的批评家,据网上介绍:
谢云(1925-),笔名张明东。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中学毕业。1949年起历任中共区委书记,解放军某军政治部干事,省部级党的领导机关干部,对外文委副司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人物》杂志主编、编审。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当代杂文选粹·谢云卷》、《五味集》,另外发表杂文、随笔、文学评论数十篇。(http://baike.baidu.com/view/9803 46.htm)。
笔者查阅了1949年至1955年的《文艺报》,署名“张明东”的只有上面提到的那篇短评,署名“谢云”的却有如下五篇评论:
《不应该强调作品的政治性吗?》(1951年第8号)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951年第10号)
《苏联文艺作品中关于爱情的描写》(1953年第6号)
《谈作品的语言》(1953年第3号)
《不可取轻忽的态度》(1953年第8号)
由此推断,谢云(张明东)当年很可能是《文艺报》的通讯员。
谢君迄今仍驰骋文坛,如果他能读到笔者这篇文章,或许会有兴趣谈谈当年撰写那篇短评的经过吧。
附带提一句,1954年11月7日胡风在“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中国作协主席团联席扩大会议上”发言,痛斥“《文艺报》是大特权,作为它的基本群众的通讯员当然是小特权”,其中就包含有对“张明东”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