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
生病不必摸额头,脚会告诉你!脚抽筋可能是缺钙或磷,脚冰冷可能是脾胃偏凉,脚麻可能跟糖尿病、深部静脉栓塞、椎间盘突出有关……你的身体状况如何,脚会“说”给你听。
脚冰冷
症状:手脚冰冷,尤其在晚上,甚至冷得睡不着。
原因:传统医学认为脾胃偏凉的人容易手脚冰冷,好发于活动度低(经常坐着)、吃素或气血虚弱者,这样的人喝杯热茶可暂时温暖手脚,但没多久又凉了。如果自身气血循环差,靠外部辅助可暂时改变血液循环,但不是长久之计,根本之道是增加运动量,吃活血的药或摄取可温补脾胃的食物。
你可以这么做:
1. 用40℃的热水泡脚20分钟。泡脚水不要太热,以免烫伤。泡脚也不能太久,研究显示20分钟为最适宜,因为改变体温太久,身体会设法把温度调回来,所以如果泡太久,身体会设法制造能量把脚部的热量带走,这样反而会消耗更多热量,心脏会受不了。
2. 醪糟、龙眼食补。温补脾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吃醪糟,醪糟可加龙眼,同时温补脾与心。
3. 多运动。运动可以让气血活络旺盛。举个例子,少林寺的僧人吃素,但因为每天练拳,活动量大,所以,也不会一脸菜色或手脚冰冷。
脚抽筋
症状:半夜小腿抽筋、脚抽筋、脚板痛。
原因:如果睡觉时抽筋,又痛在脚板,则可能是因为白天走路、站立的动作不适当;小腿抽筋可能是因为温度偏低、缺乏营养或白天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当然也跟穿不合适的鞋子,令脚趾头受压迫有关。
此外,半夜腳抽筋也可能是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血内有很多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如果下肢的静脉血无法顺利流回心脏,残留过多酸性物质的静脉血积聚在脚部,会刺激神经,容易让肌肉紧绷造成抽筋。
你可以这么做:
1. 抽筋时别硬扳。抽筋时不要硬扳,这样会加大刺激,让收缩更厉害。最好先让身体放松,将腿稍微伸直,足部略往膝盖弯,再将脚的大脚趾往膝盖方向轻轻扳动,让小腿肚有被拉直的感觉。
2. 睡觉时将脚稍微垫高。为了让下肢静脉血顺利流回心脏,减少因静脉曲张引起的抽筋,建议睡觉时可把脚稍微垫高,只要高过心脏即可。白天工作需久坐或站的人,可穿弹性袜,也能预防小腿静脉曲张。
3. 平时可以多补充维生素B群、运动饮料、牛奶或小鱼干。
4. 多喝四物汤、八珍汤补肝血。中医认为脚抽筋是肝血不足。肝主筋,肝血不足就会引起抽筋,不论男女都可喝四物汤、八珍汤(中药房都可以配),来补肝血。
5. 保暖。温度低也会造成抽筋,所以在冬天或者在夏天吹电风扇的晚上,要采取保温措施,热水泡脚或睡前按摩脚,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抽筋现象发生。
脚麻
症状:跷二郎腿太久、盘腿坐太久脚会麻,起来活动一下麻木感就会消退;弯腰或后仰时,脚会有麻痛感。
原因:脚麻经常发生,背后可能隐含复杂病症,千万不能用“血路不通”来看待脚麻,脚麻大致可分成血管(包括糖尿病、动脉硬化、静脉栓塞)与神经(中枢神经与周边神经障碍)两方面的问题,麻的感觉也不同。
一般来说,不同地方的麻,代表不同的疾病:
如果脚趾头、脚盘麻痛感严重,同时有刺痛烧灼感,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如果脚的胀痛感多于麻木感,很可能是深部静脉栓塞。
如果是带状性的麻,从腰、大腿、小腿到脚都麻,又有些背痛,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属于中枢神经障碍的麻。
你可以这么做:
1. 要找出根源,不妨检查一下是鞋子太硬、太紧、站太久,还是因疾病而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或更加严重时,要尽快就医。
2. 不要长时间地保持同一个动作,经常按摩脚踝和膝盖促进血液流通。
无法举起脚尖
症状:爬楼梯或跨门坎时无法举起脚尖,易跌跤;跷二郎腿过久时,小腿外侧麻痛,脚掌举不起来,脚尖无法朝上。
原因:小腿外侧麻痛,脚掌举不起来,脚尖无法朝上,这是垂足症。只要是中枢神经、周边神经或肌肉组织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病变,都可能引发垂足症。
你可以这么做:
为了预防局部急性的垂足症状,应避免跷二郎腿太久。如果确认是“垂足症”,通常要吃类固醇药物、神经保护剂和维生素B群,促进神经肌肉组织功能恢复,消除麻木感,再搭配电疗贴片刺激神经,并接受踝部肌肉群的肌力训练。
走路时脚会痛
症状:走路时脚会痛,有些人是脚跟痛,有些人则是脚底痛。早晨起床或休息后刚一开始走时最痛,甚至每走一步都痛。
原因:脚跟痛和脚底痛不同,如果痛在脚跟,最常见的是足底筋膜炎。我们的脚后跟有块厚厚的脂肪垫,随着年纪增长、受力过久或体重过重,脂肪垫都会萎缩,走路时脂肪垫被挤压到两侧,中间会相对变薄,脚跟着地时就会痛,走路越多越痛。
如果刚起床时脚踩地感到一阵刺痛,走一会儿疼痛会减轻,这可能是髋骨的问题。
更年期女性,容易脚底痛(类似足底筋膜炎)或全身各处酸痛,女性停经后稍微扭伤或膝盖退化,更容易觉得痛。
你可以这么做:
1. 常常转动脚趾。多做强化足底肌肉柔软度与强韧度的运动,多伸展、转动脚趾头。
2. 了解自己的脚型。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扁平足或高弓足,经常买错鞋。这里提供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脚沾水,踩在白纸上,观察水痕,脚趾与脚跟正中间的脚掌处水痕宽度应为该处脚掌实际宽度的1/3。如果超过2/3以上,表示足弓太低了;如果整个脚掌都显现出来,则是扁平足;如果水痕面积小于1/3,表示足弓太高,是高弓足。扁平足或高弓足的人,因为长期施力不当,都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3. 选对鞋。如果鞋子太硬,摩擦也会造成脚痛,如果鞋不适合脚型,时间久了会导致脚变形、酸痛。此外,观察旧鞋的磨损程度可以了解脚部最常施力的位置。正常鞋跟的磨损位置是外侧偏后,鞋底前部一般是均匀磨损;如果鞋跟磨损严重偏某一侧,或鞋底前面大脚趾的位置很完整,第二趾的位置却磨损严重,或新鞋刚买没多久就严重变形,这些都跟不良走路习惯及脚变形有关。
(水之莲花摘自《分忧》)